大明吴王 第11章 察罕死,湖广平

作者:王子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1:47:1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朱元璋在武昌城外,每击溃一路援兵,就让投降的将领出面,到武昌城下喊话劝降。

四面出击的主力部队,每攻克或者招降一座城池,也让当地主要将领和官员过来,也到武昌城下去喊话劝降。

朱元璋如此这般的安排几次之后,武昌城中的军队士气很快就低落到了极点。

陈友谅本来就是公然弑主而立,而且还是连续弑主两次。

先杀上司倪文俊,再杀君主徐寿辉。

陈友谅杀倪文俊的时候,还找了个倪文俊图谋弑君的理由。

但陈友谅形成了路径依赖,后面自己公然弑君的时候,就已经不想去辩解了。

陈友谅这样建立起来的陈汉政权,组织内部本来就不安稳。

除了张定边和张必先这两个结义兄弟,陈友谅几乎没有多少铁杆嫡系人员。

陈友谅如果能持续获胜还好,能够用持续的胜利提升威望,压制各方面不愿意服从的人。

但是陈友谅主动袭击朱元璋,还屡战屡败,现在被朱元璋堵到了家门口。

陈友谅的结义兄弟,太尉张定边连续战败后不敢外出。

原本徐寿辉和倪文俊的老部下们,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为陈友谅效死。

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士气旺盛,战斗力强大

这些徐寿辉的老部下,跟朱元璋的部队交手之后,很快就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对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面对朱元璋的招降,大部分都直接选择了加入。

当时间进入六月份的时候,武昌周围,大江两岸的主要城市,陆续落入朱元璋之手。

陈友谅的另一个结义兄弟,陈汉朝廷的丞相张必先,率领岳州地区的军队来救援,也被常遇春率军击溃,然后就被傅友德劝降了。

傅友德也曾经在徐寿辉和陈友谅部下效力,是在江州之战中被朱元璋招降的。

张必先被俘投降之后,也被拉着来武昌城下喊话劝降。

陈友谅和张定边得知张必先被俘,关键是也来城下喊话劝降了,气的几乎要昏厥过去。

同时两人也因此明白,他们真的大势已去了。

朱元璋强撑着连续两年出兵,让这个世界的陈友谅失去了再次奋力一搏的机会,失去了在鄱阳湖与朱元璋鏖战的机会。

朱元璋也不必再以身犯险。

陈友谅刚愎自负,不愿向朱元璋投降,开始整日饮酒做乐。

武昌城被完全包围,城中粮食开始缺乏,市面也越来越混乱,张定边勉力维持局势。

朱元璋在城外也稍微有点紧张,不是因为陈友谅,而是在等北方的消息。

朱元璋知道,陈友谅的部队士气已经见底,已经根本无法与自己部队的正面作战了。

只要自己的后方不出问题,只要察罕没有机会南下来攻,只要张士诚能被死死按住,自己最多到秋天就能基本平定陈友谅。

关键是现在已经六月了,如果自己那小儿的预料成真的话,那察罕现在应该快死了。

朱元璋又耐心的等待了半个多月后,后方的信使再次来到了军中。

朱元璋打开看了一眼,马上猛地一拍桌子:

“察罕果然死矣——”

朱元璋周围的将领都是大吃一惊。

他们很少见过自己上位如此激动,不过察罕死了的消息也确实惊人。

朱元璋把信递给绍荣,让将领们传阅。

将领们看罢,也都是大喜过望,现场顿时就吵闹了起来。

“田丰这厮!”

“李察罕他就这么死了!”

“察罕手下定要争权,肯定无力南顾了。”

朱元璋等将领们传阅完毕,做出了盖棺定论式的判断:

“察罕既死,其属下诸将必然争斗不休。

“察罕养子扩廓虽然智勇,但他也需要时间重新整编军队,未来几年都无力南顾。

“我们未来几年后顾无忧了。

“我等今年灭掉陈友谅,明年就能平定张士诚,届时天下可定矣。”

朱元璋把局势说清楚,大帐内的将领更加喜气洋洋。

绍荣似乎想到了什么,小心追问了一句:

“上位初见信,说察罕果然死,是对此早有预料吗?”

朱元璋环顾左右,指节轻轻敲了敲桌子,帐内诸将立刻就安静下来。

朱元璋马上故意显摆式的说明情况:

“我那孩儿,在今年年初便对我说,李察罕属下诸将不和,田丰和王士诚有意重归红巾。

“并且料定田丰会在六月刺杀察罕,李察罕最终会死于刺杀。

“现在我儿预言果然又应验了。

“一如当初蒋英之叛,张士信袭诸暨,还有洪都降人复叛等事,皆一一应验。

“若非我儿之言,我也不会马上尽起全军,再次来攻陈友谅。

“必然要留守应天,防备察罕和张士诚来袭。

“但我当时却不能将此言告知汝等,否则消息就有可能辗转到李察罕耳中。

“他要是提前对田丰保持戒备,那就能躲过这一劫了。”

朱元璋的小儿子能预知未来,在朱元璋属下军中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就算是本来将信将疑的人,听得多了之后也不敢再怀疑了。

此时朱元璋讲解察罕的事情,更是让他们心中惊骇异常。

朱元璋说的确实符合逻辑,如果是往年的正常情况下,朱元璋确实不会连续征讨陈友谅。

特别是在察罕几乎尽有中原的情况下。

朱元璋今年再次出征陈友谅,就是因为提前知道察罕将死,中原会再次陷入混乱。

还有朱元璋最后的两句话。

既解释了为什么不提前告诉他们察罕将死,又警告了他们不要再怀有各种小心思。

比如说别再向察罕、张士诚之类的其他军阀传递消息。

于是,绍荣以下各军将领,对朱五预言之事更加深信不疑,以后也更加小心谨慎了。

朱元璋在武昌城下又停留了一个月。

内外断绝的武昌城中,去年储备的粮食早就已经彻底耗尽。

继续熬下去就是人相食的惨剧。

陈友谅整日饮酒作乐,他的这个陈汉朝廷已经瘫痪,对官员和军队掌控降低到了极点。

时间到了八月中旬,东门守军自行开城投降,朱元璋令胡大海与冯胜进城。

城内守军皆不敢战,看到朱元璋的旗帜,基本都直接跪地投降了。

胡大海领兵,击溃湖广行省衙门的少量守军。

胡大海接受了张定边的投降,然后直接抓获了醉酒的陈友谅。

胡大海封闭府库,自己留在城中看守,让冯胜押解张定边和陈友谅等人出城。

朱元璋收到报告后,命大军继续留在城外驻扎,让胡大海所率嫡系部队负责控制城内局势。

然后征调今年所获新粮进城,开设粥棚救济城市的百姓。

控制聚集陈友谅后妃、亲族、陈汉朝廷高级官僚,命俞通海押送去应天。

接见武昌城内的中低级官吏,让他们配合自己安排的官员,继续管理安抚城内外百姓。

接见武昌城和周围的士族、文人,让他们放心在这里生活。

到此为止,武昌以上,巴东以下,后世湖北地区的长江两岸之地,已经全部归附朱元璋。

朱元璋拟定了檄文,主要说明武昌城破,陈友谅以下尽数被俘的消息。

安排将领带着檄文和军队,前往湖广和江西周边地区,招降剩余的陈友谅下属官兵。

朱元璋让主力大军在武昌休整数日,自己简单处理和安排了湖广地区的事务。

留下胡大海和谢再兴,负责领兵驻守湖广北部,并盯防川中的明玉珍。

留下常遇春、傅友德率领三万主力部队,与邓愈、赵德胜所率本地部队配合作战,逐步拔除湖广和江西等地拒绝投降的死硬敌人。

朱元璋与其他将领率领大军返回应天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