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打工的那些年 第24章 静心居

作者:风而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9 21:13:2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商队缓缓驶离了喧嚣的御街,拐入稍显安静却也同样店铺林立的潘楼街。这里的楼宇稍矮些,但更为规整大气,多是深宅大院。

车队在其中一座格外气派的府邸侧门前停下,高大的青砖院墙绵延开去,黑漆大门紧闭,门楣上悬着“沈府”木牌,这便是沈家在东京的主宅。

沉重的侧门“吱呀”一声开启,门房老仆沈全探出头,一见是自家车队,尤其是看到打头的赵管事和沈疏影的马车,脸上瞬间堆满了惊喜,连忙出来躬身行礼:“大娘子!赵管事!可算回来了!”他一边招呼着开门,一边急急地对里面喊:“大娘子回来了!快禀报大家老和族老!”

宅邸内的空气似乎比外面凝滞许多,前院的仆役和轮值的护卫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行礼问安,但眼神里都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庭院是由规整的青石板铺成,宽敞整洁,两侧是供护卫、仆役和低级管事居住的倒座房;正前方是一座雕花精美的垂花门,门后便是中院,沈家的核心区域。

沈疏影下了马车,阿禾紧紧拉着张娘子的手,跟在身后;陆珩也从车厢中走出,空气中飘荡着药草清冽微苦的气息,他的目光快速扫过这深宅大院。

“大娘子一路辛苦!”宅邸总管沈忠带人从垂花门内快步迎出,他们恭敬行礼,目光在沈疏影和风尘仆仆的队伍间逡巡。

沈疏影微微颔首:“忠叔,辛苦诸位留守。”她随即转向赵管事,语气带着一丝郑重:“这些药材是头等大事,片刻耽误不得。赵叔,交割文书在此,”她将一份盖有沈家印信的文书递过去,“劳烦您亲自去一趟东水门外军器监仓库,交割完毕,拿到库房回执后,再回府复命。”

赵管事神色一凛,双手接过文书,毫不迟疑:“大娘子放心!老奴即刻去办,定不负所托!”他立刻转身,对随行的护卫中点了几名老练人手:“你、你、你们几个,跟我走!动作麻利点!”

说罢,赵管事翻身上马,带着那几名护卫和押运药材的大车,甚至没等进沈府大门,便直接调转方向,朝着东水门外仓库区疾驰而去,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潘楼街的另一端。

“嬷嬷,”沈疏影又看向抱着装有赤芝紫檀木盒的张娘子,“将踏雪青骢牵至马厩好生照料,赤芝暂收我房中。”

“是。”张娘子应下,带着阿禾,在一位婆子的随侍下,向内走去。

安排完毕,沈疏影才对迎上来的沈忠等人道:“诸位管事,我先回内院梳洗。晚些时候,再向祖父及各位族老问安,商议要事。”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说完,她的目光落在陆珩身上:“陆先生一路辛苦,我亲自给你安排住处。”

几位管事连忙应声让路,沈疏影示意陆珩跟上,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垂花门。

垂花门内是更为开阔的中院庭院。正对着的是气派的“集贤堂”,此刻堂门紧闭,东西两侧是长长的厢房,雕花门窗,显得颇为讲究。

沈疏影沿着西侧回廊前行,她的步伐不疾不徐,裙裾微动,在深秋的庭院里显得格外清冷。

“陆先生初到东京,府中人事繁杂,若有怠慢,还请见谅。”沈疏影的声音不高,清晰地传入陆珩耳中。

“大娘子言重了,能得沈家收留,陆珩已是感激不尽。”陆珩恭敬回应。

“你的住处就安排在这西厢‘静心居’,”沈疏影在一处独立的月洞门前停下,指着里面,“这原是府中一位西席先生的小院,先生年前辞馆归乡,一直空置。院中正房耳房俱全,虽有些陈旧,但胜在清静,离前院账房也近,方便你日后做事!过会儿,我就差人过来打扫。”

陆珩透过月洞门望去,小院不大,青砖铺地,墙角一株老桂树,枝叶犹绿,环境确实清幽。

“多谢大娘子费心安排,此处甚好。”陆珩真心道谢。

“嗯,”沈疏影微微颔首,“你先安顿下来,稍后会有仆役送热水和饭食过来。明日我们需要持回执,带着东西,去拜访童师闵,今日车马劳顿,早些歇息。”

“是,大娘子。”陆珩应道,他能感觉到沈疏影肩上的重担。

沈疏影不再多言,转身沿着回廊继续向内院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另一道月亮门后。

陆珩走进“静心居”小院,推开正房门,屋内陈设简洁:一床一桌两椅,一个衣柜,一个空书架。家具是半旧的榆木,擦拭得很干净,散发着淡淡的桐油和尘土混合的味道。窗明几净,床铺上被褥是新的粗棉布。整体感觉上还不错,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或属于前主人的痕迹。

他放下简单的行囊,环顾这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旅途的疲惫似乎随着这片刻的安宁稍稍缓解。

他刚将几件换洗衣物放入衣柜,院门外便传来轻快的脚步声和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嗓音:“陆先生可在?大娘子吩咐小的来送热水和饭食!”

陆珩开门,见是一个十三四岁、眉清目秀的小厮,手里提着一个硕大的食盒,身后还跟着两个粗使仆役,一人拎着两桶冒着热气的清水,一人抱着崭新的面巾和澡豆。

“有劳了。”陆珩侧身让开。

小厮手脚麻利地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面,两个白面炊饼,并一小碟酱菜。“陆先生您慢用。热水给您放耳房了,面巾澡豆也备下了。大娘子交代了,您若还缺什么,随时吩咐小的,我叫沈小七。”小厮笑容满面,显得很是机灵。

“替我多谢大娘子。这些足够了。”陆珩道。

“好嘞!那您先歇着!”沈小七带着仆役行礼退下。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羊肉汤的香气弥漫。陆珩也确实饿了,坐下安静地吃了起来,这面条筋道,汤头浓郁味道着实不错!

刚用完饭,正欲起身收拾碗筷,院门外又响起了脚步声,这次是沉稳的成年男子的步伐。

“陆兄弟,歇下了吗?”是赵五的声音,听起来似乎也刚梳洗过,气息平稳。

陆珩打开门:“赵五哥,请进。”

赵五站在门口,并未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歉意:“打扰陆兄弟休息了,是这样,方才大娘子遣人来前院传话,说约莫戌时初刻的时候,在集贤堂有要事商议,府中的几位管事和文书,都需到场。我正好顺路,便来告知一声。”

“多谢赵五哥告知,我记下了。”陆珩点头。

“行,那我不打扰了。”赵五抱了抱拳,转过身,可并没有立即离开,反倒像是自言自语般低声嘟囔了一句:“其实三爷人也挺和气的,出手大方,对咱们这些底下人也很少摆架子,府里有不少人都念他的好!”

这话语轻飘飘地落入陆珩耳中,意图不言而喻。陆珩心中了然,面上却未露分毫,只淡淡地应了一句:“多谢赵五哥提点,只是在下初来乍到,府中人事还需慢慢了解。”他既没接茬,也没拒绝,只是表明了自己需要时间观察。

赵五似乎也没指望立刻得到回应,闻言只是“嘿”了一声,摆摆手,便大步流星地消失在回廊。

院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陆珩回到屋内,沈小七送来的热水在耳房氤氲着热气,他褪下沾满旅途风尘的衣衫,浸入温热的水中。

热水包裹着疲惫的身体,带来一丝舒缓,他闭上眼,靠在桶壁上,任由思绪翻腾。

与“静心居”的清冷简朴截然不同,“听雨轩”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熏笼里燃着上好的沉水香,青烟袅袅。临窗的紫檀木书案后,一位身着月白色暗云纹锦袍的中年男子正悠然靠坐在宽大的圈椅中。

此人正是沈家三爷,沈文远。

岁月似乎对他格外优待,年近四旬依旧面如冠玉,眉眼清朗,若非眼角几道极淡的笑纹和唇边蓄着的短须,几乎看不出真实年纪。

他左手端着一只天青釉的冰裂纹古茗茶盏,盏中茶汤澄澈碧绿,热气氤氲。右手则随意地翻看着几页信纸,纸张边缘微卷,显然是经过多人之手才传到他这里,那上面详细记录了沈疏影一行在怀州河内县的所作所为。

沈文远修长的手指轻轻点着信纸,嘴角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眼神却平静无波,他端起茶盏,优雅地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汤滑入喉中,只留下满口清香。

赵五此刻正垂手恭立在书案前几步远的地方,神情比在陆珩面前时多了几分拘谨。

“这么说,”沈文远放下茶盏,瓷器与紫檀桌面接触,发出“叮”的一声轻响,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刻意放缓的腔调,“怀州那摊子事,就是那个叫陆珩一手操办的?”

“回三爷的话,”赵五连忙躬身,语气肯定,“正是如此!小人一路随行,亲眼所见,此人年纪虽轻,心思却极是活络,口才好,胆识足,身上更是有一股狠劲!”

“哦?”沈文远眉梢微挑,说道:“倒是个伶俐人!我那侄女,看人的眼光,倒是随了她父亲。”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别的意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