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娘娘低眉垂目,法相端庄,即使蒙着一层灰,依旧难掩普渡众生的悲悯。
供桌在莲花座台前倾颓歪倒,两条桌腿已然折断,桌底胡乱堆叠着一摞旧书。
佛殿不大,只一眼已尽览无余。
不对啊……人呢?
陆长寿感觉非常奇怪,他明明亲眼看着白孝成等人将尸体抬进了佛殿,殿内又无其他出口,三个大活人和一具羊尸,怎么就凭空消失了……
莫非,这佛殿里还有暗门?
来回扫视着殿内每一个角落,正准备仔细寻找,不经意间瞥见了供桌底下堆叠的旧书。
隐约的,观音二字映入眼帘。
观音……观音教?
陆长寿连忙蹲下身子,捡起最上面的书册,拂去厚重的积灰。
书已是极旧,黄绸书皮磨损得厉害,却依稀辨出几个模糊的字迹。
《观音禅院庙志》。
陆长寿大失所望,本以为是与观音教有关的书籍,却不料是眼前这座寺庙的庙志。
观音教虽借了观音的名头,但本质上实为蛊惑乡民的邪魔外道,与佛门的观音禅院,分明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
虽是如此想着,陆长寿还是鬼使神差地翻开了书册。
书册看着旧,但成书的年代并不久远,扉页上明白地写着安国五十二年记,距今还不到二十年。
前半部分主要记录着禅院的来历,以及历代高僧的事迹;后半部分,则主要集中在了十几年前禅院的住持慧聪禅师身上。
字里行间极尽吹捧,言其佛学造诣精深难比,辨经讲禅无一不通,方圆百里的百姓无不奉其为在世活佛。
然而细看其所载功绩,却又语焉不详,含糊其辞,尽是大而化之的溢美之词。
摆明了是老和尚给自己脸上贴金,专门请人撰写成册来为自己歌功颂德的。
他耐着性子往下看,倒也读到一些老和尚确实做过的善事。
书中提及,他当年联络周围村落的乡绅土豪成立了互助会,专门收养因时局动荡而流离失所的孤儿。
彼时禅院香火也还算鼎盛,规模最大时,曾同时收养十数名孤儿之多。
只是如此兴旺的一间寺庙,为何短短十几年便破败成了这副样子,陆长寿就不得而知了。
书册的最末尾,夹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是一张合影。
正中身披袈裟的应该便是慧聪老和尚,他身旁站着个挺着将军肚,颇有老板派头的胖男人。
前排则排立着五个孩童,四男一女,应该是寺中收养的孤儿。
陆长寿起初本不太在意,只随意扫了一眼。
可目光突然落到了最左边那个男孩时,瞳孔骤然紧缩。
他是五个孩子中最壮实的一个,右脸颊上覆着大块形状怪异的深色胎记。
不管是胎记的轮廓还是位置,都与丁午提供照片上的胖脸和尚一模一样。
这个穿着破旧僧袍的孤儿,就是他在找的观音教逃犯。
陆长寿有些难以接受,一个从佛寺里长大的孩子,长大后竟会成为一个手上沾满血腥的邪教逃犯?
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将照片单独取出来收入怀中,继续搜寻起可能存在的机关暗门。
不多时,便察觉到了异常。
在本该落满灰尘的莲花坐台上,有一片莲花瓣比周围干净了不少,明显经常有人碰触。
陆长寿尝试着用力一推,清脆的机括转动立即响起。
莲花坐台后方,地上的青石板赫然滑开,一条幽深狭长的甬道出现在陆长寿眼前。
果然有暗门……
只是在这佛门清净之地,为什么还要设计一道暗门呢?
陆长寿隐隐有些不安。
迈步进入甬道,仅仅走了几步,一阵扑鼻的羊膻恶臭扑面而来。
比先前几次闻到过的更浓更重,陆长寿只觉胃酸翻涌,还未来得及消化的食物几乎快顶到嗓子眼。
这么臭,是这里没错了。
慌忙用袖口死死捂住口鼻,快走两步,视野稍稍开阔,两间耳室出现在甬道两侧。
耳室没有门,可以清楚的看见里面的情况。
陆长寿看了一眼左侧的耳室,心情瞬间轻松了不少。
这间还算宽敞的耳室,更像一个储藏的仓库,堆满了文玩古董。
青玉笔洗、彩瓷花瓶、山水字画……
陆长寿不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无法对这些东西的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
但仅凭这些物件的质感,就能断定这绝非寻常百姓之物,恐怕件件价值千金。
这批东西,应该是商会里被劫走的那批古董了。
只是让陆长寿感到诧异的,是耳室中间赫然摆着一具青铜棺材。
棺材约十丈,上面雕刻着古老的铭文。尽管岁月已久,轮廓依旧清晰可辨。
陆长寿下意识地瞄了一眼。
还好,空的。
只是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何观音教的人要在堆放财宝的耳室里放上一具棺材?
就觉得很奇怪。
陆长寿也没多往心里去,目光转向另外一间耳室。
脑子当即嗡了一声。
耳室里比另一侧宽敞些,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刑具,苦刑梨、木驴、指铐、站笼……
刑具无一例外缩小了尺寸,周围还摆着各种瓶瓶罐罐,里面残留着已经发臭的药膏。
陆长寿几乎瞬间就想明白了,这些刑具是用给谁的。
慧聪老和尚分明是借着收养孤儿的幌子,满足他那禽兽不如的变态欲望。
狗日的慧聪,该下十八层地狱的老变态……
陆长寿从来没有认为过自己是好人,但他一直觉得,不管品性如何,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或高或低的道德底线。
他无法想象,世上竟有人能残忍恶心至此。
若那老畜生此刻出现在他面前,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与之拼命。
无关任何利益,就是单纯的想宰了他,为了那些受到过折磨的孤儿报仇。
陆长寿几乎是咬着牙,才将心里的愤慨稍稍压下,继续迈步向前。
羊膻味越来越浓,甬道也越来越窄。
复行数十步,绕过一道急弯,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略显原始的圆形祭台,出现在陆长寿的视野里。
数十条锁链直直垂下,每一条铁链的末端,都直直地悬挂着已经僵硬的羊尸。
陆长寿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他想过观音教害人,却没想到这么多人都遭了他们的毒手。
而在整个祭坛的最中央,是尊一人多高的青铜巨鼎。
里面不知正在蒸煮着什么,药材、腐肉、羊膻味混合成了难以形容的复杂味道,不断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