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书 第17章 造纸笔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9:07:1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羽林记者记录军事……”诸葛亮看着从羽林卫中传来的消息,不由带着几分思索。

在诸葛亮的理解中,刘禅想要组建一支羽林卫是合乎情理的。

不仅刘禅自己掌握一定力量,就算为了号召将士北伐的政治号召,也是合乎情理的。

但诸葛亮没想到的是,刘禅组建这支羽林卫,并没想将其作为一支自己身边的拳头力量,相反却想把这支军队给拆开来使用,不论是用什么兵法理论来看,都是不符合兵法的。

对于此诸葛亮暂不评价,也想先看看效果,毕竟说到底也就只是四百人而已。

对比起刘禅所推动的所谓羽林记者,诸葛亮更加看重的是蜀地休养生息,积蓄粮草。

刘备在取得汉中后,基本处于忙于征战,无暇屯田,如今蜀地疲惫,自然是以闭境勤农,囤积粮草,以期待国力的恢复。

而为了解决掉粮食问题,诸葛亮推行“游户自实”,也就是把蜀地内流离失所的“游户”,安置在土地上耕作。

尤其成都附近的荒地更被分给无地民众,从而使得百姓“令安居复业,然后可供役调”,使得他们顺利成为纳税服役的良民。

只不过,这政策的下达多少会受到蜀地本地世家富户的抵触。

因为世家跟喜欢用粮食把这些普通流民招募到自己手中,给自己的庄园干活。

这时就需要诸葛亮落实《蜀科》,峻法治国,加重征调,开始为囤积粮草做准备。

实际上,这时蜀地其实跟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差不多都注重律法。

但诸葛亮本身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与光辉,在蜀地有着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

百姓虽然穷,但对朝廷本身并没太多怨恨,刑罚虽然重,上上下下也感觉到公平。

诸葛亮竭心尽力的处理政务使得刘备死后的这年,到底顺利维稳,渡过政权最难的时光。

此刻,刘禅顺利见到李譔开口道:

“我欲令你制作特质纸张与笔墨,以提供给行军将士可随时写字,你可否有此信心!”

李譔知道刘禅擅长奇思妙想,毕竟自雨停便是出自刘禅的设计,倒也大着胆子对刘禅道:

“陛下心中可有腹稿,譔定然将其实现。”

刘禅看着李譔自信的样子,笑着道:“你可会制作蔡侯纸?”

“会!”李譔点点头回答,不过神色严肃道,

“蔡侯使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材料制作出来的麻纸颜色偏黄,韧性有限,若随军携带,在路上就很容易被扯坏。

若陛下想我做蔡侯纸来供给将士行军书写,那陛下还是现在就赐死我吧。”

刘禅看着李譔的语气不由撇嘴,但也明白蔡侯纸只能算初步把纤维概念引入到纸张里。

虽然对以前的纸张来说,肯定有着飞跃式提升,但对刘禅来说,这种蔡侯纸大概也就只能用来擦屁股吧。

刘禅想到这里对李譔道,“对新的纸张,我说一说我的想法,你且记下来。”

“臣下仅记!”李譔听到刘禅的话,接过霍戈准备的纸笔不由开口道。

“首先,纸张材料要进一步提高,或用桑树皮或用竹料,而不是随随便便的用破布渔网什么的,在原材料上就更具有韧性!”刘禅对李譔认真道。

刘禅很清楚,自己制作出来的是军需产品,所以这种东西,就必须要足够韧性。

而所谓工艺本就是从原材料开始到所有地方全都用最高标准去努力提升一点点,从而使得哪怕明明是同一类产品,但最终制作出来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所以仅在原材料上,刘禅便尽可能做到最好。

“第二点,需要反复蒸煮、漂白,从而使得纸张更加的洁白且具有韧性。

在这过程中,尽可能把火井给利用起来,就好像制盐时,用火井来替代柴火的燃烧一样。

我们制作纸张一样要用火井来替代柴火。”刘禅相当认真道。

任何工业化的行动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归到了燃料与材料上。

材料上得到了革新,那燃料上自然也是要需要进行改进。

如果想要蒸煮纸张,就需要人去砍伐木柴,甚至制作炭火,这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那就海了去了,诸葛亮执政期间怕很难会给自己这样的人力。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到了古代就能轻松实现规模化生产。

但刘禅切身到了这时代才发现人是制约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别得不说,就拿现在的大汉来说只有一州之地,手上人就这么多。

需要的常备军队就需要十万,供养这么多的将士已相当不容易了。

如今更需要分出人口发展工业,而哪里来的那么多人口可以给自己消耗。

所以,能节约人力的办法就是好办法。

而诸葛亮制盐时候弄出来的火井,也就是利用天然气来烧开水的办法,谁用了都说好。

这时候的刘禅不得不感叹,还好自己现在在四川,是全中国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不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有足够的技术储备。

“第三点,加入一些胶类物质,看看能不能增加水抗性,更使得纸张固定。”

“第四则,用光滑石块在纸张成型前碾压纸张表面,看看能不能使其光滑!”

“各种技艺都试一试,我要在明年制作出可以行军时使用的纸张!”刘禅相当认真道。

说实话,除了材料与燃料以外,后面工艺的进步,刘禅并不是非常的关心。

因为这些是工匠们应该关心的事情,自己又不是什么工匠,难道还能钻研出花不成。

但材料与燃料,不但关乎着产品的根本质量,最重要的是别人想模仿也非常难模仿。

毕竟很多竹子就是生长在四川,你不能指望即将要进入小冰河时期的北方有竹子吧。

天然气在四川相对多见,你不能指望东吴所处长江以南的区域有天然气储备吧。

这就是区位优势,哪怕魏吴两国偷走了工艺,也解决不了产量与品质的绝对优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