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次失败了,下次再用大明皇室这块招牌的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毕竟这次都不买账了,那下次自然更不可能买账了。
“回皇爷,奴婢已经将御用监所有的御用监匠户都调到薛岳的麾下听令。”
听到朱厚照问薛岳那边的情况,丘聚连忙说道:“目前薛岳那边已经做出十二种商品,薛岳说等凑齐了二十种商品,便一起拿来给陛下过目。”
“嗯。”
闻言,朱厚照点了点头道:“朕让你们按件给匠户付工费,你们是否有照做?”
所谓的御用监匠户就是专门给皇室制造各自物品的工匠,这些工匠都是由内府监管辖的,其中包括制造皇室玩器和家具的御用监,织造龙袍和龙纹缎匹的内织染局,打造金银器皿的银作局,铸造御用兵器的兵仗局,其中的工匠都是整个大明顶尖的人才。
不过别以为当了皇室的工匠就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实际上大明皇室的工匠也一样凄惨,毕竟老朱家连给官员的俸禄都低到令人发指,更别说给工匠的了。
要知道大明的工匠可是属于匠籍的,而匠籍不得参加科举,所以大明的御用监匠户和其他工匠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可以说更凄惨一些。
因为御用监匠户分为住坐匠、轮班匠、存留匠,住坐匠是隶属内官监和御用监,终身在皇城作坊劳作的,这类工匠还好一点,虽然一个月只有一石粮食的俸禄,但好歹还能在没事的时候接一点私活,日子还勉强过得下去。
存留匠是各地官府管辖的工匠,只有在特定日子才需要为皇室制造物品,一年也接不到几次工作,日子也勉强过得下去。
轮班匠是最凄惨的,轮班匠顾名思义就是轮流来京城服徭役的工匠,轮班匠需要自理路费,而这个时代出行艰难,来一趟京城至少要花几十两银子,往往要典妻鬻子长能凑齐路费,可以说是最惨无人道的徭役了。
所以他才让丘聚将所有御用监匠户调给薛岳,毕竟这些工匠都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与其将才华浪费在皇城作坊,还不如出去替他赚钱。
“皇爷的吩咐,奴婢不敢忘。”
听到朱厚照的话,丘聚连忙跪地应道。
“记住了就好。”
朱厚照摆了摆手道:“海贸关系到朕能不能自由花钱,要是搞砸了朕的事情,你清楚后果的。”
丘聚连忙应和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帮您看紧了。”
“对了。”
这时候,朱厚照想起之前吩咐丘聚的事情,开口问道:“朕让兵仗局研发新的炼铁工艺,兵仗局做得如何了?”
既然打算插手海贸,那么火铳和火炮技术就得提前研究,现在大明的火炮技术虽然不算差,碗口铳的实心铁弹足以轻松轰断桅杆,轰穿船体,但在大海上,这种实心铁弹的杀伤力太小了。
而且碗口铳的射速极慢,一旦遇到敌人,能够开炮的次数屈指可数,虽说这个时代也有开花弹,但开花弹的杀伤力也同样可以忽视,只能用来纵火和恐吓敌人。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钢铁的强度不够,哪怕是最小的火铳也足足有十斤重,只能靠在船舷上开火,而七桅武装宝船上配置的碗口铳也被称为大将军炮。
这种大将军炮一般重达八百斤,可以发射十五到二十斤重的实心石弹或者铁弹,可以轻易砸穿普通福船的船体,虽然威力还算可以,相比以后西方的火炮,却是逊色了不少。
所以想要研究出更厉害的火炮,只有先研究出更好的钢铁,毕竟没有好铁的好,加大火药量也只会炸膛,到时候更一地鸡毛。
“皇爷,目前兵仗局已经调派了大量的工匠进行研究,不过还没有进展。”
听到朱厚照的话,丘聚连忙说道。
“摆驾兵仗局。”
闻言,朱厚照摆了摆手道:“朕亲自去看看。”
虽然他不懂炼铁,不过一些现代科学知识还是有的,或许他可以给那些工匠一些建议,要知道大明现在的炼铁技术已经是整个世界最为先进的了。
按照他之前打听的消息,大明的铁锅出口也是海贸的主要利润来源,一口铁锅的利润高达十八两银子,而一个知府的年俸禄才八十两,可见大明炼铁技术的先进,或许那些工匠差的就是一点提示。
………
另一边,文华殿。
“刘兄,今天的奏本,司礼监怎么全部都没有送来?”
看着桌子的奏本,李东阳眉头微皱,他们的奏本只有经过司礼监批红才有效力,之前司礼监有押下奏本的情况,但这种全部都押下的情况却是从没有发生过。
“嗯?”
听到李东阳的话,刘健顿时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今天的奏本确实还没有送过来。
“方中书,你去司礼监催一下。”
收回了思绪后,刘健朝着一旁正在整理文档的方文吩咐道。
内阁位于文华殿的北侧,而司礼监则是位于乾清宫西侧,两者的距离虽然只有五十丈,不过想要从内阁走到司礼监,却需要走一里多地,从乾清门绕过景运门,再绕过协和门,才能到达司礼监。
这不是没事为难司礼监的太监,也不是为了为难内阁的阁老,而是为了防止司礼监和内阁走得太近,影响到皇权,他现在的岁数大了,没什么重要事情的话,他可不想走这么远的路。
“是,阁老。”
方文应了一声后,放下手中的文档,朝着司礼监所在的宫殿走去。
…
“阁老,出…大事……了…”
一炷香后,方文急匆匆地跑回了文华殿,大口喘着气道:“司礼监…那边不给……批红…了…”
“慌里慌张的,成何体统。”
看到方文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谢迁不禁皱眉道:“方文你也是内阁的人,地位非凡,如此慌张像怎么回事!”
“阁老,出大事了。”
听到谢迁的训斥,方文没有反驳,而是再次说道:“司礼监那边说了,从今以后,司礼监不会再给内阁批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