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他需要一批能够为他所用的御史,他让薛岳去拉拢的,基本上就是这一批御史。
这些御史比那些收黑钱弹劾其他官员的御史要有底线一些,拉拢过来也比让他们以后跟着其他人一起腐化要好一些。
收回了思绪后,朱厚照接着问道:“船员招募得如何了?”
出海贸易最重要的是船员,这个时代出海就是玩命,平均死亡率超过15%,等到嘉靖年间倭寇泛滥的时候,死亡率甚至会超过40%,可以说,这个时代敢出海的,基本上就是奔着拿命搏富贵去的。
“陛下,草民的家人已经开始在各地沿海招募船员。”
听到朱厚照的话,薛岳躬身道:“目前船队有二十七艘船,需要一千二百名船员,不知是否要将这些船员的家眷迁到京师来?”
要知道出海贸易的时候,每一艘船上的货物少则一千多两,多则数千两,再加上一艘中等福船至少值上万两,大福船的造价更是高达两三万两,可以说,这是一笔足以让任何人动心的财富了。
而每一艘中等福船一般只有三十个船员左右,如果这些人起了异心,那这样一艘至少价值上万两的船可能随时就没了。
毕竟海上风浪大,再加上时常有海盗出没,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一些船员起了异心的话,随时可以驾船逃走,而船队面对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他们这些海商的船上招募的船员基本上都是同族之人,再加上由家族里的堂亲兄弟负责掌舵,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有人起异心。
不过现在朱厚照想要组建船队,肯定不能用这个办法,因为全部船员都用他们薛家的人,那到时候这船队是他们薛家的,还是朱厚照的?
要知道按照朱厚照建造的船队,三艘七桅武装宝船就价值六十万两银子,二十四艘大型福船价值四十八万两银子以上,再加上至少三十万两银子的货物,一支船队就至少值一百三十万两。
这么大一笔财富足以让很多人动心了,更别说以七桅武装宝船的战斗力,坐拥三艘七桅武装宝船足以在海上成为一方大海盗了,这样一支船队很难让人不动心的。
“可以。”
闻言,朱厚照点了点头道:“你负责招募普通船员就够了,那三艘七桅武装宝船上的士卒,朕会亲自派人去的。”
对于他来说,普通的商船可以用普通船员,可那三艘七桅武装宝船,他是不可能让普通人控制这种大杀器的,因为三艘七桅武装宝船足以纵横大海,成为一方海盗王了。
要知道他打造的七桅武装宝船可不是那些普通民间武装商船,普通民间七桅武装商船的造价也就三万两左右,而他的七桅武装宝船足足二十万两,造价是民间七桅武装商船的近十倍,威力可想而知。
普通的民间七桅武装商船因为要留出载货空间,不但船体不能太厚,武器也不能太多,只能配置几门火铳,或者是弓箭长刀,连船员都不能太多,最多就配备一百来个战斗人员。
而他七桅武装宝船因为不需要留出载货空间,不但船体厚度恐怖,武器配置拉满,还能配置五六百个精兵,三艘七桅武装宝船便是一千多精兵,若是再加上其他船员,那就有三千多人了,这种兵力足以覆灭一些部落小国了。
他之前已经让张永去征调沿海卫所的精兵了,虽然现在那些卫所已经烂得差不多了,但那么多卫所抽调几千擅长海战的精兵还是能做到的,毕竟现在才明中期,而不是明末,还没烂到那么严重的地步。
“商品那边选择了什么?”
顿了一下后,朱厚照开口问道,明朝海贸的商品种类其实并不多,主要以丝绸制品、瓷器、茶叶为主,其次铁锅和铁钉也是重要商品。
“陛下,草民选择的主要是丝绸和瓷器,我大明的丝绸和瓷器在海外是绝对的奢侈品,所有海外商人都愿意购买这些商品。”
听到朱厚照的话,薛岳开口说道:“按照草民的推测,船队一趟来回可获得两百万两的利润。”
朱厚照打造的这支船队极为强悍,根本不用担心会遇到海盗,而且有皇室的旗帜,到了倭国和马尼拉这些地方根本不用向当地官府行贿,只需要避开风暴,便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三十万的货物大概可以获得七倍的利润。
“这些普通商品的利润不高吧。”
闻言,朱厚照开口说道:“若是将王爷才能使用的物品或者皇宫用品贩运到海外,不知利润能达到什么程度?”
“陛下,这有违礼制啊。”
听到这话,薛岳连忙说道,心中却是泛起无边波澜,要知道大明等级森严,皇室、王府、公侯所用之物皆有规矩,逾矩者轻则杖责,重则满门抄斩。
尤其是皇室禁物,平民胆敢私藏或者使用,基本上都是满门抄斩,前段时间杭州瓷器窑私自烧制了龙纹青花,这还没使用或者售卖,窑工就被判了斩监候,东家也被流放到了奴儿干都司。
在大明,皇室和王府禁物都是由专人制造的,没有旨意是不能随意制造的,但凡敢私自制造,基本上满门就没了,所以民间是没有这种东西的。
不过这种禁忌物对那些富商权贵的吸引力是无与伦比的,哪怕是从王府私下流出的残缺禁忌物都能卖出天价。
比如之前有一条从周王府流出的断裂旧玉带,还被磨去了一半铭文,就这条旧玉带都卖出了三万两的天价,要是完整的,那么卖个十万两也不是问题。
若是真的如同朱厚照所说,将一些皇室才能使用的物品出售到海外,别说那些海外商人了,就是大明那些海商都得打破头去抢。
可惜这个要承担的风险太大了,他是万万不敢去碰的,否则他薛家一家老小可能就得去菜市口走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