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乾清宫。

“刘大伴,朕离开皇宫的消息是谁透露给刘健他们的?”

从慈宁宫回到乾清宫后,朱厚照立马找来了刘瑾。

“皇爷,奴婢正在追查此事。”

听到朱厚照的话,刘瑾连忙应道。

“查出来就处理了吧。”

闻言,朱厚照摆了摆手道:“这种吃里扒外的东西就没必要再留着了。”

虽然他不是那种滥杀之人,但这种吃里扒外的,他也不会留着,因为这种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成为刺向他的那一柄利刃。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那么多,唯独嘉靖和万历两个摆烂皇帝在位超过四十五年,其他喜欢干预朝政的皇帝基本上就在位几年或者十几年,要说这些都是巧合,那也太过巧合了。

“是,皇爷。”

听到朱厚照的话,刘瑾躬身应道。

这时,朱厚照再次问道:“对了,内帑中还有多少银子?”

“皇爷,内帑中还有二百二十七万两银子。”

刘瑾开口说道:“另外今年夏收的税还没有入库。”

“朕想要组建一支船队出海贸易,你有什么想法?”

听到还有两百多万两,朱厚照开口说道,在廊房胡同那边逛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很多海外商品,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自然清楚海贸的利润。

不过他现在没有能力去江南收那些海商大家族的税,唯一能做的就是组建船队去跟那些海商大家族争夺利润,要知道明朝的海贸利润可谓是惊天的。

比如明末清初的国姓爷郑成功单单依靠海贸就能组建出一支庞大的军队和满清对抗,可见海贸的利润之大,要不是郑成功死得早,郑家剩下那些人又废物,满清想要击败郑家,可没那么容易。

更重要的是,他作为皇帝,可以借助皇室的名义,组建一支皇家船队,有大明皇室背书,他完全可以独占海贸中的高端市场,一年的利润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皇爷,这…这……”

听到朱厚照的话,刘瑾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哪有皇帝亲自做生意的道理,内帑的银子一般都是来自金花银、皇庄子粒、盐课折色这三种,一年差不多有两百万两左右的收入,还没听说过皇帝自己做生意的。

“朕问你话呢。”

见刘瑾没有说话,朱厚照不禁皱眉道。

“皇爷,这组建船队耗资巨大,恐怕那些官员不会同意啊。”

被朱厚照这一训斥,刘瑾瞬间回过神来,连忙开口说道。

“朕又没说要户部出钱。”

朱厚照不禁皱眉道:“朕内帑出钱,他们还要管,真当朕好脾气不成?”

“皇爷,这宝船可不好造,而且出海风险太大了。”

刘瑾再次劝道:“若是皇爷需要银子,奴婢认为提高可以金花银的比例。”

“你亲自去一趟江南和山东、浙江、福建、两广这些地区,将所有航海图都搜集起来,另外各地的造船技术和顶级工匠也都带一批回来。”

闻言,朱厚照摆了摆手道:“什么时候搜集齐了,什么时候回来。”

“皇爷饶命,皇爷饶命!”

听到朱厚照的话,刘瑾连忙跪了下去,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宫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要是离开了皇宫,等他回来,宫里肯定没有他的位置了。

“朕又没要你的命。”

看到刘瑾的样子,朱厚照撇了撇嘴道:“你回来就去司礼监当掌印太监。”

“皇爷放心,奴婢绝对不负皇爷重托。”

原本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刘瑾听到回来就能当司礼监掌印太监,瞬间便止住了眼泪,信誓旦旦道。

看到刘瑾的眼泪消失,朱厚照的嘴角不禁抽了抽,这眼泪说来就来,说收就收的演技,比后世那些影帝都要强得多了。

“去吧。”

收回了思绪后,朱厚照摆了摆手道,虽然兵部的郑和旧档在弘治十三年就因为虫蛀朽烂被刘大夏请旨焚毁,但现在沿海的海贸生意做得正火,可不会缺海图和造船技术。

而他之所以派刘瑾亲自去,主要是因为其他人未必能够压得住场子,毕竟想要从那些海商大家族手中拿到海图,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而且其他人也未必会尽心尽力。

而刘瑾不同,刘瑾现在距离司礼监掌印太监只有一步之遥,要知道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是有内相之称,为了这个位置,刘瑾绝对不会糊弄他。

“奴婢告退。”

闻言,刘瑾躬身应道,朱厚照交给他的任务虽然不难,但相当的繁琐,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他必须尽快出发。

看着刘瑾离去的身影,朱厚照眼睛微眯,想要强行改变天下是很难的,不过引导就容易多了,他想要的就是引导百姓们出海,开辟大航海时代。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知道海贸赚钱,但实际上能够从事海贸的,大部分都是沿海那些豪门,而大明之所以没有形成大航海时代,并不是什么儒家道义的错,儒家自汉朝就逐渐成为正统,可是这一千多年来,华夏的地盘还在不断扩张,所以儒家并没有影响华夏扩张的脚步。

真正斩断大明海权之路的是那些豪门士族,从南宋开始大海贸后,第一波吃到螃蟹的就是江南这些沿海地区的豪门士族,可是吃到螃蟹后,这些豪门士族却选择了堵死这条路,不让其他人踏上这条路,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海禁。

在洪武初期是因为元末地方军阀方国珍残部联合倭寇骚扰沿海,所以明初禁海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是在剿灭了方国珍余部之后,海禁就有点不太对劲了。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海贸利润很大,南宋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依靠海贸就富得流油,这时候禁海无疑是自断财路,可偏偏朝廷就这么干了,要是说其中没有猫腻,那就是有鬼了。

尤其是在永乐之后,海禁再没有开过,这就是那些沿海豪门的手段了,毕竟这百年来天下承平,百姓的消费能力提升,海外商品在中原备受欢迎,这海贸就是一个个大金矿,自然更没人愿意开海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