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听见朱厉的话,愣在原地,他不知这位少年太子又打的什么主意。
“殿…殿下,根据礼法,您16岁可以选妃。
但年关刚过,边关战事吃紧。
等缓和些,礼部定会为殿下举行选妃大典。”
王承恩弓着身,耐心答道。
“那你说…我能不能娶左良玉的闺女,或者说是吴襄的女儿?
说起来,那左良玉,还是算作孤的少保呢”
朱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着问道。
“殿下三思啊,左良玉之女万万不可。
左将军出身行伍,不属勋贵一列。
按照祖训,皇室不可与其联姻,倒是吴提督尚可。
就是不知吴家女儿年方几何,是否与殿下相匹配啊…”
王承恩说着说着,好似突然明白了过来,猛的抬头看向朱厉。
殿下提名这二人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手握重兵……
太子殿下这哪里是想要娶妃,这分明是要牺牲自己,玩一手军事联姻啊…
旋即,他突然跪倒在地,带着哭腔说道:
“殿下,万万不可啊,殿下千金之躯,岂可做此等事!有失皇家颜面啊…殿下…”
眼看着王承恩又要哭唧尿嚎的,朱厉不耐烦的看了他一眼。
“行了行了,赶紧起来吧,孤是想娶亲,又不是要和亲,看看你那样子。”
王承恩站起身,作势擦了擦自己的胖脸,哽咽着说道:
“老奴,不忍殿下以自身为筹码,行那……行那不得已之事啊!
殿下乃国之储君,当配德才兼备、门第清贵的淑女才是正理,殿下三思啊!”
朱厉扶住自己的额头,无奈说道:
“好了好了,孤会思的,你冷静点,孤就是随口一提。
不过说到这,孤想起来,吴三桂的兵马现在何处?”
那刚刚还泪流满面的王承恩,听到太子跟自己的聊正事,立马展现了变脸大法,严肃道:
“回殿下,数日前陛下已下旨命吴总兵放弃山海关,进京勤王。
只是那吴三桂行军缓慢,据探子来报,此刻正在丰润驻军。”
“丰润?“朱厉眉头微皱,“父皇当时都说了什么?只让吴三桂回京,没允诺些别的?”
“回陛下,当时陛下只是下旨回京,并没有给吴总兵任何许诺。”王承恩肯定道。
“哎,这年头,哪有光办事不给饭吃的,父王这回啊,真是疏忽了...”
朱厉的声音不高,带着一丝冷峭的自嘲,在听雨轩略显空旷的室内回荡。
笼屉里剩下的小半包子冒着最后一丝热气,就如同此刻吊着一口气的大明王朝一样,随时都会冷掉。
王承恩垂手侍立,胖脸上看不出太多波澜,但浑浊的老眼深处却掠过一丝了然。
太子殿下这看似随意的叹息,点破的正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迟迟不入京的真正原因。
“殿下明鉴。”王承恩微微躬身,声音压得更低,“吴家世受国恩,吴总兵亦是朝廷柱石。
然...空口白牙,催其星夜兼程,确如殿下所言,是‘不给饭吃’。”
朱厉听着王承恩的话,目光不自觉地看向窗外。
嘉定伯府的高墙隔绝了市井,但依稀还是能听见城中百姓逃亡的喧嚣。
“柱石么?”朱厉轻声重复着王承恩的话,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
“老王,你信不信,此刻的吴三桂,营帐里怕是正摆着李闯和关外皇太极两边送来的礼单?
他是在等,等北京城破的消息,等一个价高者得的机会!”
王承恩闻言心头一凛。太子此言,过于诛心,却也...过于真实,乱世兵头,拥兵自重,本就是常态。
崇祯那道仓惶的勤王诏书,在吴三桂眼里,恐怕分量还不及一纸空文。
“敢问殿下...对于此事,可有良策?”王承恩试探着问。
“谈不上什么良策,无非是‘饭’要给足,吃饱了好干活啊!”朱厉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
本来孤还想着,要不喊左良玉来,毕竟吴家,胃口太大。
但既然有个现成吴三桂,索性就选他吧,不然孤怕时间上来不及。
若是孤光给他一个公爵的虚衔,填不饱他吴三桂的胃口,也拴不住他手下那几万骄兵悍将的心,还得加码才是!”
“那殿下的意思是??”王承恩继续问道。
只见朱厉手指轻蘸茶水,不动声色的在桌上写下四个大字——“世袭罔替!”
王承恩脚步靠近,在看清桌上的字后,顿时瞪大了眼睛,胖脸上满是惊骇。
“陛下!不可啊!此...此封赏过于逾制!
恐遭朝野非议,陛下那里也...”
朱厉不动声色的擦掉桌上的水渍,斩钉截铁道:
“就这么办吧。立刻以孤的名义,草拟一道密诏!封吴三桂为‘辽国公’,世袭罔替!
许他开府仪同三司,节制关宁、宣大诸镇兵马!再赐丹书铁券,许他十世不替之荣!
告诉他,只要北京城在,孤在!
他吴家便是大明第一等勋贵!孤登基之日,便是他裂土封疆、与国同休之时!
顺便,嘿嘿嘿,托人带上一句,若是吴襄有尚未出阁的闺女,老王你到时就帮忙搭个线…”
“辽国公??!还愿与吴家结秦晋之好??殿下这不符合祖制啊!!……不妥吧”
王承恩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别这了老王,怎么这么墨迹!”朱厉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告诉孤,这北京城若是破了、你我皆成李闯阶下囚好看?
还是给吴三桂画一张大饼,让他替咱们挡住眼前的刀好看?!
再说了,那吴襄的女儿,万一长得好看呢,你说是不?!”
王承恩听着朱厉最后的话,耷拉的眸子突然抽了一下,
不知怎的,这两天接触多了之后,越发觉得太子行事不合乎常理了。
甚至他都觉得,依太子现在的性子,就算他答应了吴三桂,恐怕到时也不会信守承诺。
看王承恩还愣在原地,朱厉没好气说道:
“别琢磨了,赶紧去安排人,去晚了来不及了就。
告诉吴三桂,孤的诏书和北京城的城门,一起等他来守!
老王你记住,一定要快!
他若来迟了,孤给他的‘辽国公’,李自成也能给,甚至多尔衮给的,可能更多!”
“老奴...遵旨!”王承恩不再犹豫,深深一揖,转身便往外疾走。
看来,太子这是打定决心要用足以震动天下的“空头爵位”,去喂饱丰润那些条贪婪的老狗。
成则续命,败则...无非是加速灭亡罢了。
至于那‘空头爵位’…
谁知道他会不会遵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