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魏晋当名士 第6章 先窃一句

作者:张三的键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8:2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哈哈哈哈哈哈哈,荀彦舒,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抱着谢广的谢裒人未到而声先至。

荀绰推门而出,对着不远处的谢裒高声回道:“二郎既是三秋不见,当尽饮三觞,以表三载之思!”

谢裒丝毫不畏,同样高声道:“区区三觞,何能表情?彦舒须与我饮至周公同席,方才一解三秋之思啊!”

荀绰一哽,讷讷道:“我二人还是回到一日记时法罢。”

谢裒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把谢广放下,牵着走到荀绰面前,炫耀道:“此乃吾弟阿广,聪慧友悌,活泼机灵,非同凡俗也。”

接着,又指了指荀绰,对着谢广浑不在意地说道:“喏,这就是你二兄我的好友荀绰,叫他彦舒兄长就成了。”

谢广很有礼貌的拱手行礼道:“谢广见过彦舒兄长。”

荀绰连忙搀扶道:“广弟不必多礼,二郎乃是我好友,二郎的弟弟自然也是我的弟弟。”

不等这边两人见完面,谢裒就很是主动地进了雅座之中,等荀绰牵着谢广进来时,谢裒已经像一滩融化的大猫瘫在棊子方褥上,背后还靠着一团青色隐囊。

见到这一幕,荀绰笑道:“不拘小节,二郎已有名士之风矣。”

谢裒摆摆手,面上露出一副很是谦虚的表情,道:“未解衫去绔,行于街中而色不改,非名士也!”

说完,谢家两兄弟都意会的笑了起来,荀绰努力压下上翘的唇角,但实在压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件三人意会的事是最近发生的,也是让谢家老爹谢衡上下班时不忍直视的一幕。

当然,对年轻世家子弟来说,便是觉得好玩好笑的一件事。

这件事便是琅琊王氏的子弟———王澄王平子当街裸奔。

王澄号称效仿“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但相较于真风流的阮籍,这位王家子的行径就显得下流了几分,毕竟人家在深山老林里放飞自我,王澄是在闹市大街解放天性。

琅琊王氏的子弟不少,但王澄无疑凭借着一脱之勇成为了年轻一辈中的焦点,整个洛阳,但凡见过这一幕的,想必都难以忘怀。

谢广虽然没亲眼目睹,但谢裒在家里转述的时候说的那叫一个惟妙惟肖,他很难不记住这件炸裂的事。

荀绰笑罢,又涌起自己喜欢的名士被人碰瓷的难过。

他轻轻一叹,吟诵起阮籍的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荀绰重复吟诵着最后一句,末了长长叹息一声,道:“阮公为穷途末路而哭,这样的悲愤痛苦,只能用放浪形骸来排解,又岂是琅琊王氏这样的门阀子弟能够体会的到的呢?王澄这样的人,哪有什么痛苦要排解,他不过是想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罢了。”

谢裒拨弄着案上的酒杯,轻笑道:“他每天都从城东出发,路过铜驼大街,一直奔到城西的荒郊为止,在城西出了城门后有一段路没人跟着。”

谢广转过头去看谢裒,不是哥们,你怎么知道的啊?

老实人荀绰却好似已经习惯了谢裒的语出惊人,他擦了擦额角,无奈道:“二郎,我不用知道这个的。”

“真的不用吗?难道彦舒兄就不想套他麻袋揍一顿?那可是你最仰慕的阮嗣宗啊,居然被这么个人给攀扯上了,彦舒兄真的不生气?”

荀绰摇头如拨浪鼓。

“啧。”谢裒遗憾之意溢于言表,随手将酒杯一抛,惋惜道:“唉,看来阮公就要被王家粘着不放了,生前一个王如此,死后又来一个王,真是……啧啧啧。”

谢广看着荀绰脑门上爆出的青筋,又对比了一番双方的身量,默默将谢裒护至身前。

荀绰平复呼吸,默默坐下拿起酒杯,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

啊,原来是真老好人啊,谢广放心的坐下了。

菜还未上,荀绰就着这股难过的劲,喝着喝着眼泪直往下掉,“呜呜呜呜,阮公的苦楚、阮的伤痛,竟然也成了这些门阀们嬉玩的方式,难怪他要痛苦、难怪他要痛饮,与这样的人同处在世间,如何能清醒?醒来多歧路,歧路皆不通!穷途无路,不如借酒消愁,醉生梦死!呜呜呜,我先干了!”

谢广看着荀绰这幅模样,很是成熟稳重地起身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哭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要我说还不如蒙面去套麻袋,拳拳到肉才能解愁。”

荀绰亦哭声一滞,红着眼睛反复念诵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越是重复,他越是感受到其中的精妙之处。

惆怅如流水,是永远也不会淌尽的,斩不断,躲不了,无论是主动面对还是被动逃避,都无法解脱。水越斩越急,愁越饮越重,越是挣扎,便越是痛苦。

这一句,既是对阮嗣宗一生的写照,又何尝不是对天下无数郁郁难平之人的描摹?

那般难解难言的愁肠百结,那样进退两难的无能为力,竟都在这一句诗里了!

荀绰又愣愣的举起了酒杯,一口浑吞进肚,感受到辛辣的滋味,精神一震,道:“自文帝后,天下不见七言佳句久矣!今日有此一句,荀绰乃识谢家三郎也!”

随后,又接着问道:“三郎,此句为残句乎?可有全章?”

谢广缓缓摇头,道:“偶而思之,不知不觉吟诵而出。”

对不住了白哥,谢脁姓谢,我也姓谢,四舍五入一下我们就是一家人,我先窃一句。

荀绰大为惋惜,有心为之接续,但心中思索而出的句子皆不能与之相比,强行续上,便好似凤凰插鸡毛,实在羞于启齿。

于是不由喃喃道:“当真天生此才,偶得佳句便是多少人苦思冥想一生一世也难以琢磨的……”

这时,谢裒指着谢广道:“难道吾弟只有才华吗?若你知晓我谢家子的品行,岂不是要惊倒天上去?”

弟弟突然的出彩表现,很好的让他引出今日的主要任务。

荀绰连忙开始询问,谢裒便得意洋洋地讲述起兄弟俩争罪之事,美化的版本让谢广本人都听得微微脸红。

这兄友弟恭到好像要为对方赴死的形容,真的是咱们哥俩吗?我们好像相互搏斗更多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