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与现代化工业厂区比起来,更像一个小型社会。
里面有学校、医院、幼儿园、食堂、派出所、电影院等附属机构一应俱全,属于工厂办社会的典型代表。
整个沈飞目前总人数差不多2.8万人,妥妥地超级大厂,隶属于三机部直属的骨干军工企业,行政级别正厅级,厂长享受副部级待遇,甚至像李耀本身就是高配。
陈羽看着天空飘着鹅毛大雪,脸上有着异色。
这些日子在沈飞,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沈飞的技术人员,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特别是他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些为国防事业奉献终身的技术人员的情怀后,更加被他们所触动。
不是为了自己有多少钱,给后人留下多少钱,而是实现自己的价值。
实现为国家崛起,为民族复兴的价值。
再多的钱,死了都带不走。
人生在世,不过一饭一衣,片瓦遮身。
这里的技术人员,很多都是当年刚成立的时候就在了。
就是他们的努力,为中国建造了属于中国的国产战斗机,让中国空军可以驾驶着国产战斗机可以去保卫中国的领空。
现在中国的战斗机是落后于欧美、苏联,但是其实已经是世界排名前三十的了。
中国国产战斗机便宜,中国用得起,战争爆发的话,更是可以不用考虑成本死命造。
欧美、苏联战斗机先进,但是贵,特别是欧美的战斗机那是死鬼死鬼的,穷的跟鬼似的中国,买不起欧美的战斗机。
现在是中美蜜月期,中国甚至可以从欧美购买先进武器,其中包括F16这样的先进三代战斗机。
但是一架F-16战斗机就要1800万美元,中国根本买不起!
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是可怜的-12.96亿美元,根本不够花。吓得国家连忙严控外汇使用,各种省吃俭用,严控外汇支出,现在中国外汇储备只有可怜的27.08亿美元。
三机部和空军之前想要采购欧洲的敌我识别器、雷达警告器等等,一直没有谈妥,除了因为欧洲厂商要价高外便是因为中国缺乏外汇!
如果中国有足够的外汇,恐怕这笔生意已经做成了。
陈羽在沈飞,看不到一台数控三轴加工中心、四轴加工中心,便是因为顶端的数控三轴加工中心,属于巴统禁运,中国想要搞到手都得花费很高的代价,一台都得差不多花费100万美元。
至于四轴加工中心,这已经是属于战略级别了,巴统委员会盯得非常紧,中国想要搞一台四轴加工中心都非常难,起码得200万美元~300万美元!
五轴加工中心,想都不用想,就是苏联从东芝购买,一台的价格也高达800万美元!
现在中国的情况,欧美将先进武器装备摆在面前,中国都买不起。
因为中国穷,中国缺乏外汇储备!
要是采购欧美武器的话,都得动用黄金储备,用黄金去购买!
而国产要便宜的多,最重要的是不用珍贵的外汇。
再怎么嫌弃此时的歼-5、歼-6战斗机,都无法否认,就是这些飞机撑起了中国的领空,保护着中国领空!
空军渴望获得先进战斗机,增强空军的力量。
但是因为技术力量有限,科研团队力量薄弱,迟迟拿不出让空军满意的战斗机。
陈羽评估过,想要制造出第三代战斗机,现在的沈飞是没有这个能力,把全套设计图纸摆在沈飞面前,沈飞都制造不出来。
因为第三代战斗机的制造,是需要新材料、巨型模锻压机、高精尖机床!
不说什么,仅仅先进的涡扇发动机,要是以现在中国的工业水平,制造出来的话恐怕使用寿命有没有200h都是个问题。
“陈羽,你在想什么?”秦振华穿着军大衣,口中呼着白气而来。
秦振华的毕业分配工作已经定了,就分配到601所。
不过作为歼-7改项目组成员,又是新人,601所将他安排到沈飞进行锻炼,参与到歼-7改样机的制造。
相比陈羽可以自由在601所、沈飞、黎明厂等走动,为了方便陈羽工作,还给了陈羽安排一辆吉普车。
秦振华就不行了。
秦振华从离开北航,就一直在沈飞。
当然,秦振华的工资,是601所发放的。
“没有,就是今天雪下得特别大,在京城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陈羽微笑着。
他没有跟秦振华说自己的思索。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注定是孤独的,有很多想法必然得藏在心中。
而且思想上的鸿沟,使得现在的陈羽,不像以前的陈羽与秦振华等人要好的关系。
“你有这心情欣赏雪,是论文写好了?”秦振华知道,这段时间陈羽是在准备论文。
陈羽略微点了点头:“有三篇论文已经修改好,寄出去了。”
就算是论文寄给期刊,都得通过保密部门的审查,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能寄出去。
陈羽这三篇论文,分别是《新型飞机设计——歼-7改进型》、《涡喷13航空发动机》、《飞行控制与导航系统》,都是寄给《航空学报》。
《航空学报》是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主要刊载航空科学、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航空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算是航空领域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期刊。
这三篇论文,都是进行一定的做手脚,外行人看看还好。
要是专业人士一头扎进去想要研究,绝对是会吃苦头。
要是外国情报人员将其收集为情报,信以为真的话,以后绝对是会目瞪口呆,吃大亏的。
上面的数据,可谓是真真假假,就是很多专业人士都分辨不出真假来。
这方面,陈羽也是跟美国佬学习的。
陈羽就记得很清楚,美国人吹捧为神一般的存在的F119发动机的推重比,从9:1变成了7:1,使得大家都目瞪口呆着,以至于大家都在怀疑,7:1的推重比是不是也是假的。
那时候,整个中国军工人的天‘塌了’,当年中国军工人憋着一口气,凭着‘美国人能做出来,我们中国人照样行’的信念,呕心沥血,搞了十几二十年,最终做出了推重比10.8的WS-15发动机,结果到头来告诉中国军工人,这是‘美国画饼,中国上菜’。
不是陈羽心黑,而是这些都是中国珍贵财富,怎么可能别的国家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呢。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中国是心善,但是并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