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朱棣回来了。
“拜见皇爷爷!”朱瞻基赶忙行礼。
朱棣点点头,说道:“嗯,士子那事你处理得不错。这些人太张狂了,都已经忘了对皇权该有的敬畏了。”
朱瞻基笑着回应:“这帮读书人,都被惯得不成样子了。咱大明,什么时候轮到他们一群读书的来指手画脚,还想逼皇家向他们低头,简直荒谬!”
朱棣听了,赞同地点点头,随后一脸忧虑地说:“今天我去四周巡查了一圈,发现情况比我预想的还糟糕。恐怕得发兵了。”
朱瞻基神色一沉,问道:“爷爷,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今大明面临着四股敌人,明面上有关外的满清和李自成的叛军,暗地里还有各地的藩镇以及文官集团,要处理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朱棣无奈地说:“山西、山东、河北、直隶这些地方,不是被藩镇割据,就是落入闯贼手里,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再这么下去,这些地方的百姓怕是要对大明朝廷彻底失望了,所以得赶紧解决。”
朱瞻基也清楚局势复杂,当下大明最好的策略,是先镇压李自成的叛军,接着慢慢收回各地藩镇的兵权,再整治文官集团,最后出关对付满清,收复辽东。
朱瞻基说道:“爷爷,要不这仗让我去打吧!”
朱棣听了,先是一愣,随后哈哈笑道:“哈哈哈,你有这份心,爷爷很欣慰。但爷爷还没老到拿不动刀的地步。而且,有更重要的事得你去做。”
朱瞻基一脸疑惑:“什么事?”
朱棣神情严肃起来:“后方得有人坐镇。京师这个战场,可不比外面轻松。就拿今天士子逼宫这事来说,崇祯这边有些人已经沉不住气了,这对你来说是个挑战,也是你以后当皇帝必须经历的一道坎。”
朱瞻基点点头:“孙儿明白了!”
“嗯,接下来爷爷不在身边,你要保护好自己,明白吗?”
“孙儿明白了!”
朱瞻基有些感动道,随后想到了什么,拿出了系统奖励的延寿丹。
“爷爷,这颗丹你一会服下,对你有用!”
朱棣接过丹药一脸疑惑,见状朱瞻基赶忙解释道“爷爷,这是仙人奖励我的延寿丹,对你有好处!”
“这样啊!”看着眼前的丹药朱棣眼神里也有些狂热,虽然他不是追求长生的人,可是可以多活几年换谁不兴奋呢!
“行,爷爷待会会服用,你先退下吧,爷爷乏了!”
“孙儿告退!”
朱瞻基离开后,立刻叫来了杨士奇。
“殿下!”
“杨阁老,目前情况怎么样了?”
杨士奇道“殿下,情况不是很不好,崇祯这边的文官明显已经坐不住了,开始蠢蠢欲动了。”
“永乐那边虽然我们给太子爷运去了四百万辆银子,可是一下子购买大量的粮草,那边也开始人心惶惶,不少世家开始猜测恐是要爆发大战,也将粮草纷纷涨价!”
“永乐那边边关也不是很好,虽然汉王和赵王已经赶过去坐镇了,可是三大营大军和陛下突然消失的事情恐怕瞒不住多久,那边的瓦剌,鞑靼,兀良哈恐会有所行动!”
闻言朱瞻基脸色也有些难看了。
“杨阁老,永乐那边,有我爹在,而且蒙古诸部在不确定我们不在永乐年间之前他们不会轻举妄动,那边可以暂时不管。”
“现在还是最主要的还是购买粮草安抚灾民!”
“属下明白了!”
随后二人商议了一下安置灾民的详细方案。
.....
第二天一大早,朱瞻基就早早赶到奉天殿准备上朝。
没过一会,朱棣身着一身铠甲,威风凛凛地走了出来。吃了延寿丹后,朱棣的气色明显比昨天好了太多,整个人看上去年轻了五六岁。朱瞻基看着朱棣这模样,心里忍不住感叹:不愧是征北大将军啊!
百官见状,赶忙齐刷刷下跪:“拜见皇上!”
“都平身吧!”朱棣开口道
“有事启奏。”
杨士奇站出来说道:“陛下,目前咱们已经收拢了超过三十万流民,可还是有流民源源不断地往京城赶来,该如何安置这些流民,还请陛下定夺。”
朱棣听后,说道:“此事就全权交给太孙负责。”
“微臣遵旨!”杨士奇应道。
这时,一位东林党的官员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有本奏。昨日我大明士子前往朝堂谏言,却被锦衣卫的人斩杀了数百,恳请陛下彻查此事!”
“微臣附议!士子们为了大明冒死进谏,却惨遭锦衣卫毒手,请陛下为士子们做主,严惩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另一位官员也跟着说道。
“是啊,陛下!士子们为大明不顾生死,这份忠心难得。要是陛下不为他们主持公道,恐怕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呐!”又有人附和。
“请陛下为士子们做主啊!”百官中不少人跟着呼吁。
朱棣听了,冷笑一声:“够了!你们真当朕什么都不知道?真以为朕看不到你们私底下那些小动作?”
感受到朱棣身上散发的浓浓杀意,百官们吓得浑身发抖。
可偏就有不怕死的,礼部侍郎薛举义往前一站,说道:“陛下,士子们可是大明未来的希望,他们对朝廷忠心耿耿。陛下要是不为他们做主,恐会寒了他们的心!”
“是啊,陛下!之前我朝就有阉党魏忠贤乱政的事,足以证明厂卫误国啊!”
“没错,陛下!厂卫误国,请陛下铲除锦衣卫,以安天下!”
“请陛下铲除锦衣卫,以安天下!”
一旁的纪纲都听傻了,闹了半天,合着你们这是冲着我来的呀!他暗暗记下了那几个跳得最凶的官员,心里想着,等抄他们家的时候,一定得好好给他们穿小鞋,锦衣卫报仇,从早到晚!
朱瞻基也明白了,这些人是害怕了。这两天锦衣卫抄家,把他们给吓着了,他们慌了神,所以这次才不顾一切地想逼朱棣废掉锦衣卫。
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眼前这位可不是被他们忽悠得团团转的朱由检,而是发动靖难之役、马踏天下的铁血帝王——永乐大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