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朱瞻基看着一动不动的士子们,心里忍不住冷笑。瞧见没?跟这帮人讲道理、磨嘴皮子压根没用,非得刀剑架到脖子上,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害怕。

这帮家伙,就是被崇祯惯得。他们还以为,只要冲击皇城,就能把皇帝逼得服软,这就是他们读书人一贯爱用的伎俩。

那些士子也满脸难以置信地瞅着朱瞻基,心里直犯嘀咕,这跟他们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正常剧本不应该是他们以死逼宫,占着所谓的“大义”,然后皇帝不得不服软吗?以前的大明皇帝不都这样嘛!而且史书上不是说宣德皇帝为人挺仁慈的吗?咋下手这么果断狠辣,说杀人就杀人,他难道就不怕天下读书人的口诛笔伐吗?

朱瞻基面色一冷,厉声道:“你们这是想造反不成?按咱大明太祖的祖训,生员不准议论国事,不许结社立盟,你们自己说说,眼下你们是在干什么?你们的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朱瞻基目光扫向前排跪着的十几人,接着说道:“孤心里清楚,你们背后有人指使。但孤告诉你们,孤不接受任何人的威胁,大明朱家绝不向任何人妥协!”

“来人!”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在!”

“这些士子,妄议朝政,黑白不分,忠奸不明,煽动生员围攻皇城,意图逼宫。依照大明律例,斩立决!另外他们的三族,不得参加科举,子女统统打入教坊司,为奴为婢!”

“属下遵命!”纪纲一脸兴奋地应道。这种事在永乐那时候根本碰不上,没想到到了崇祯朝居然遇到了。他忍不住暗自感叹:崇祯朝的这些读书人可真勇啊!

士子们此刻也终于冷静下来了,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是见别人起哄跟着来凑热闹的,毕竟读书人最在意面子,参与这种事无疑可以成为读书人身份的一种谈资,也可以成为他们加入东林党的敲门砖。

结果现在好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少士子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

“殿下有令,煽动生员作乱者,斩立决!”

“斩!”

“咔咔咔!”

眨眼间,最前面跪着的士子,脑袋和身子就分了家。现场其他士子全被惊得呆若木鸡,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下一秒就轮到自己脑袋搬家。

朱瞻基见状,冷笑一声:“你们不是一口咬定钱谦益这些东林党人,是你们读书人的领袖,是大明的忠臣,是国家栋梁吗?行,孤就给你们个交代。明天在东街菜市场,孤亲自审问这些人,倒要让你们瞧瞧,你们口中的读书人领袖到底什么德行!”

“再看看你们这些读书人,不分是非,不辨忠奸,把大明律法当耳旁风,读那么多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朱瞻基说完,压根没再搭理这帮士子,扭头就径直回宫了。这帮家伙,就仗着自己是读书人,觉得高人一等,还以为没了他们,大明就玩不转了。

纪纲见状,冷笑一声喝道:“还傻愣着干啥呢?怎么,想造反啊?都给我乖乖排好队,刀剑可不长眼!”

没一会现场顿时响起阵阵惨叫声。

不远处,看到这一幕的百姓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早该这么整治整治了,大明这些读书人,实在太不像话了!”

“就是啊!平时看他们一个个趾高气昂的,这下好了,永乐皇帝和宣德皇帝一来,终于有人能治治他们了。”

“没错,这帮人就没几个好东西。好不容易盼来两位明君,好日子眼看就要来了,他们还敢瞎折腾!”

“……”

在不远处一座豪华酒楼里,几个身着华服的男子,正死死盯着皇城这边的动静,脸色阴沉无比。

朱瞻基回宫的路上遇到了朱由检,此刻的朱由检依旧垂头丧气的。

“先祖!”

“嗯!你能挺住吗?”

朱由检满脸苦笑,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实在太失败了,被人骗成了这样。

朱瞻基叹了口气道“振作起来,大明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呢!”

简单的安慰了朱由检几句,朱瞻基就返回了乾清宫内。

很快杨士奇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殿下,你刚刚的所作所为恐怕有所不妥啊!生员乃是大明未来官员的重要来源,殿下刚刚的所作所为恐怕会彻底得罪他们。”

朱瞻基闻言只觉得好笑道“杨阁老,这些人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你也是从洪武朝和永乐朝走过来的,你可见那个时候发生过这种事!这些人就是欺软怕硬,不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早晚要上天了!”

“大明养士三百年,结果换来了什么,只要朝廷的政策让他们有一点不如意,就敢逼宫威胁朝廷,要是今天我退让了,明天他们就就会蹬鼻子上脸。”

“那到时候这大明江山是我朱家的江山,还是他们士大夫的江山啊!”

杨士奇闻言赶忙道“殿下息怒!”

“哼,孤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告诉那些在背后的搞怪的人,我不是崇祯,我和皇爷爷绝对不会向他们妥协,杨阁老你是了解皇上的脾气的,今天这件事要是换做是他,当时在场的士子没一个可以活的!”

“杨阁老,孤知道你在想什么,你觉得我们不该和士大夫闹得太僵,可是孤要告诉你,这里已经烂透了,京师的官员一石头砸死十个,不会有一个是冤枉的。”

“乱世必须用重典!”

闻言杨士奇脸色也是沉重起来。

“殿下,情况已经复杂道这个地步了吗?”

朱瞻基苦笑道“杨阁老,你信不信要是没有京师的三十万大军压阵,不用等关外的敌人和李自成的叛军,那些所谓的大明忠臣就会对我们群起而攻之。”

杨士奇脸色更加沉重了“大明如今的情况已经糟糕到这种地步了吗?”

朱瞻基闻言心里也是一阵苦笑,大明的情况岂止是糟糕啊!那简直是糟糕透了。

“行了,杨阁老,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先解决眼前的困难吧!粮食问题不能再拖了。”

“孤在城南为你准备了几十万石的粮食,你派人去取来,纪纲会配合你的,另外从崇祯朝抽四百万辆银子,交给太子爷,让他从永乐那边购买粮食!”

“微臣遵旨!”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