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
全名:刘欣
谥号:孝哀皇帝
封号:定陶王、皇太子
尊号:陈圣刘太平皇帝
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定陶国定陶县
生卒年:前25-前1
逝世地:长安未央宫
陵墓:义陵
在位时间:前7-前1
父母:父,刘康;母,丁氏
后妃:傅氏、董氏
点评:耽于男色,政事废弛,短寿无嗣,西汉衰颓加速器。
性格:荒淫懦弱,优柔寡断。
汉哀帝刘欣:短暂王朝的黄昏绝唱
一、早年经历
汉哀帝刘欣,是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为丁姬。阳朔二年(前23年),刘康去世,刘欣继承王位,由祖母傅太后亲自抚养。
二、成为储君
刘欣长大后,他的伯父汉成帝刘骜无子嗣。元延四年(前9年),刘欣与中山王刘兴同时入朝。当时,刘欣的太傅、相国、中尉都跟随刘欣入朝了,而刘兴只带了太傅。刘骜不理解,就问刘欣为什么带这么多人,刘欣说:“朝廷有令,各诸侯王来朝,其封国中俸禄在二千石的官吏应一同前来。太傅、相国、中尉都是二千石,所以都应同来。”刘骜叫刘欣背诵《诗经》,刘欣顺利地背了一遍,并且能理解诗句的含义。某一天,刘骜去考察刘兴:“诸侯王入朝只带上太傅,是根据哪条法令?”刘兴无言以对。刘骜又让刘兴背诵《尚书》,发现他不能顺利背下来,刘骜请他吃饭,发现他吃的很慢,离席之时,连系袜子的带子也散开了。于是,刘骜认为刘欣更厉害,并多次称赞他。
傅太后暗地里为刘欣争取太子之位,把珍宝赠给昭仪赵合德和刘骜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根,向他们请求立刘欣为太子。赵合德与王根见刘骜没有太子,而他们两人都想事先结好于刘欣,为今后的富贵做长久打算,于是,皇后赵飞燕、赵昭仪、王根就在刘骜面前夸赞刘欣,劝刘骜立刘欣为太子。刘骜也器重刘欣。
于是,刘骜召集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等人入宫,商议到底应该让刘兴还是刘欣继承皇位。翟方进、王根认为刘欣是刘骜弟弟的儿子,《礼》中记载“同胞弟兄的儿子就好比是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翟方进等人希望刘欣成为皇位继承人。廉褒、朱博也都跟翟方进、王根的意见一样。惟独孔光认为,根据礼制,选立继承人应根据血亲关系,刘兴是先帝的儿子,刘骜的亲弟弟,按照《尚书·盘庚》记载的殷商时期哥哥死后弟弟继承王位的例子,应该立刘兴为皇位继承人。刘骜因为《礼》中有兄弟不能一起入庙堂的记载,加上赵皇后、赵昭仪想要立刘欣,最终,在绥和元年(前8年),刘骜下诏立刘欣为太子。刘欣推辞道:“臣有幸继承了父亲的藩地成为诸侯王,但臣的才干品质不足以成为太子。陛下圣德宽仁,敬承祖宗,奉承顺应神仙,理应受天之福,多子多孙。臣愿意暂留在京城的馆舍,从早到晚侍奉问候陛下的起居,等到陛下有子嗣之后,臣就回到封地。”刘欣的奏折交上去之后,刘骜说知道了。一个多月后,刘骜立楚孝王的孙子刘景为定陶王,负责刘康的祭祀。
三、继位为帝
绥和二年三月十八日(前7年4月17日),刘骜在未央宫去世。同年四月初八(前7年5月7日),刘欣继承帝位,是为汉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赵飞燕为皇太后,并赏赐五服之内的宗室每人四匹马,吏民加爵,赏赐百户牛酒若干,三老、孝悌之人、努力耕田的人、鳏寡孤独之人各自被赐予布帛。
四、外戚争斗
绥和二年五月十九日(前7年6月16日),刘欣立王妃傅氏为皇后,并下诏:“《春秋》中提到:‘母以子贵。’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设置左右詹事,她们的食邑与王太皇太后、赵太后相同。”追赠傅太后之父为崇祖侯,丁姬之父为褒德侯。封舅舅丁明为阳安侯,表兄弟丁满为平周侯。追封丁满之父丁忠为平周怀侯,皇后之父傅晏为孔乡侯,皇太后之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成侯。”
王政君见刘欣竟然让傅太后与自己的食邑相同,于是,王政君便让大司马王莽“乞骸骨”回家。刘欣派出尚书令对王莽说:“先帝把政务交给了你之后就撒手人寰,朕登上了帝位,就理应与你同心同德。如今你因病辞职,让朕不能顺应先帝的意愿了,所以朕十分悲伤。朕已经派出尚书令,就等着你的回复。随后,刘欣又派出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等人对王政君说:“陛下听说了太皇太后的诏书,感到非常伤心。王莽如果不官复原职,陛下就不敢执政了。”于是,王政君又让王莽继续处理政事。
不久后,刘欣下诏:“曲阳侯王根曾在大司马之位上建议先帝立太子,以安社稷,所以给他加封二千户。丞相孔光、大司空汜乡侯何武各加封一千户。”但绥和二年(前7年)秋天,王根与成都侯王况被查出了罪名,王根被迫返回自己的封地,王况被贬为庶民。
此后,刘欣与王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未央宫举行宴会时,宫人为傅太后打开帷幄,让她坐在王政君一旁。王莽拍案而起,对宫人呵斥道:“定陶太后不过是一个妾而已,怎能与太皇太后一起坐!”于是,傅太后的座位被撤去,宫人重新给她安排别的座位。高昌侯董宏上书请求尊刘欣生母丁姬为帝太后。此话一出,大司空师丹等人便开始弹劾董宏。刘欣迫于压力,将董宏贬为庶人。
建平二年(前5年)四月,刘欣下诏:“汉朝的制度,是推崇近亲,让近亲尊贵显赫。所以定陶恭皇(刘康)不应该再被称呼为定陶。尊恭皇太后傅氏为帝太太后,号称“永信宫”;恭皇后丁氏为帝太后,号称“中安宫”。在京城为恭皇立庙。并大赦天下。”
傅太后与丁氏被刘欣加了尊号之后,丞相朱博上奏:“王莽反对陛下推崇近亲,贬低帝太太后与帝太后的尊号,让陛下违背孝道,原本应当处死他,幸而他遇到赦令。但王莽也不应该再拥有爵位,请陛下贬他为庶民。”刘欣说:“王莽是太皇太后的亲戚,所以朕不免除他的爵位,让他回自己封地上。”王莽闭门自守,在封地上呆了三年,官员们为王莽上书喊冤的竟有几百人。
五、宠幸董贤
建平二年(前5年),太子舍人董贤在殿下传奏,刘欣望见后,对他的容貌很喜欢,于是问他:“你是舍人董贤吗?”随后,刘欣召董贤上前对话,并封他为黄门郎,董贤自此开始受到宠爱。董贤之父云中侯董恭也在当日被刘欣征召担任霸陵县令,升为光禄大夫。董贤越来越得宠,不久后担任驸马都尉、侍中。刘欣外出时,令董贤陪同乘车,在宫中则要求董贤随侍左右。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董贤所得赏赐竟达到上亿钱,富贵震动朝廷。
董贤性情柔和,用谄媚逢迎刘欣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刘欣每次给董贤休息日,他都不肯出宫,而是留在宫中服侍刘欣用药。刘欣认为董贤平时很难回家一趟,于是下诏让董贤的妻子进宫,让她也居住在董贤宫中的住处,就像长吏的妻子能够住在官舍一样。随后,刘欣又封董贤的妹妹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把她的住舍改名为椒风殿,来与皇后的椒房殿相配。
元寿元年(前2年),发生了日食天象,周护、宋崇等人在对策中歌颂王莽的功德,刘欣只得让王莽回到朝廷。
董贤、董贤之妻、董昭仪三人从早到晚都侍奉在刘欣左右,刘欣赏赐给董贤之妻以及董昭仪的财产也有上千万钱。刘欣任命董恭为少府,赐爵关内侯,不久之后,又迁徙他担任卫尉。刘欣又让董贤的岳父担任将作大匠,董贤的弟弟担任执金吾。建平四年(前3年)三月,刘欣想给董贤封侯,但没有正当的理由。正好待诏孙宠、息夫躬等人控告东平王刘云的妻子在祭祀时涉嫌祝告鬼神,刘欣把这件事委付给有关部门处理,最后涉事者们全都认了罪。随后,刘欣命令孙宠、息夫躬再去通过董贤的途径去控告这件事,并顺理成章地因董贤等人的“功劳”,而下诏封董贤为高安侯,息夫躬为宜陵侯,孙宠为方阳侯,各自食邑一千户。不久后,刘欣又增封董贤二千户。丞相王嘉有点怀疑东平王一事是否冤枉,所以他非常讨厌息夫躬等人,并多次对刘欣说,董贤扰乱了制度。元寿元年(前2年)三月,王嘉被刘欣下狱,王嘉绝食二十天后,呕血而死。
王嘉去世后,刘欣之舅丁明很同情他。刘欣想让董贤位极人臣,所以他很讨厌丁明的态度。于是,刘欣将丁明免官。元寿元年(前2年)十二月,刘欣令董贤担任大司马、卫将军。当时,董贤二十二岁,他虽为三公,但常在殿中执事,掌管尚书,百官靠董贤向刘欣奏事。董贤认为,他的父亲董恭没有资格身处九卿之位,于是,刘欣调任董恭为光禄大夫,俸禄中二千石。董贤的弟弟董宽信代替董贤担任驸马都尉。董氏亲属都以侍中、诸曹的身份参加朝会,董氏一族所得的宠爱远在丁、傅两家之上。
元寿二年(前1年),匈奴单于来朝,刘欣在宴会上召见了他。匈奴单于对年轻的董贤感到好奇,于是询问翻译。刘欣令翻译回答说:“大司马年轻,因贤能而出任此官职。”匈奴单于起身行礼,恭贺汉朝获得贤臣。
六、英年早逝
在刘欣的打压下,王氏逐渐衰落,只有平阿侯王谭的儿子王去疾,在刘欣为太子时得到刘欣的宠幸。等刘欣即位后,王去疾担任了侍中、骑都尉。刘欣认为王氏已经没有了高居官位的人,于是,刘欣因旧日的情谊去亲近王去疾,提拔他的弟弟王闳担任了中常侍。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前1年8月15日),刘欣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谥号孝哀皇帝。同年十月十二日(前1年11月27日),葬于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