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南下的路途,艰辛远超想象。

脱离了相对“安全”的御驾大队,李珍这支小小的队伍立刻暴露在叛军散骑、溃兵土匪和饥饿流民的威胁之下。他们昼伏夜出,专拣偏僻小路,如同惊弓之鸟。陈武的伤势在颠簸中反复,高烧不退,全靠阿吉和几名亲卫轮流背负、照顾。王妃崔氏的马车早已舍弃,她换上粗布衣裙,与健妇们一起步行,脸上沾满尘土,昔日王府的雍容华贵荡然无存,唯有一双眼睛在困顿中愈发沉静坚韧。

沿途所见,满目疮痍。村庄化为焦土,良田荒芜,饿殍枕藉。流民如同迁徙的蚁群,麻木地向着传说中“安全”的南方蠕动,不时爆发争抢食物和水源的惨剧。偶尔遭遇小股叛军斥候或土匪,李珍便亲自率领还能战斗的卫士断后,依靠灌钢兵刃的犀利和百工院传授的小队配合战术,浴血厮杀,方能险险脱身。每一次战斗,都有人倒下,队伍不断减员。

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李珍手中那份越来越沉重的“密诏”,更是他口中描绘的南方——扬州,那个有着秘密基地、钱粮船队和一线生机的地方!

历经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当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队伍终于望见扬州城巍峨的轮廓,以及城外运河上如林的樯帆时,所有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们没有直接进城。李珍按照记忆中的联络方式,派人带着王府特制的信物(一块刻有特殊云纹的灌钢小牌),秘密前往运河码头附近的“广源米行”。

等待的时间仿佛格外漫长。就在众人心中忐忑不安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队精悍的骑士簇拥着一名身着锦袍、风尘仆仆却眼神精明的中年文士疾驰而来。来人正是扬州据点总管——柳成!

“王爷!真的是您!”柳成滚鞍下马,冲到李珍面前,激动得声音发颤,纳头便拜,“属下柳成,叩见王爷!天可怜见,王爷平安抵达!赵总管前日飞鸽传书,言王爷已南下,属下便日夜派人守在码头和要道,今日终于盼到了!”他身后那些骑士,正是柳成秘密控制的精锐护卫队。

看到柳成和他身后那些精悍干练、装备整齐的护卫,一路的艰辛、牺牲和提心吊胆,仿佛都找到了宣泄的出口。陈武挣扎着挺直腰背,阿吉等人更是激动得眼眶发红。王妃崔氏看着眼前这位精明强干的属下,再看向自己形容枯槁却目光灼灼的丈夫,心中百感交集。

“柳成!辛苦你了!”李珍扶起柳成,声音带着长途跋涉后的沙哑,却充满了力量,“起来说话!扬州情况如何?瓜洲仓、太湖坞可安好?”

“王爷放心!”柳成迅速汇报,条理清晰,“扬州城尚在朝廷手中,但刺史胆小怕事,城内人心惶惶。‘广源米行’生意兴隆,是城内最大粮商之一,正好掩护!瓜洲仓粮食充足,足够万人食用一年!太湖坞已建成,隐蔽安全,有小型船队常驻!船把头‘浪里蛟’周通及其手下数十名精通水性的好汉,已被属下收服,忠诚可靠!蜀中赵总管那边,张翰先生、鲁大师傅及其弟子,还有部分物资,已分批安全抵达‘浣花别业’!”

“好!好!好!”李珍连道三声好,胸中激荡。多年的布局,终于在这乱世之中显露出强大的根基!

“立刻去太湖坞!”李珍果断下令。

在柳成的安排下,队伍换乘早已准备好的快船,沿着密布的水网,悄无声息地驶入烟波浩渺的太湖深处。当那座林木葱郁、三面环水、一面筑有坚固土石围墙和瞭望塔的湖心岛——太湖坞出现在眼前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这俨然是一座固若金汤的水上堡垒!

更令人激动的是,码头上,早已等候着一群人!为首两人,正是从蜀中日夜兼程赶来的张翰和鲁大!他们身后,是熟悉的技术班底和部分提前抵达的王府核心人员!

“王爷!”

“殿下!”

张翰和鲁大抢步上前,看到李珍等人风尘仆仆、伤痕累累的模样,尤其是看到重伤未愈却坚持站立的陈武,两人眼圈瞬间红了,声音哽咽。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珍用力拍着两人的肩膀,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而激动的面孔,心中充满了久违的暖意。技术核心在,种子就在!

来不及更多寒暄,李珍立刻在坞堡中心最大的厅堂召开了抵达后的第一次核心会议。柳成、张翰、鲁大、陈武(被搀扶着)、阿吉、王妃崔氏(作为后勤和文书负责人列席)全部在场。

李珍站在主位,身后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江淮地图。他目光如电,扫视众人,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诸位!长安沦陷,两京蒙尘,胡骑肆虐,山河破碎!然,天不亡我大唐!吾等历经劫难,终抵江淮!此地,乃我大唐财赋命脉,漕运咽喉!更是我等多年苦心经营之根基所在!今日,便是吾等奋起抗敌,挽狂澜于既倒之时!”

他猛地抽出腰间那柄饱饮胡虏之血的灌钢横刀,刀锋在烛光下闪烁着凛冽寒光,重重顿在地图上扬州的位置!

“吾,嗣岐王李珍!奉陛下马嵬密诏!”他取出那份精心伪造的“诏书”,高高举起,声音如同洪钟,响彻厅堂,“总制江淮诸军事,兼领山南东道采访处置等使!便宜行事,招募义勇,保境安民,断贼粮道,相机策应王师!”

“此乃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自即日起,以‘太湖坞’为核心,以瓜洲仓为后盾,以王府秘库财货为资,**正式组建‘岐王军’!**”

“陈武!”

“末将在!”陈武强忍伤痛,挺直身躯。

“命你为岐王军都指挥使!统辖所有战兵!以王府旧部、柳成护卫队为骨干,收拢沿途溃散之忠勇官军、府兵,招募敢战义勇!按南山别苑所训军制,严明纪律,加紧操练!首要目标:肃清太湖周边及运河沿线小股叛军与匪患,保障漕运水道畅通!”

“末将领命!”陈武眼中燃烧着复仇与重建的火焰。

“张翰!”

“属下在!”

“命你为军司马,掌军需、营造、工器!整合百工院力量,在太湖坞设立工坊,全力恢复神臂弩、灌钢兵器、火药(掌心雷)生产!改良战船!建立高效后勤补给线!”

“属下遵命!”张翰目光灼灼,终于能在实战中检验他的心血。

“鲁大!”

“俺在!”

“命你为匠作监,专司督造!神臂弩、灌钢刀、掌心雷,我要最快速度、最大产量!质量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王爷放心!俺鲁大把命押上!保证让兄弟们用上最好的家伙!”鲁大拍着胸脯,声如洪钟。

“柳成!”

“属下在!”

“命你为转运使,掌情报、财赋、漕运!利用‘广源米行’、‘锦云庄’网络,监控江淮叛军动向,打通各路关节,确保粮秣物资转运无虞!联络周通,整合船队,控制关键水道!”

“属下必不负王爷重托!”柳成信心满满。

“王妃崔氏!”

崔氏微微一怔,随即肃然起身:“妾身在。”

“命你掌军中文书、抚恤、医护及流民安置!设立医护营,救治伤员。收拢流亡百姓,以工代赈,开垦荒地,恢复生产,稳固后方!”

“妾身……领命!”崔氏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战场。

一道道命令清晰下达,一个以军事为核心,涵盖生产、后勤、情报、民生的战时体系雏形,在太湖坞迅速搭建起来!多年的秘密积累,在这一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组织力量!

次日清晨,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满太湖万顷碧波。

在太湖坞最高的瞭望塔上,一面巨大的旗帜在万众瞩目下冉冉升起!旗帜以明黄色为底,象征着宗室亲王的无上尊贵。旗面正中,一条由灌钢丝线绣成的、气势磅礴的玄色蛟龙盘踞其上,龙首昂扬,怒视北方,爪牙锋利,仿佛要撕裂苍穹!蛟龙下方,是两个铁画银钩、饱含杀伐之气的朱红大字——

**“岐王”!**

晨风中,岐王大纛猎猎作响!如同沉睡的巨龙睁开了双眼,向烽烟四起的神州大地,发出了震天的咆哮!

“岐王!岐王!岐王!”

瞭望塔下,所有汇聚于此的王府旧部、新募勇士、工匠、船工、乃至收拢的流民,无不热血沸腾,振臂高呼!声浪如同惊雷,在太湖上空滚滚回荡,传向远方!

李珍一身戎装,腰佩横刀,肃立于大纛之下。他望着眼前群情激昂的追随者,望着烟波浩渺的太湖,望着广袤的江淮大地。六年的隐忍谋划,长安的血火,马嵬驿的惊魂,南下的艰辛……所有的牺牲与付出,在这一刻,终于化作了手中紧握的力量和眼前这条清晰的道路!

他抽出灌钢横刀,刀锋直指北方叛军肆虐的方向,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云霄:

“诸君!乱世已至,胡骑猖獗!然,吾等既立于此,当承天命,顺民心,守江淮沃土,护黎庶安康,断贼寇粮道,复大唐河山!”

“自今日起,岐王军——”

“**讨贼!安民!复土!**”

“讨贼!安民!复土!”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再次响起,直冲九霄!这是乱世中不屈的宣言,是燎原星火的第一簇烈焰!

岐王大纛之下,一个新的传奇,在东南的烽火中,正式拉开了帷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