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
李墨把那个写满了老街坊和孩子们需求的本子,摊在了饭桌上。
灯光下,那两页密密麻麻的字,像是一份秘密的作战地图。
李卫国和李秀琴凑过来看,满脸都是困惑。
“这写的都是啥?要买奥特曼的……要买好茶叶的……还有要珍珠奶茶的?”李秀琴念叨着,越看越糊涂,“这跟咱们的店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李墨指着本子,眼神亮得惊人,“美佳乐超市,它就像个正规军,武器是便宜,是齐全。我们跟它拼刺刀,那是找死。”
“那你说怎么办?”李卫国把烟掐了,眉头拧成一个疙瘩。这几天店里生意肉眼可见的下滑,他心里的火早就憋不住了。
“我们不跟它在同一个战场上打。”李墨敲了敲桌子,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我们要打游击战,开辟第二战场!”
“第二战场?”李卫国和李秀琴面面相觑,完全跟不上儿子的思路。
“美佳乐卖的是生活必需品,油盐酱醋。那我们就卖‘精神必需品’!”李墨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爸,妈,你们还记不记得,我刚开始在店里摆那些辣条、干脆面的时候,你们怎么说的?”
李秀琴一愣,想起来了。
当时她还说过儿子,净搞些小孩子吃的垃圾食品,能卖出去几个钱。
结果呢?
那些几毛钱一包的小零食,每天卖出去的量,利润竟然不比那些单价高的日用品差。
来的孩子多了,顺手还会买瓶汽水,买个本子。
李墨没等他们回答,又继续说道:“还有这个辅导班。我刚说要搞的时候,你们是不是也觉得我在胡闹?一个高中生,教什么书?”
他顿了顿,看着父母脸上变化的表情。
“现在呢?吴莉当了助教,我轻松了,孩子们成绩上去了,家长们见了你们,是不是客气多了?”
这一连串的反问,像是一记记重锤,敲在了李卫国和李秀琴的心坎上。
是啊。
儿子做的这两件事,一开始他们都觉得不靠谱,可结果都证明,儿子是对的。而且是大对特对!
“小墨,你的意思是……”李秀琴有点明白了。
“我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把目标客户,从那些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叔叔阿姨,转移一部分到这些孩子身上!”李墨指着本子上孩子们的需求那一页。
“漫画、游戏卡、好看的文具、明星海报、四驱车……这些东西,美佳乐有吗?”
“没有!”
“它会卖吗?”
“它不屑于卖!”
“因为它觉得这些东西上不了台面,利润不稳定,客户群体小!”
“但对我们来说,”李墨的手掌,重重地拍在了本子上,“这就是一片蓝海!一片未经开垦的、肥得流油的蓝海!”
李卫国沉默了。
他低着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屋子里烟雾缭绕。
他是个传统的生意人,脑子里的观念根深蒂固。
儿子之前冰柜,辣条和辅导班的成功,又让他无法反驳。
那种巨大的矛盾,在他心里反复拉扯。
“可……可本钱呢?”李秀琴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进这些货,得不少钱吧?万一卖不出去,不都砸手里了?”
“钱,我来出。”李墨平静地说道,“辅导班这两个月,我攒了些钱。我先拿我自己的钱,小批量地进货试试水。成了,利润归店里。亏了,我自己担着。”
这话一出口,李卫国猛地抬起了头,看着儿子。
眼前的李墨,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庇护的孩子。他的肩膀,似乎已经能扛起事情了。
那份担当,那份自信,让李卫国心里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了。
他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沉声说道:“行!就按你说的办!”
“你不是用你自己的钱,是用家里的钱!亏了,咱们一家人一起扛!”
得到了父母的尚方宝剑,李墨的计划立刻开始执行。
他没有去那些遥远的大型批发市场,而是把第一个突破口,放在了街口的王叔叔书报亭。
王叔叔的书报亭,是这条老街的消息集散地,他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杂志和报刊,自然也知道这些东西的上游渠道。
“王叔,来份《南江晚报》。”李墨递过去钱。
“小墨啊。”王叔叔熟络地把报纸递给他,“最近看你天天忙里忙外的,你那个辅导班,办得不错嘛!好几个家长都跟我夸你呢。”
“嗨,瞎鼓捣。”李墨笑了笑,话锋一转,“王叔,跟您打听个事儿。您这书报亭的漫画和杂志,都是从哪儿进的货啊?”
王叔叔愣了一下,随即压低了声音:“怎么?你也想搞这个?”
“我们家店里,想腾个地方,也卖点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跟美佳乐错开竞争。”李墨说得很坦诚。
王叔叔点点头,表示理解。
他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抄了个电话号码和地址递给李墨。
“城西的图书批发市场,老刘。你就说是我介绍的,他那儿不光有书,还有些港台那边过来的新潮文具和小玩意儿,路子野得很。”
揣着这张写着希望的纸条,李墨第二天就请了半天假,坐着公交车,横跨了半个城市,找到了那个隐藏在老城区里的图书批发市场。
他用自己攒下的八百块钱,精挑细选。
进了二十本最新一期的《七龙珠》和《灌篮高手》漫画。
进了一批封面上印着可爱卡通人物、纸张带着淡淡香味的笔记本和圆珠笔。
还进了一些新奇的小玩具,比如可以套在手指上的镭射灯,还有几盒四驱车模型。
当李墨把这些东西带回杂货铺时,李秀琴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玩意儿”,心里还是直打鼓。
“就这些……能卖出去?”
李墨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柜台入口最显眼的一个货架给清空了。
这个位置,原本放的是酱油和醋。
他把崭新的漫画书整整齐齐地码好,把那些可爱的文具分门别类地摆放,四驱车模型盒则堆成了一个小小的金字塔。
最后,他拿出几张硬纸板,用马克笔写上了几个歪歪扭扭但充满活力的大字:
【热血少年,漫画集结地!】
【全宇宙最可爱的文具,不买也来看看呀!】
下午四点半,放学的铃声照常响起。
“墨哥!来瓶冰镇可乐!”张小胖像一头蛮牛一样第一个冲了进来,嗓门洪亮。
然而,他刚踏进店门,脚步就猛地刹住了。
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全新的货架,嘴巴一点点张大,眼睛里射出难以置信的光。
“我……我……我操!”
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差点把杂货铺的屋顶给掀了。
他一个箭步冲到货架前,双手颤抖地捧起一本《七龙珠》,像是捧着什么绝世珍宝。
“是……是打弗利萨的那一卷!最新的!这是最新的啊!墨哥!你……你是神仙吗?!”
他回头看李墨的眼神,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紧跟着他进来的吴莉,也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
她的目光没有在漫画上停留,而是落在了旁边那些文具上。
她安静地走过去,拿起一支笔帽上挂着小铃铛的圆珠笔,又拿起一个封面是软萌小猫的笔记本。
就是这种感觉。
跟她表姐描述的一模一样。
她甚至能闻到笔记本纸张上散发出的,那种淡淡的水果清香。
吴莉的脸颊,悄悄地红了,她紧紧地捏着那个笔记本,心跳得有些快。
这边的巨大动静,立刻吸引了后面陆续赶来上辅导班的学生。
“哇!快看!是四驱车!是旋风冲锋!”
“天呐!这个笔记本好漂亮!我想要!”
“还有明星贴纸!是四大天王的!”
原本只是买油盐酱醋、气氛略显沉闷的杂货铺,在这一瞬间,彻底变了。
十几个半大的孩子,像一群发现了宝藏的小麻雀,将那个小小的货架围得水泄不通,叽叽喳喳,吵吵嚷嚷。
整个店铺里,充斥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鲜活的、名为“青春”的能量。
李秀琴站在柜台后面,彻底看傻了。
她拿着算盘,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排队!都排队!”她回过神来,又惊又喜地喊着,“那个胖小子,你先来!你要什么?”
“阿姨!这本《龙珠》!还有这盒四驱车!我全要了!”张小胖把压岁钱拍在柜台上,豪气干云。
一个多小时后,辅导班开始上课,喧闹的杂货铺终于安静了下来。
李秀琴看着收银台前那个小小的铁皮盒里,多出来的一堆零零散散的钞票,半天没说出话来。
她颤抖着手,开始清点。
一块,五块,十块……
等她算完,她抬起头,看着正在给学生讲题的儿子,声音都有些发飘。
“小墨……就……就这么一会儿……卖这些小玩意儿……赚的钱,比咱们家一天卖油盐酱醋的利钱,还要多……”
李卫国默默地走过来,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粗糙的大手,在李墨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两下。
李墨回过头,对父亲笑了笑。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个空了一半的货架。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几本漫画、几支笔的成功。
这是它面向新时代,迈出的青春化改造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