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8老街杂货铺 第27章 小课堂升级计划

作者:零天丶冷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21:37:2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自从李墨那番“展翅高飞”的宣言后,李家的杂货铺,气氛彻底变了。

以前,是李墨一个人在后院的教室里单打独斗,李卫国和李秀琴在前店忧心忡忡地支应着。

现在,这个家,变成了一支紧密协作的战斗小队。

每天早上,李家的餐桌,成了临时的作战指挥室。

李秀琴戴着老花镜,不再是翻看日历牌,而是拿着一支红笔,在一摞作业本上圈圈画画。

“小墨,这个叫刘浩的男生,填空题错了七个,都是最简单的概念混淆。”

“还有吴莉,这孩子是真细心,连个标点符号都没错。”

她现在是“李墨小课堂”的首席助教兼后勤部长,负责批改客观题、登记出勤、收取学费,甚至还准备了专门的账本,每一笔收入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李卫国,则彻底放下了他那份看了十几年的《南江晚报》。

他手里捧着一本初二的物理课本,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指着上面的滑轮组示意图,一脸较真地问李墨:

“儿子,你昨天说那个浮力,我琢磨了一晚上。是不是说,船那么大的铁疙瘩,只要它排开的水够重,比它自己重,它就浮起来了?”

“对。”李墨一边喝着粥,一边点头。

“那潜水艇呢?它怎么又能浮又能沉?”李卫国追问,那股子钻研劲,比辅导班里任何一个学生都强。

“它有个水舱,想下沉就往里灌水,增加自身重量;想上浮就把水排出去,减轻重量。”

“哦……”李卫国恍然大悟,随即又嘟囔了一句,“这玩意儿,还真有点意思。比店里算那几毛钱的账有劲多了。”

他现在是小课堂的特约质检员,每天都要听李墨给他补课,美其名曰“检查教学质量”,实际上,他看儿子的眼神,一天比一天亮。

李墨看着眼前这幅景象,心里暖烘烘的。

父母的支持,不是嘴上说说的“你加油”,而是撸起袖子,直接下场,和他一起干。

这种感觉,比赚多少钱都让他踏实。

然而,新的问题,很快就摆在了这个“草台班子”面前。

“墨哥!墨哥!快帮我看看这道几何题!”

“李墨哥哥,我们老师今天讲了新的化学方程式,我完全听不懂啊!”

“我我我!还有我!英语作文!”

随着“李墨小课堂”的名声彻底传开,学生已经从最初的八个,暴增到了十四个。小小的教室里塞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都坐着人。

李墨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着火的陀螺状态。

他刚给初二的讲完压强,初一的学生已经拿着数学题等了半天。这边声音刚落,那边初三的化学卷子又递了过来。

他一个人,一张嘴,根本应付不过来。

这天晚上,送走最后一波学生,李墨累得直接瘫在了椅子上。

李秀琴端着鸡汤进来,看着乱糟糟的教室和一脸疲惫的儿子,满眼都是心疼。

“小墨,这样下去不行啊。你一个人,又不是三头六臂。”

李卫国也走了进来,一脚踢开地上一个滚落的笔帽,沉着脸说:“今天我听了一耳朵,你给这个讲物理,那个问数学,乱成一锅粥了。学生听得迷糊,你自己也累得够呛。这不是长久之计。”

“爸,妈,我正想跟你们说这个事。”

李墨坐直了身体,眼神重新变得清亮。他走到那块已经显得有些小的黑板前,拿起粉笔。

“今晚,我们家,开个董事会。”

他转过身,看着自己的父母,脸上带着一种不属于十七岁少年的沉稳。

“我们现在的模式,我管它叫‘大锅饭模式’。”

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圆圈,里面画了好几个乱七八糟的小人。

“所有人挤在一起,谁饿了就喂一口。看起来热闹,但效率极低,而且我这个‘厨子’,迟早要累死。”

李卫国和李秀琴对视一眼,虽然“董事会”、“大锅饭模式”这些词新鲜,但话里的意思,他们听懂了。

李墨擦掉那个圈,重新画了几个整齐的方框。

“所以,我准备启动‘小课堂2.0升级计划’!”

他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第一,分班教学!”他在第一个方框里写下这四个字,“初一的、初二的、初三的,必须分开!不同年级,知识点完全不一样,不能再搅合在一起了。”

“第二,分科授课!”他在第二个方框里写下,“周一、周三,定为‘数学之夜’。周二、周四,定为‘物理化学之夜’。我们不搞随机答疑了,我们搞系统化教学!跟着学校的进度,每周攻克一个重难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化!”李墨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眼神发亮,“我要做标准化的教案和讲义!”

“教案?讲义?”李秀琴和李卫国异口同声,这词儿他们只在学校里听过。

“对!”李墨重重地点头,“我每周会根据教学内容,提前编写好一份讲义。上面有核心知识点总结,有经典例题分析,还有几道巩固练习题。上课的时候,人手一份!”

“这样一来,他们上课有东西看,下课有东西练。我们看起来,才更像个正规军,而不是路边摊!”

“最后,”李墨放下粉笔,看着父母,“服务升级了,价格,也要升级。我们不再按小时收费,改成按月、按科目收费。单科一个月多少钱,两科联报打个折。”

整个计划,清晰,完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

小小的教室里,安静得只剩下李墨略带喘息的声音。

李卫国沉默了半天,他绕着黑板走了一圈,像是在审视一件精密的机器。他停下来,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尖锐且现实。

“你说的那个讲义,要打印吧?去外面的打印店,一张就要五毛钱,十几个学生,一周两次,一个月下来,光打印费就不是小数目。还有,你哪来那么多时间写这些玩意儿?你自己的高考怎么办?”

“爸,这叫投资。”李墨对父亲的质疑早有准备,“我们花出去的打印费,换来的是专业度和口碑。”

“这笔账,划算!至于时间,我给他们准备教案的过程,就是我自己把高一高二高三的知识点重新梳理、吃透的过程。这对我复习高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秀琴则更担心人情方面的问题:“小墨,又是分班,又是涨价,那些孩子和家长,能乐意吗?尤其是街里街坊的,会不会觉得我们钻钱眼里去了?”

“妈,”李墨的语气柔和下来,“我们不是单纯涨价,我们是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以前是吃大锅饭,现在是给他们开小灶,端上来的菜都不一样了,价格当然也不一样。”

“至于真正困难的家庭,我们可以只收个成本价。我们做生意,但不能丢了人心。”

“我们要做的是让家长觉得,这个钱,花得值!花得心甘情愿!”

李卫国听完,猛地一拍大腿。

“行!就这么干!”

他那张严肃了一辈子的脸上,此刻竟然透着一股兴奋。

“要做就做个像样的!这黑板太小了,明天我就去建材市场,给你换块大的!能从这头写到那头的那种!”

他又指了指墙角:“还有,得弄个柜子,专门放你说的那个什么‘讲义’,分门别类地摆好,让那些孩子和家长一进来,就感觉咱这儿不一样!”

李秀琴也被点燃了,她拿出自己的小账本,用力地点头:“我明天就去跟家长们一个个说清楚!把我们的新规矩,新好处,都讲透了!登记报名、排课的事情,全包在我身上!”

这一刻,这个由“CEO”李墨,“质检总监”李卫国,“后勤部长”李秀琴组成的“李氏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第二天傍晚,小课堂里,灯火通明。

李卫国新装的大黑板,擦得锃亮反光。

墙角多了一个崭新的木头文件柜,上面用红纸贴着标签:【初一数学】、【初二物理】……

十四个学生,都好奇地看着这番新变化。

李墨拿着一叠刚从打印店取回来的,还散发着墨香的讲义,走上前来。

他清了清嗓子,将“小课堂升级计划”详细地宣布了一遍。

当他说到新的课程安排和收费标准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议论声。

“啊?要分班啊?那我以后不就见不到吴莉了?”张小胖第一个哀嚎起来,重点完全跑偏。

“一个月……八十块?”一个女生小声地算着,表情有些为难。

“可是我有时候只想问一道题,这样不是不划算了吗?”

质疑声,困惑声,交织在一起。

李墨没有慌。

他只是将手里的讲义,一份一份地发了下去。

“大家先看看这个。”

孩子们接过那张纸,立刻被上面的内容吸引了。

【初二物理·压强核心考点突破】

【主讲人:李墨】

字是打印的宋体,工整清晰。内容从定义到公式,从易错点分析到经典例题详解,一目了然,排版专业得不像话。

“我能给你们的,不止是答案。”

李墨的声音,在安静下来的教室里,清晰地响起。

“我给的,是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让你们在考场上,看到同类题型,就能立刻想起我讲过的内容的,肌肉记忆。”

他看着那个为价格发愁的女孩,又看了看一脸懵懂的张小胖。

“我敢保证,一个月后,所有留下来的人,月考成绩,至少前进五个名次。”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墙上那个崭新的文件柜上。

“这个赌,你们,敢不敢跟我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