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8老街杂货铺 第11章 降维打击

作者:零天丶冷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30 14:41:0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她用手指,重重地点在宣传单最下面的一行小字上。

“你们再看看这个!”

那行字写着:凡在本店消费满十元,均可享受两公里内,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免费送货上门!

刚刚还充满喜悦的空气,瞬间被抽成了真空,让人窒息。

如果说打折促销,是常规武器,他们还能靠着街坊邻居的情分,勉强扛一扛。

那这个送货上门,就是降维打击。

是压垮他们这种家庭式小卖部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这不是不给我们活路吗?!”李秀琴的声音都在发抖,刚刚还红光满面的脸,此刻一片煞白。

李卫国一把抢过那张宣传单,死死地盯着那行字,手背上青筋暴起。

这些天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信心和希望,在这一刻,被这张轻飘飘的纸,击得粉碎。

刘婶看着夫妻俩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哎,我也就给你们提个醒。这年头,生意难做啊。行了,我家里还炖着汤呢,先走了啊!”

她扭着腰,心满意足地走了。

留下一个烂摊子,和两个失魂落魄的人。

“完了……这下全完了……”李秀琴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捂着脸,眼泪从指缝里渗了出来,“刚有点好日子过,怎么就……”

“哭!哭有什么用!”李卫国猛地把宣传单揉成一团,狠狠地砸在地上,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在屋里来回踱步。

“他妈的!欺人太甚!这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

他通红的眼睛,扫过货架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辣条,干脆面,汽水……

这些曾经带给他们希望的东西,此刻看起来,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

李墨一直没有说话。

他默默地走过去,弯腰,捡起了地上那个被父亲揉成一团的纸球。

他一点一点,仔细地将它重新展开,铺平在桌子上。

他的手指,抚过那句“免费送货上门”,眼神平静,却深不见底。

“爸,妈。”

他开口了。

“慌什么。”

“美佳乐是大超市,家大业大。”李墨看着宣传单,语气冷静得可怕,“它想用价格战和新服务,一口气吃掉这条街所有的客户。想法很好,但是……”

他顿了顿,抬起头,看着已经被逼到绝境的父母。

“他们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什么事?”李秀琴抬起泪眼,下意识地问道。

李墨拿起那张宣传单,走到门口,看着外面人来人往的老街。

他没有立刻回答。

李墨看着父母那两张被绝望笼罩的脸。

“他们忽略了咱们这条老街,最核心的东西。”李墨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

“什么东西?!”李秀琴急切地问,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核心的东西能当饭吃吗?能比送一桶油还实在吗?”

李卫国一言不发,只是死死地盯着儿子,他把那张揉烂的宣传单又从桌上拿了起来,捏在手里。

他倒要听听,这个总能冒出惊人之语的儿子,还能说出什么花来。

“能。”李墨点头,“能当饭吃,而且,比一桶油更重要。”

他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伸手指了指隔壁的方向。

“爸,隔壁面馆的王叔,中午忙起来的时候,是不是脚不沾地?”

李卫国皱着眉,不知道儿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废话。”

“那如果,他正和着面,发现盐没了。或者,他炸着辣椒油,发现酱油见底了。他会怎么办?”

“怎么办?赶紧过来买呗!”李秀琴下意识地回答。

“对,过来买。从他后厨到咱们柜台,三十秒。可如果咱们这儿没有,他要去美佳乐超市呢?”李墨追问。

这个问题,让李卫国和李秀琴都愣住了。

去美佳乐?那得穿过两条巷子,来回至少十五分钟。中午饭点,生意最好的时候,关门十五分钟去买一瓶酱油?哪个做生意的会这么干?

“他不会去。”李卫国斩钉截铁地说,但眉头皱得更深了,“他宁可找邻居借,也不会关门。”

“那住在咱们楼上三楼的孙奶奶呢?”李墨又问,“她前天是不是下来买了一包发面的酵母粉?五毛钱。”

“是啊。”李秀琴点头。

“美佳乐超市送货上门,听着是好,但是要求满十元起送。孙奶奶会为了这五毛钱的酵母,给超市打电话,让他们专门派个人送过来吗?超市的人,会为了这五毛钱的生意,专门跑一趟吗?”

李墨看着他的父母,一字一句地说道:“他们不会。超市做的,是计划性消费的大生意。而咱们要做的,是突发性、即时性的小生意。他们做的是批发,咱们做的是零售。这是他们最大的漏洞!”

屋子里,死一样的安静。

李卫国和李秀琴呆呆地站着,脑子里反复想着儿子这番话。

计划性消费?突发性即时性?

这些词,他们听不懂。

但那些例子,他们听懂了。

是啊,谁家不会临时缺点葱姜蒜?谁不会做着饭发现没了油盐?谁家老人不想下楼就能买到需要的东西?

美佳乐的免费送货,听着唬人,可细想一下,根本不可能照顾到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的大张旗鼓,就像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声势浩大,却打不到痛点。

“你的意思是……”李秀琴的声音有些颤抖,她好像捕捉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确定。

李墨走到柜台后面,拿起一个本子,一支笔。

“我的意思是,他们有他们的阳关道,咱们有咱们的独木桥。”

“他们送货上门,咱们也送。但咱们的送法,跟他们不一样。”

李墨在崭新的一页纸上,写下两个大字——跑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