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凤凰的暗码 第3章 霍顿家族的除名公告

作者:夜影冥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7-01 13:10:5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克莱尔办公室的空调温度打得极低。林夏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铜镜边缘,那玫瑰雕饰的触感成为她此刻唯一的真实感锚点。

“所以,“克莱尔十指交叉放在桃花心木办公桌上,涂着裸色指甲油的指尖轻轻敲击,“你们未经许可查阅了受限档案?“

理查德的身体在西装下绷紧:“是我的责任。我给了林我的门禁卡。“

林夏惊讶地看了他一眼。这个高傲的英国人居然在保护她?

克莱尔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最后停在铜镜上:“这面镜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你们如此冒险?“

“工艺上的独特性。“林夏选择了一个技术性的回答,“清代铜镜很少出现中西合璧的纹饰设计。我想了解它的创作背景。“

“而你认为婚姻登记能告诉你这些?“克莱尔轻笑一声,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夹,“不如看看这个。“

文件夹里是一份泛黄的日记复印件,日期标注为1863年。林夏辨认出那潦草的维多利亚时期英文:

“艾琳今天又问了那个问题。我不能再欺骗她。文绣的死不是意外,正如威廉的'海难'不是天灾。那些人不允许一个英国商人与中国绣娘的爱情故事流传,更不接受他们的混血女儿继承两家财产...“

日记到此中断,最后一页被撕掉的痕迹清晰可见。

“这是...“理查德的声音有些发颤。

“詹姆斯·霍顿领事的私人日记。“克莱尔合上文件夹,“他是我曾祖父。“

办公室陷入诡异的沉默。林夏的思绪飞速运转——如果克莱尔是当年证婚人的后代,她为何要展示这份暗示谋杀的证据?这是警告还是试探?

“我给你们三天。“克莱尔突然说,“完成铜镜的初步评估报告,然后它将被转移到特别收藏部。“她站起身,示意会面结束,“别再做越界的事。“

走出办公室,理查德抓住林夏的手腕,将她拉进消防楼梯间。他的掌心潮湿而冰冷。

“她在撒谎。“理查德压低声音,“特别收藏部根本没有接收计划。我查过系统。“

林夏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你认为她想做什么?“

“我不知道。但那个日记...“理查德松开手,调整了下领带,“我祖父也提到过类似的事。他收藏的那面镜子,据说是从一个'不名誉的事件'中抢救出来的。“

他们决定离开博物馆再谈。在附近的咖啡厅角落,林夏将铜镜小心地放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凤凰纹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需要用光谱分析仪检查它。“理查德说。

“不行!“林夏下意识地伸手护住铜镜,“那些射线会——“

“会告诉我们真相。“理查德打断她,“你知道量子共振可以检测出物质经历的时空异常吗?如果这面镜子真的能...做你认为它做的事,光谱会有显示。“

林夏咬住下唇。东方文物修复讲究“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岁月痕迹;而西方科学方法总是执着于拆解分析。但此刻,她不得不承认理查德可能有道理。

“只做最低强度的扫描。“她最终妥协,“而且我来操作。“

深夜的修复室静得能听见仪器运转的嗡鸣。林夏将铜镜放入光谱仪的扫描舱,手指在控制面板上悬停片刻,才按下启动键。

“设定为0.3特斯拉,够低了。“理查德从观察窗盯着舱内的镜子,“连蝴蝶翅膀都不会损伤。“

蓝光扫过铜镜表面,电脑屏幕上的波形图开始跳动。起初一切正常——铜、锡、铅的合金比例符合清代晚期特征,表面的氧化层显示出约160年的自然老化痕迹。

然后,在扫描到凤凰眼睛时,波形突然变得混乱。

“这不可能...“理查德凑近屏幕,眼镜反射着诡异的蓝光,“量子读数显示这部分金属同时存在于多个时空状态。“

林夏的心跳加速。她想起艾琳说的“记忆“一词。难道铜镜真的以某种科学尚未解释的方式,存储了历史片段?

“再看这个。“她指向凤凰左眼处的微观图像,“这个凹槽不是磨损,是设计好的机关。“

理查德递来一把显微镊子。林夏的手稳得惊人,当镊子尖端精确地压入凤凰左眼时,一声几乎听不见的“咔“声响起,镜背弹出一个微型暗格。

里面是一幅象牙微绘,比之前发现的艾琳肖像更早。画中是一对年轻夫妇——明显是威廉·威尔逊和文绣。男子穿着维多利亚时期的三件套西装,女子则是中式旗袍,两人手中各执铜镜的一半,镜缘的玫瑰与凤凰纹饰正好拼合成完整图案。

微绘背面用中文题写:“虽隔重洋,镜心相映。咸丰七年五月。“

“1857年6月。“理查德迅速换算日期,“正是他们结婚的时候。“

林夏轻轻触摸题字,突然感到一阵尖锐的头痛。幻象如潮水般涌来——

暴风雨中的海船...一封被烧掉一半的信...文绣在空荡的绣坊里痛哭...年幼的艾琳被推上一辆马车...

“林!林!“理查德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她发现自己跪在地上,铜镜安全地抱在胸前,而理查德的手正扶着她的肩膀。

“你消失了三秒钟。“他的声音里带着真实的惊恐,“字面意义上的消失。“

林夏大口喘息着,额头渗出冷汗:“我看到了一些画面...威廉和文绣被强行分开的场景。“

理查德帮她坐到椅子上,倒了杯水。当他再次开口时,声音异常严肃:“我们需要决定相信谁。克莱尔显然隐瞒了什么,而我祖父...他临终前说过一些关于'镜子守护者'的疯话。“

林夏看向工作台上的铜镜,凤凰的眼睛似乎在月光下闪烁。“也许答案不在任何人口中,“她轻声说,“而在镜子里。“

她再次打开铜镜机关。这次,眩晕感来得更加强烈。

1863年的广州码头比林夏想象的还要嘈杂。鱼腥味、汗臭味和鸦片烟的气味混杂在湿热空气中。她很快在人群中找到了艾琳——那个混血女孩现在约莫十七八岁,穿着素白的西式丧服,却按中式传统戴着麻布腰带,独自站在码头边缘。

“他们说我父亲的海难是上帝惩罚。“艾琳突然开口,虽然林夏确信自己仍处于隐形状态,“说我母亲的自缢是懦弱。但我知道真相。“

她转向林夏所在的方向,眼神锐利得几乎能穿透时空:“他们杀了我父母,只因为他们相爱,因为我存在。“

场景突然转换。现在是在一个欧式沙龙里,几位英国夫人正用扇子掩嘴低语:

“...那个杂种女孩居然还敢出现在体面社交场合...“

“...她父亲至少该把她送回中国...“

“...听说她继承了全部财产,真不像话...“

画面又变。中式茶楼里,几个商人模样的中国男子也在议论:

“...洋鬼子的孽种...“

“...她娘家的绣坊现在归了洋行...“

“...丢尽了文家的脸...“

艾琳站在两个场景的交界处,像是被撕裂般痛苦。林夏感到一阵强烈的共鸣——这不正是她在博物馆的处境吗?对中国同事而言,她是“那个英国回来的“;对英国同事而言,她永远是“中国专家“而非真正的同行。

幻象再次变化。这次是年轻的艾琳在深夜对着铜镜哭泣:“我该属于哪里?“她抚摸着镜缘的玫瑰与凤凰,“母亲说这里藏着答案,但我找不到...“

林夏想上前拥抱那个孤独的灵魂,却突然被拉回现实。她发现自己蜷缩在修复室的地板上,泪水浸湿了前襟。理查德不知所踪,而铜镜安全地放在防震垫上,旁边多了一张纸条:

“克莱尔派人来监视。我去引开他们。镜子有更多秘密,明早档案室见。——RH“

林夏擦干眼泪,将铜镜藏进特制的文物运输箱。离开时,她注意到修复室门外的监控摄像头不知何时已经转向了奇怪的角度,仿佛有人刻意要制造盲区。

在女卫生间里,林夏望着镜中的自己——与艾琳一样的黑发,却穿着西方风格的工作服;胸前挂着母亲给的玉坠,手腕上却是瑞士手表。两个世界的印记在她身上交织,却都不完整。

“我该属于哪里?“艾琳的问题此刻成了她自己的疑问。铜镜中的画面不断闪回,那些尖锐的排斥话语与她这些年在伦敦听到的微妙评论重叠在一起:

“...你们中国人不是都...“

“...林毕竟不是真正理解我们的方式...“

“...为什么不留在中国做修复工作...“

水龙头的水哗哗流淌,掩盖了她压抑的啜泣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