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父李严,再造炎汉 第34章 蒲元铸剑

作者:冷手冰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3 09:24:0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马车竟然停在了诸葛府门前。

“这蒲先生刚来成都城中,尚未有住处,目前借住在军师府中。”张星彩带着李丰从府门进入,府中仆人也不阻拦,似乎颇为熟识。

这诸葛府虽然装饰简朴,但面积却着实不小,至少有李府四倍大。

穿过走廊,步入庭院,却见到满地堆满着散乱的各种金属残片、机关零件。

一位面蒙轻纱的少妇正在同几个木匠聚在庭院一角,拼装着一个好像手推车似的机关道具。

张星彩低声向李丰介绍道:“那位便是军师夫人黄氏,是她为诸葛军师亲自前往临邛,才请动蒲先生出山的。”

李丰点点头,见角落那一群工匠显然是又经历了一场失败,个个垂头丧气。

那位传说中的黄月英却是不骄不躁,动手拆解了机关,分析了卡顿的位置,指着几个构件低声交代着什么。

李丰和张星彩不过站在几丈开外,这些人却一点没察觉到他们的到来。

“诸葛夫人,我带了李丰来参观蒲先生冶铁。”张星彩上前说道。

黄月英终于抬起头来,发现了他们俩。

简单安排了后续工作,黄月英带着他们二人沿着石板小径走向后院。

不多时,便能听见远处传来“丁丁当当”地敲打声,显然就是蒲元的所在之处。

后院中一排坚实的炼炉沿墙而设,炉火喷吐之处腾起阵阵热浪。

炉边放着若干成色不一的矿石与金属块,中间有一名老人赤膊站立,正专心致志地锻打一块剑胚。

“那便是蒲先生。”黄月英低声道。

那老人背形魁伟,白发如银,臂如铁铸。

“蒲先生,李丰来了。”黄月英扬声唤道。

蒲元缓缓停下手中铁锤,转头看向几人。

目光落在李丰身上,眉头微挑:“哦?你便是那个在犍为鼓捣奇巧,制出白盐的小子?”

李丰上前道:“拜见蒲先生,正是在下。在下想了解冶铁铸器,以图改进之法。”

蒲元却是冷笑一声,“改进之法?”

随手抛给李丰一块粗糙的铁矿石,“这便是赤铁。你可知这石头如何变为一口好剑?”

李丰接过沉甸甸的矿石,摇头苦笑:“请先生指点。”

蒲元抬手指向正在冒烟的炼炉,说道:“第一步,便是选矿与烧结。矿石须先破碎、筛选,再经烧结以去除杂质。材料不纯,后续也是无用功。”

李丰点点头,蒲元带大家来到一个锻炉前,“这第二步,便是‘炒钢’。”

“炒钢?”李丰一愣,这个词在历史课本里似乎里见过,但具体原理他却茫然得很。

蒲元说道:“生铁坚而脆,软铁韧而软。将其合而为一,方为上品之钢。

‘炒钢’之法,便是以锻炉高温,将生铁一层层夹入炽热的炉灰与焦炭之中,用火候与技巧,使其脱胎换骨。”

李丰听得满头汗,这古代没有检测设备,具体这钢胚里有多少含碳量,只能靠铁匠日复一日积累下来的经验判断。

若不能量化这些指标,那现代知识根本派不上用场。

蒲元似乎也看出了他的迟疑,又是冷笑一声:“怎么样,能改进否?这第三步‘百炼’,才是真正的考验一名铁匠的时候。”

他一挥手,学徒立刻将一块初步炼制的钢坯放上铁砧,拉动炉边的风箱,在火光中,铁胚开始微微泛白。

蒲元抄起铁锤,“嘭!”一锤又一锤落下,那块红通通的钢坯被蒲元翻折、锻打,再翻折、再锻打……

“折叠锻打,百炼成钢。每次翻叠,都要均匀。若折叠不匀,钢中就会有空隙,若火候不准,便或脆或软,皆不可用。”

锻打了许久,他终于放下锤,又让学徒端来一口水盆。

众人看得已是有些疲惫,黄月英倒是津津有味,但张星彩似乎已经迷糊了。

李丰见一旁有空盆,便拿过一个倒扣在地上,对张星彩说道:“坐下休息。”

仿佛李丰的话有什么魔力似的,张星彩竟真的乖乖在木盆上坐了下来。

“这最后一步,便是‘淬火’。”

蒲元将锻打完成的钢胚投入水盆中,“呲啦”一声白烟腾起,“淬火可使剑身坚硬,但若操之过急,便易裂;若过缓,则无锋芒。”

望着白烟升腾,蒲元眉头却微微一蹙,伸手将剑胚从水中提起,置于夕阳下细看。

剑身虽硬,但纹理杂乱,边缘有细微的翘曲,淬火效果并不理想。

他摇头喃喃道:“诸葛夫人你看,果然……还是这成都的水,不成。”

黄月英凑近看了看剑胚上的细纹,虽然质量已是优良,但显然不够完美。

“小子,这淬火用的水也有讲究,临邛山中溪泉水最佳,而这成都之水却是不行。”

李丰恍然大悟,“难怪听家父说,先生之前执意不肯离开临邛,原来问题出在这淬火的水上。”

“哼。”蒲元冷哼一声,将剑胚放回砧上,“那是自然。不然你以为我是摆架子不成?既然你看也看了,可有改进之法?”

张星彩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丰,黄月英则是替李丰开脱道:“先生说笑了,李丰虽精通煮盐、医术,但冶铁一道方才初学,岂能一日便有奇策?”

李丰虽然不懂冶铁,但身为医学生,化学学得也是极好。

这不同的水导致淬火不同,究其根本还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不同,而这些物质种类何其繁多,根本不可能逐一分辨……

中学化学倒是有一种简单地对溶质进行分类的方法,李丰灵机一动。

“诸葛夫人,可否借李丰一壶食醋?”

举座皆惊,连一旁正在锻打钢坯的学徒们都停顿了一下。

张星彩站了起来,“我知道哪有,我给你拿去。”

不一会张星彩就带着一壶食醋回来了。

李丰轻轻往一个水盆里倒了一些食醋,指了指,“蒲先生用这盆水淬火试试。”

蒲元皱了皱眉,似是不信,但还是取出一块学徒锤锻好的钢坯,径直投入李丰所指那盆掺了食醋的水中。

“呲啦!”白雾蒸腾而起,众人目不转睛。

蒲元上前,片刻后将那剑胚缓缓从水中提出,举至眼前,细细察看。

只见剑身表面乌润如墨,纹理清晰,光华内敛不乱,边缘笔直无翘,通体隐隐透出一股锋芒未露的肃杀之气。

“怎么……可能?”蒲元看着臻于完美的剑身,声音都嘶哑了,眼中流露出惊诧。

黄月英接过剑胚,在掌中试着掂了掂,轻轻敲了敲剑脊,清越声如击玉。

她抬头看向李丰:“你这法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蒲先生所说的水之不同,乃是水中酸度不同,我猜测临邛山泉之水偏酸,故在这成都之水中加入酸醋,以仿临邛之水。能有如此效果,亦是偶然。”

黄月英欲要再问,却见一旁蒲元已无先前的傲气,只是眼角静静地流下两行泪水。

李丰有些慌了神,“蒲先生,你这是……”

蒲元突然跪在地上,朝李丰下拜,“蒲某自幼开始铸剑,已有四十年有余,却不能参透其中奥秘,只知其表,却不知其所以然。

今日见小郎君,方知我等工匠之道,尚有更高之境。此一拜,非拜人,拜理也,拜学也!”

“丰断不敢受此大礼。”李丰和黄月英连忙拉起蒲元。

“不知小郎君可否赐教,若是有水过酸,又当如何?”黄月英问道。

“若水过酸,可用草木灰所泡之水,以消其酸,缓解其性。”

蒲元闻言顿时双眼放光:“原来如此!”

天色已经不早,太阳落山,张星彩和李丰打算离开,黄月英将他二人送至诸葛府门口。

“诸葛夫人,李公子颇善医术,不如揭下面纱让李公子诊治一番。”张星彩在临别时对黄月英说道。

黄月英闻言一怔,伸手轻轻将面纱揭下。

李丰凑近一看,黄月英的面容清秀端庄,眉目如画,但她右颊下方,延至颈侧,竟隐隐浮现出一片泛红斑点,周围肌肤微微肿胀、发暗,显然是病久未愈之态。

“竟是……赤游疮?”这其实是链球菌感染,若是有抗生素的话根本不算难症,但用未提纯的中药却很难根治。

“我自幼便有此症,偶发偶止,医者多言其顽。我也便习惯了,索性以面纱蔽之。”

没有抗生素,其他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倒也可以一试,只是需要找到提纯之法。

“诸葛夫人,此疮确是顽症,丰还需回去仔细思量药方、试制药膏。但请夫人放心,丰定会攻克此疾。”

黄月英露出一抹信任的微笑,“那就有劳小郎君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