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诸葛亮处果然收到了一封关羽亲笔的书信。
信中关羽还是毕恭毕敬地恭喜军师和大哥夺得了益州,三弟和子龙兄弟也都立了功,还招纳了一批人才,真是可喜可贺。
然后话锋一转又说北方张鲁软弱,可能会投降曹操,到时曹操南下,益州可能有危险。
不如让益德和子龙来荆州歇一歇,我关某去守益州,伐汉中,一定不会让军师和大哥失望。
最后还补上了一句,不知道李严和关某比如何,如果确实李严更优秀,那我关羽就把守巴西的关键任务让给他。
诸葛亮一脸笑意地把信呈给刘备、法正和刘巴,三人也是哈哈大笑。
刘备说道:“备还在想,我这个二弟这次怎会如此甘得寂寞,这不!这信就来了!”
但是来的不只是信,还有一人,已在州牧府外恭候。
来人是诸葛亮之兄,吴侯孙权麾下中司马诸葛瑾。
诸葛瑾到荆州见关羽,直接被打发来成都,自然是来讨还荆州的。
当时鲁肃代表孙权,和刘备订下契约,若是刘备能夺取西川,有了立足之地,就该把借走的荆州还给吴侯。
诸葛瑾这次来就是想要刘备履行这份盟约。
当然他也清楚此事没有那么容易,所以他提前把自己的家眷都让孙权收押了起来,想以此打动诸葛亮的兄弟之情,借助诸葛亮的影响力说服刘备。
结果没想到刘备竟然很爽快,同意先归还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并承诺夺取东川之后,再归还荆州剩余几郡。
这样在吴侯面前也算勉强有个说法。
拿了刘备要他转交给关羽的信件,诸葛瑾也来到了成都的北市。
这次他来蜀地,除了为吴侯讨要荆州的公事外,还要和重要的生意伙伴见面。
通过荆州的糜芳,诸葛瑾家和远在益州的糜竺家建立起了一条生意纽带。
吴国对益州的蜀锦、铁器、漆器,还有来自西域身毒的一些货物有很大需求,而蜀地对江东的海产干货、稻米、丝绸等也有很大需求。
这些生意都掌握在两地的世家大族手中,亦或者说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些生意,使得一部分人成为了世家大族。
江东那边生意做得最大的其实还是顾、陆、朱、张这四大家族,诸葛家只是占小头。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瑾还要出来跑腿,做这些卖力气的活。
他和糜竺两人约见在一家糜家经营的吴蜀钱肆中,讨论最近各种货物的行情变化。
这些信息带回给吴地的世家大族们,很快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货运流和资金流,自己家的生意也可以从中获利。
当然这些生意都并不是瞒着刘备和孙权的,相反双方都相当鼓励这些生意往来,毕竟集市中的交易都是可以收税的。
讨论得差不多了,诸葛瑾正要回驿馆休息,门外有个半大不小的少年叫住了糜竺。
来人正是李丰,他看着这矮胖的身影,想起了这是被刘备待以上宾之礼的元从之人——糜竺。
看到这可以把蜀地五铢钱换成吴地五铢钱的钱肆,李丰忽然心生一计。
如果说除了把即将贬值的货币换成实物以外,还有什么法子,那就是换成外币了。
古代的外币兑换不像现代用没有价值的纸币进行外币兑换那么麻烦,可以直接按金属的重量进行计算。
比如蜀地五铢钱一枚是3克铜,吴地五铢钱一枚是4克铜,那4枚蜀地五铢钱就可以换到3枚吴地五铢钱,即金属重量相等。
当然这中间会产生一些另算的手续费,作为钱肆经营的利润。
所以刘巴的直百钱发行后,就会为李丰创造一个货币增殖的契机。
李丰先把手里的蜀地五铢钱换成吴地五铢钱,等直百钱发行后再更换回来,忽略手续费的话,铜的重量完全不变,但是面额却翻了一百倍!
可是这也仅仅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这样超发货币,如果市场上的商品都涨价一百倍,岂不是等于无事发生?
这就要说到,刘巴将要利用的另一个法令,那就是诸葛亮刚刚发布的稳定物价的法令。
当刘巴将钱坊收集到的五铢钱重新冶炼铸成直百钱时,市场物价仍然是正常的,但很快会因为这种面额巨大的直百钱采购能力极强,供应出现短缺。
当供应短缺时,因为稳定物价的法令,一枚直百钱确实可以当一百枚五铢钱花,大部分人都不会察觉到异样。
也就是说稳定物价的法令在发挥作用,物价不会变化,那些囤积物资并且控制商市的世家大族只会感叹生意真好,继续拿出库存补货。
刘巴会继续使用直百钱采购,直到这些世家大族的库存确实耗尽,手里收了大量的直百钱,商品出现短缺,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
由于供给中断,稳定物价的法令此时形同虚设,剩下零星的、意识到不对头的商人宁可冒着被惩处的风险,也要隐藏货物的时候,这个收取铸币税的过程就已经完成了。
这时为了继续进行市场交易,让人敢拿出商品卖东西,稳定物价的法令必须取消,市场重新回到浮动价格,价格由于巨大的供需不平衡,会直上云霄。
这样刘巴就实现了用少量的铜,换取大量的物资。
当然从历史上看,刘巴所发行的这个直百钱,最后没有对蜀地的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是因为此时整个大汉都还是小农经济为主。
普通老百姓种地为生,手头货币很少,需要到集市上交易的东西很少,损失部分主要是拿去交易的余粮。
好在这个战乱的年头,百姓手里根本没有余粮!
因此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不严重,大不了就物物交换。
物物交易在广袤的农村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事。
但对一部分手工业从事者,和脱离了生产的世家大族来说,他们往往手里有大量货币和不用来自己消费的商品。
那么当他们手里的商品变成直百钱的时候,他们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为在稳定物价的法令取消的那一刻,市场价格会瞬间飙升,他们手里的直百钱会失去法令保护下的购买力。
简单地说,你越有钱,损失就越大。
在这整个过程中,会有一个外地人被禁止交易的时段,即从发行直百钱开始,到稳定物价法令崩溃的这段时间。
否则收割这些世家大族的就不是刘巴了,刘巴可不会便宜了其他州的外地人。
但李丰是有户籍的成都本地人,不受这个限制。
毕竟这样一个复杂的转移货币价值的计划,只有李丰这种能预测到刘巴会超发货币,又充分了解外汇知识的炒币高手才知道。(以前我们那个年代炒币是炒外币,现在炒币是炒虚拟币。)
刘巴怎么可能防他呢?
难得的是,如果刘巴这样做,那是在招惹益州世家大族,是在破坏支持他的基本盘。
受益人确实是玄德公,而不是刘巴他自己。
此计虽毒,但竟然还无私!刘巴也是为了玄德公两肋插刀了。
只能感叹,诸葛军师为了保护百姓颁布的稳定物价这一法令,只要被有心人稍稍利用,就变成了收割世家大族的镰刀。
所以这些字面上的制度真的重要吗?重要的永远是在利用制度的那些人。
李丰倒是乐见这些世家大族们出出血。
毕竟蜀地饿殍遍地的时候,这门阀林立的世家大族们,也不愿意拿出点粮食赈济流民,反而在囤积宝贵的粮食,让灾难变得越来越严重。
所谓的董卓、郭汜、李傕之流不过是个导火索,这汉末乱世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这些冷漠的世家大族,根本不值得人同情。
想明白了这些,李丰扮出一副乖巧的笑容,走进了糜家的吴蜀钱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