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祯,杀尽天下臣 第49章 实践出真知

作者:南山有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00:58:3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王掌柜如蒙大赦,赶紧坐了回去。

厅堂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陈介匆忙记录,然后说道:“下一个!”

众人见状,心知今天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草民,草民是做布匹生意的……这个……就是,就是这债券,说白了,只是一张纸,万一丢了,或者……或者被虫蛀了,被水淹了,那银子不就……不就没了?草民并非不信朝廷,是怕保管不好…”

陈介立刻低头记录:“债券做工问题,记下了,请坐。”

大厅里的气氛稍稍有些缓和,众人似乎没那么紧张了。

这时,有个人站起来,说道:“草民赵四海,斗胆进言。方才王掌柜提到异地兑付难,草民深有同感。草民常年在外,深知路途艰险耗时。草民想的是,这债券期限能否更灵活些?比如说,草民急需用钱周转时,能否提前兑付?哪怕利息少拿些也行。或者,在到期之前,草民若想把债券转卖给其他信得过的人,朝廷是否允许?毕竟,银子压着不能动,对商人而言也是损失。”

陈介手中的笔飞快记录:“期限问题,可提前兑付或转让?好,都记下了!”

赵掌柜的话似乎打开了某种闸门,一个经营盐业的钱掌柜忍不住站了起来:“草民钱万通,这个……要说问题嘛,这国债发行,总得有个章程,有个法度吧?比如,朝廷一年打算借多少银子?借来的银子用在哪里?总得让认购的人心里有个数,知道这银子借出去是修河堤、充军饷,还是做别的正经用途?若是借得太多,用得太滥,将来兑付不出,岂不是,岂不……”

钱掌柜说到这里,猛地意识到自己失言,赶紧闭嘴。

陈介只顾着记录,点头道:“发行上限,用途,,信用,风险……都记下了!”

钱掌柜坐了回去,紧接着,一个专做海外奇珍生意的孙掌柜站了起来,他显然见多识广,思路也更大胆:“启奏陛下,草民孙茂才,常与佛郎机人打交道,他们那里也有类似国债的东西,甚至可以在专门的交易所公开买卖,价格随行就市。草民想,我大明若发行国债,是否也能效仿一二?在南北通衢大邑设立兑付点甚至交易场所?这样,南方的债券持有者,不必千里迢迢来京师,在南京、杭州、广州等地就能兑付或者转手买卖?再者,若债券能买卖流通,其价值便不再仅仅是面额和利息,还在于市场供需,或许能吸引更多银钱参与?”

陈介听到这里,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飞快地记录,嘴里不停念叨:“设立多地兑付点,债券可流通交易,市场价值……记下了!都记下了!”

商贾们见皇帝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让陈介认真记录,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发言开始踊跃。

“陛下,草民是做钱庄的,方才有人说利息低。草民倒觉得,利息高低还在其次,关键是利息如何支付?是到期一次给?还是每年、每半年给一次?若能按期给付利息,对持有者来说也是笔活钱,更愿意长期持有。”

“还有就是,这债券肯定是纸质的,即便印得再精美,也难免会被人仿制、伪造,到时真假难辨,持有真券的人兑付不了,岂不酿成大祸?朝廷信用何在?”

陈介重重点头:“防伪!确实很重要!记下了!”

问题如同雪片般飞来,五花八门,却又切中要害。

从最基础的保管、防伪、成色、异地兑付,到利息计算方式、付息频率,再到发行规模管理、资金用途透明、兑付能力保障,甚至提出了债券流通转让、建立交易市场的超前概念。

这些商贾每提出一个问题,陈介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的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缺陷和风险,越记越是心惊,也越记越是兴奋。

心惊的是自己呕心沥血设计的完美方案,在这些真正浸淫商海多年的老手面前,竟显得如此漏洞百出,如同一个满是窟窿的筛子。

兴奋的是,这些问题虽然尖锐,却都是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关键点!

每解决一个,这国债之策就扎实一分!

朱由检依旧神色平静,偶尔端起茶杯啜饮一口,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这时候,陈介心念一动,突然想到一个人!

弘治正德年间,儒学大家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

而知行合一的内涵就是从实践中得出真知,探求事物背后的道理。

这些商贾平日里追逐铜臭,斤斤计较,可他们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是自己从书本中永远得不到的。

看似铜臭熏天的商贾之道,内里竟蕴含着如此精深庞杂的学问!

不真正踏入这潭水,不亲身经历这些风浪,仅凭一腔热血和书本上的道理,就想推行这前所未有的国债之策,简直是痴人说梦!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来:“诸位掌柜今日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实乃金玉良言!你们帮了朕的大忙,也帮了朝廷的大忙!”

这番话让商贾们紧绷的心弦猛地一松,不少人甚至悄悄吐了口气。

朱由检继续说道:“今日所议国债,尚是朝廷一个设想。诸位掌柜提出的种种疑虑和难处,陈介都已详细记下。户部会据此仔细斟酌,完善章程,务求周全。这国债,绝非仓促上马之物。”

“朕在此明言,待到国债正式发行之日,认购与否,全凭自愿!朝廷绝不强求一分一毫!”

“在商言商,谁家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不想多赚些安稳钱?方才有人提到,国债的利息,比起市面上一些钱庄放贷的利钱,确实低了不少。”

“你们当中,想必也有经营钱庄的掌柜。钱庄放贷,看似利高,可其中有多少是收不回的烂账?这其中的风险,你们比朕更清楚!况且,远行在外,异地存取、汇兑,又是何等不便?费时费力费银钱!”

“朕今日可以向诸位保证,三年之内,朕必将皇家钱庄,开遍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到时候无论你在天南海北,哪怕身处海外藩国,只要日月所照,大明旗帜所至之地,必有皇家钱庄为你兑付!”

“这笔买卖,朕担保诸位,只赚不赔!”

众商贾再次窃窃私语,只不过,他们的态度不再是担忧,不再是恐慌,而是真正开始思考起来,国债是不是可以买?

这次是真正掏钱去买,而不是被迫买平安的那种。

“今日话已说尽,诸位的肺腑之言,朕记在心里了。这饭,朕用好了,诸位慢用。”

说完之后,朱由检转身径直离去。

陈介收拾好宝贝一般的册子,紧随其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