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红楼梦 第29章

作者:尘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0 07:39:5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宝玉得知陈安生要参加院试的消息后,竟也兴致勃勃地表示要一同应试。

这看似突兀的决定,实则暗含深意,他虽厌恶科举八股,却并非不学无术之辈。

那日清晨,宝玉攥着本《孟子》闯进鹿鸣阁,衣袖上还沾着未干的墨迹:“安生兄,我昨夜细想,与其整日被老爷训斥不长进,不如...”

他眼睛亮得惊人,“不如正正经经考一回!“

陈安生正在临帖,闻言笔锋一滞,纸上顿时晕开一团墨迹。

他抬头细看宝玉,这个素日将“禄蠹”挂在嘴边的贵公子,此刻眼中竟闪着罕见的认真。

“宝兄弟不是常说,科举取士如饵名钓禄?”陈安生搁下狼毫,故意问道。

宝玉抓了抓散乱的发髻,突然压低声音:“我厌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官油子,又不是圣贤道理。”

他指了指案头《庄子》,“你瞧,这些日子咱们论辩的诸子百家,哪样不是学问?”

窗外竹影婆娑,沙沙作响。

陈安生忽然明白,宝玉反感的从来不是学问本身,而是被功利扭曲的治学之道。

就像他自己,虽对科举制度心存芥蒂,却仍选择将其作为入仕的阶梯。

“你想清楚了?”陈安生翻开《四书大全》,“院试要作八股文的。”

宝玉做了个鬼脸:“横竖我有荫生资格,不过陪安生兄走一遭。”

他忽然正色,“况且...林妹妹前日说,真正的学问不该困于门户之见。”

这话让陈安生心一震。他想起黛玉那日送来考篮时欲言又止的神情,原来她早看透宝玉叛逆表象下的赤子之心。

消息传到贾政耳中,这位严父竟激动得打翻了茶盏。

王夫人连夜送来两套上好的考具,连贾母都拄着拐杖亲至鹿鸣阁,拉着陈安生的手直道:“好孩子!能引得这孽障向学,老身真不知如何谢你!”

这日清晨,黛玉来送考篮时,正撞见宝玉在鹿鸣阁前摇头晃脑地背诵《论语》。

她险些惊落手中的香囊:“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陈安生苦笑着接过考篮:“宝兄弟背了三天,才记住学而时习之一章。”

“你少拆台!”宝玉红着脸争辩,“我昨儿还把《大学》首章背下来了!”

黛玉抿嘴一笑,从袖中取出两个绣着“蟾宫折桂”的香囊,分别递给二人:“路上带着,提神醒脑。”

院试那日,贾府上下起了个大早。

贾母亲自给宝玉系上玉佩,王夫人再三叮嘱随行小厮备好参汤。

临出门时,宝玉突然紧张地扯住陈安生的袖子:“安生兄,我要是考砸了...”

“怕什么,”陈安生替他整了整衣领,“横竖你有荫生资格。”

贡院门前,人头攒动。

陈安生抬头望着朱红色的大门,忽然想起那年寒冬,自己还是个在贾府角门探头探脑的小厮。

如今竟要堂堂正正走进这士子云集之地,当真是世事难料。

“发什么呆呢!”宝玉拽着他往前挤,“早点进去占个好位置!”

阳光照在两人身上,在地上投下一长一短的影子。

陈安生看着宝玉跃跃欲试的背影,不由得摇头轻笑,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此刻倒比寒门学子还要积极。

远处传来开考的云板声,惊起一群栖在檐下的麻雀。

院试过后,日子如流水般静静淌过。

这日清晨,陈安生正在鹿鸣阁临窗读书,忽听院外传来熟悉的环佩轻响。

抬头望去,只见宝钗独自立于廊下,一袭藕荷色罗裙映着晨光,比往日更添几分从容。

“林公子。”宝钗盈盈一礼,声音比往日清亮许多,“叨扰了。”

陈安生忙起身相迎。

自院试结束以来,这还是宝钗第一次登门。

他注意到她发间那支素银簪换成了点翠步摇,腕上也重新戴回了翡翠镯子,锦瑟暗中操持的产业赎回事宜,看来已初见成效。

“薛姑娘气色甚好。”陈安生斟了盏新茶推过去,“可是铺子里的事...”

“多亏林公子相助。”宝钗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轻轻放在案上。金线绣的缠枝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是城南两处铺子这月的红利。”

陈安生没有去碰那锦囊。

他知道这里面装的不仅是银钱,更是一个骄傲姑娘的尊严。

窗外飞过一只翠鸟,啾啾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薛大哥哥近来...”

“兄长闭门思过。”宝钗唇角微扬,眼底却闪过一丝疲惫,“多亏公子周旋,夏家那门亲事总算退了。”

茶烟袅袅升起,在两人之间织成一道薄纱。

陈安生想起那日锦瑟带回的消息,薛蟠在赌坊被人做局,抵押的田产地契险些尽数易主。

若非他借着陈阁老的关系暗中施压,只怕薛家真要一败涂地。

“举手之劳。”陈安生转开话题,“宝姑娘近日可还读《庄子》?”

宝钗眼中蓦地一亮。

她正要作答,忽听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厮气喘吁吁地跑来:“陈、陈公子!喜报!院试放榜了!”

茶盏在案几上轻轻一震。宝钗见状,起身告辞:“公子且忙。”

她走到门口又回首,“无论结果如何...”话未说完,自己先笑了,“是我多虑了。”

果然,未到午时,报喜的衙役就敲锣打鼓地来了。

陈安生高中案首的消息瞬间传遍贾府。

宝玉闻讯赶来时,头上还沾着未摘的桂花,他方才在园子里爬树摘花,说要给安生兄编个贺喜的花环。

“我就知道!”宝玉举着歪歪扭扭的花环手舞足蹈,“那日考题“知者不惑”,安生兄破题时我就说...”

宝玉正兴高采烈地挥舞着花环,将桂花瓣洒了满桌,忽见袭人匆匆赶来,额上还沁着汗珠。

“二爷!”袭人急得直绞手中的帕子,“老爷在书房,还有老太太和太太也在,让您立刻过去呢!”

宝玉手一抖,花环掉在地上,几朵金桂零落散开。

他下意识抓住陈安生的衣袖:“安生兄陪我...”

话音未落,黛玉恰好踏进院门。

她今日穿着月白绣梅的衫子,手里捧着个红木匣子,见状微微挑眉:“这是怎么了?”

袭人急得直跺脚:“林姑娘快劝劝,老爷那边...”

“你去吧。”黛玉将匣子放在石桌上,轻声道,“我正好有事与安生哥哥商量。”

宝玉只得哭丧着脸跟袭人走了,临走时还回头张望,活像个即将赴刑场的囚犯。

待他走远,黛玉才打开匣子——里头整齐码着几册手抄本,墨迹犹新。

“这是...”

“父亲生前批注的《春秋》。”黛玉指尖轻抚纸页,“想着你要准备乡试...”

她的话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喧哗打断。只见几个小厮抬着朱漆礼盒鱼贯而入,为首的管事高声唱喏:“北静王府贺陈公子高中案首!“

陈安生与黛玉对视一眼,俱是讶然。

风过回廊,吹起黛玉鬓边一缕青丝。她望着那华贵的礼盒,突然轻笑:“长生哥哥如今可是名动京华了。”

陈安生却盯着帖子出神。

北静王此番举动,恐怕不止是祝贺那么简单。

他想起那日锦瑟的密报——朝中正在清查旧年盐税,而薛家的账册...

“林妹妹,”他突然问道,“你觉得宝姑娘近日如何?”

黛玉眸光一闪,若有所思地望向蘅芜苑方向:“她呀...倒是比从前爱笑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