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汉骨 第61章 一信夺城

作者:三点水米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9 00:06:5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议事结束后,霍羡和护骨延行在去往驻地的路上。

“阿羡,果真能一封信便致使怀荒镇城开城而降?”

霍羡摇头道:“信不重要,重要的是已发生之事,和怀荒镇城中人的想法。”

“近日我一直在思虑,当日怀荒镇城的军主们为何襄助击破柔然?彼时我等未接触过军主,对其不甚了解,只能以为是其贪图武名。”

“但今日见了柔玄军主后,或许镇城早就想反,只是缺一个合适的契机和名头。”

护骨延诧异道:“造反就是造反,还要什么名头?说到底,大家不都是对朝廷不满,才去做这种事的吗?”

霍羡苦笑一声:“阿延,我跟你说过,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而非用你自己的经历揣度。”

“对于镇城豪族来说,家族延续兴旺才是动机,不可能把宝都押到部落民身上。或许他们已经做好出卖部落民,向魏庭换取官位封地的准备。届时战败被迫投降和主动造反就是两码事了。”

“阎望此人倒是有几分远略。从北上的踪迹中便揣测出了部落民的反心。出击柔然,既是给你留下好感,又是保全部落民的实力,免得和柔然两败俱伤后不敢轻动。”

护骨延发出了曾发出过的感叹:“这些人竟心黑至此?”

霍羡点头:“边疆人大多反复无常,生存高于信义,自古亦然。”

说白了,他护骨延也不是什么纯良人设,篡夺自己父亲的位置,在老酋帅还在镇城时搞事情。射居的娄氐部亲信都是护骨延的近亲,他杀起来也没有手软。

霍羡同样如此,他之前一直以劫掠柔然为生。说到底,是环境造就了人。

“我书信一封,明为劝,实为解,给阎望等人一个理由去反即可。至于之后是他们捅你一刀,还是你能找机会彻底吞下他们?便只看你个人的运作了。”

——

“诸军主敬启。”

“去岁朔风裂骨,今年寒日无光。仆等虽生毡帐之中,亦闻将军豪杰之名久矣。今昼夜驰书,非为他故,乃欲剖肝胆于霜刃之前,共诉于穹庐之下、城垣之上。”

“怀荒、柔玄二镇久为国之东篱,自建立起未使胡马饮于南川,然今柔玄已为我等所取,怀荒已为孤城。今二镇控弦之民三十万,兼之柔玄镇兵尽数归降,悉围怀荒镇城,必使城池震怖,士卒惊恐不足为怪,届时倒戈乱向亦不致责难。”

“若君等仍心存疑虑,我等可诈为运粮之士,潜度镇城,偷夺城门;或觅得入城暗道,夜袭破城;如放纵镇民休憩,亦可趁机劫之,胁迫贵军。”

“镇将于景,无能无为,寡恩少亲,依之徒失亡,败难逃其咎。”

“望诸位思虑再三,急盼回信。”

阎望念完手中之信,将其推于其他人面前,面容严肃、闭上双眼陷入思考中。

贺兰铁伐声音沉闷:“竟真如南归那夜所预言,柔玄镇城已为部落民所破?”

其他军主均默不作声,他们并非不懂军事之人,若部落民真暗中剑指柔玄,那么柔玄若不出意外必不能挡,甚至无需查验真假。

“南归,眼下又应该如何?”

“怎么办?”阎望冷笑道:“这信里不都写明了吗?”

“和之前说的一样,等他们攻城时,‘士卒惊恐’之下,咱们被迫倒戈一击,帮他们拿下镇城。”

“若是觉得这样瞒不过朝廷,便谎称部落民使计,偷渡入城,最后把失城的罪责都丢到于景头上,毕竟他‘寡恩少亲’,在朝廷里树敌颇多,会有人愿意给他泼脏水。”

贺兰铁伐不禁自嘲笑道:“这些部落民,倒是帮我们考虑的齐全。”

帮他们考虑齐全,那便是看出了他们的本意,甚至愿意帮他们维系在朝廷的名声。

“说来他们明知我们不怀好意,却帮我们考虑齐全,岂不是也说明其拿怀荒镇城并无办法?若我们改换策略,坚守镇城,虽无大功,亦是稳妥。”

这是有军主退缩蠕蠕了。阴谋没被发现,看对方像在耍猴,若是被发现了,自己就是猴了。

阎望摇头道:“晚了,柔玄镇破之前都好说。但柔玄一破,六镇、关西尽皆蠢蠢,沃野镇多半要率先起事,抚冥也会紧随其后,到时就没我们的事了。”

“而且有一件事,诸位莫要忘了。六镇部落民不只是敌人,更是我们的税源。仅靠镇城兵屯,如何养得起这些能战之士?六镇尽反后,镇城已如空立,届时真成流放之地了。”

“我提议如信中所言暗降破城。”阎望起身道:“请诸位长辈自决吧。”

“南归既然如此说,那姑丈自要支持。”另一势力的主事者笑道,他们姻亲相结,这联系可不是说断能断。

“同往,同往。”

——

公元523年5月,怀荒镇民围攻镇城,城破,擒镇将于景,辱杀之。

柔玄、怀荒二镇城破的时间相隔不到半月,二份奏报几乎同时摆到北魏皇帝元诩的桌案上。

元诩今年刚满13岁,上月才过完的生日。13岁,其实也不算小了,尤其是皇帝这个职业,更是催人成熟。

但年纪轻还是有一个逃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夺回权力。

元诩5岁即位,朝政由他母后胡太后把持。10岁那年,元诩的小姨夫,也就是胡太后的妹夫元乂,发动政变囚禁了胡太后,号称还政于元诩,实则禁军和朝政仍在手中。

一个皇帝,号动不了禁军,那还是个什么皇帝?

元诩深深地明白这一点,故而他的主责主业就是听姨夫的话,然后准备暗中弄死姨夫。

在这种时候边镇造反的奏折,就好像是一个即将毕业准备考公考研的学生,被要求完成几份硬核期末大作业一般。

总之元诩现在非常的头疼,他那还未发育完全的小脑袋在愁了一个时辰后,终于意识到了,当领导的关键是用人,有事能交给臣子的就该交给他们。

“朕要见尚书令李崇,宣他觐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