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袁谭,东渡扶桑 第53章 管承东来

作者:奶爸咸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0 08:03:3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吾儿勿念,吾携汝妹、汝弟安居忠烈岛,袁征东待吾等甚厚,家中粮米不缺,衣帛丰厚,官府时有照料,而今更赐汝父与汝高爵,赏婢赐田,汝于兴汉岛,定要为袁征东尽心治政,以此报之。近日天气炎热,夏日将至,吾与汝妹为汝制青衫一件,丝履一双,遥寄与汝…勿念。”

贤母出孝子,王母之家书,可谓情真意切,关心王仪的同时,不忘劝导其安心治政,以报君恩,王仪读之,不由倍感心暖。

依次打开另外两卷书简,不出意外,分别是妹妹王淑,弟弟王忠之家书。

王淑同样是关心了一番王仪,并且询问其何时回忠烈岛,看望母亲家人。

而王忠则小小的傲娇了一番,言其被袁忠看中,已接替王乔,成为童子营年岁最小之代课教习。

王仪看后,分别给三人回信,对母亲言其必定遵从教诲,安心治政兴汉城,以报袁洋之恩。

对王淑言其暂时不知归期,或待五月农闲之时,可上报郡中休沐一两日,回忠烈岛看望家人。

对王忠先是夸赞,随即严令其小心慎言,不得以此教习之职,恶了同窗、同僚,枉负君恩。

回完书信,王仪收起家书及青衫、丝履,又掏出其父所赠《尚书中候郑注》六卷,细细研读。

一直研读到夜半子时,方才去衣和眠。

翌日清晨,王仪照例早起,在倭人女婢的服侍下,用过简单朝食,他穿戴好黑色冠服,腰佩长剑,昂首大步走向县衙,处理公务。

花费大半个时辰,将昨夜审批之文书尽数传下,责令县中文吏迅速执行,王仪又领着近侍出城,去巡视田亩。

兴汉城地域虽大,田亩却仅有不到二万亩,因此此地能养活的人口有限,袁洋刻意控制,此地只剩三千倭人老弱,及数百汉人军民。

汉军握有刀枪,凭借手上武力,在连续打杀了数名闹事壹支籍倭人之后,蠢蠢欲动的倭奴们,又再次恢复了顺服,老老实实的耕种土地,打渔捕鱼。

“听闻主公已破玉田,即将北归九夷城,待熬过这个秋冬,吾等便算正式于扶桑落足矣。”王仪憧憬的想到。

也就在这时,远处海域,一支百余艘船只组成的船队,缓缓的向兴汉岛驶来。

几条汉军水师候船发现此船队,立刻遣人回去报信,其它候船,仗着速度优势,大胆的游戈于其左右。

主力楼船之上,袁洋心腹向导看到久违的兴汉城及一众袍泽,立刻高声道:“管帅,吾等已至兴汉岛!”

站在爵室之外,管承虎视远方兴汉城,眼中露出无比的期待:“令人遣使去报,言吾管季常来投!请面见袁征东!”

“诺!”

袁洋心腹乘小船为信使,高树汉旗,以示是友非敌,附近的汉军水师认出袍泽,立刻簇拥着他往兴汉岛而去。

“报!管蛟之父管承渡海来投!请县长速报主公!”

王仪正准备回程,得到这个消息,顿时激动无比,立刻令人乘船南下通知九夷城,他则亲率兴汉城汉吏,往港口迎接而去,同时令人埋锅造饭,尽起府库美酒佳肴,以备劳军。

因有袁洋心腹指引,管承一众三月中旬起启,如今是四月初,历经短短20余日,便成功抵达兴汉城,比之袁洋之前的东渡,要快捷不少。

饶是如此,海上风浪甚大,且远航甚为辛苦,还是折损了不少人手,原本8500多人的队伍,抵达此处之时,已堪堪还剩八千出头,船只也倾覆了不少,实为憾事。

管承一行下了船,正碰上在港口迎接的王仪,王仪热情的迎了上去,告之管蛟、袁洋一行东伐九夷已归,待管承修整几日,便可扬帆东去,两日之内便可直抵九夷。

见王仪年岁虽小,却颇懂礼仪,且早早准备佳肴,接人待物如沐春风,管承一行不由放下心中警惕。

而得知管蛟已官至袁洋军水军左都督,官拜荡寇中郎将,晋爵左庶长,而袁洋更是率众两月之间横扫九夷九国,大胜而归,管承、管虎闻言,更是彻底放心,只觉此次东来算是来对了。

当晚,管承八千众夜宿于兴汉城,整个兴汉城倭人见之,无不乖顺臣服,再无一丝桀傲!

………………………………

“主公,可是有何吩咐?”九夷城港口水寨,尚不知其父已泛海东来,管蛟一脸恭敬的望向不请自来之袁洋。

袁洋示意其带路,一行人直奔船坞而去。

“将军中高层管事船匠尽唤于此。”袁洋随口说了一句,管蛟立刻屁颠屁颠的亲自去传令,很快,三位明显是资深船匠之中年汉民,迅速汇集之地。

一番寒暄过后,袁洋也不废话,直接拿出了昨日画好的盖伦船设计图,将之交由三人传阅。

三位船匠大师钻营此道数十年,一瞬间就被盖伦船大胆奇特的设计吸引住了,三人交头接耳,指指点点不停。

“汝等看看,此船可有不懂之处?”袁洋笑问道。

“此艏艉楼高度降低如此之多,船体长宽比更是闻所未闻增至三比一,如此设计,可是为了提升航速?”一位大匠指出盖伦船核心设计。

“正是如此,大匠果真慧眼如炬。”袁洋点头赞许。

“此船之风帆,如此之多,遍布前、主、后三桅,其索具设计,更独具慧眼,再观其风帆形状,不似五等现在流行方风帆,反而是两角对称之斜帆,此等设计结合,可是为了增强船速,则可逆风而行?”这位大匠指着风帆、索具赞不绝口。

“此为多桅全帆装,通过调节张力控制桅杆弯曲度,优化风帆受风角度,且风帆采用平衡式梯形斜帆设计,材料更可用竹质材料编制,不仅可使此船逆风而行,巅峰时刻,顺风顺水之下,船速可高达八九节!便是平时,平均速度也可达至五至六节左右。”袁洋宏声笑道。

因为没有棉布,袁洋便将后世宋明之际十分流行的中国独创平衡式梯形斜帆拿出,以此平替棉帆,如此设计,即使速度稍逊于巅峰的盖伦船,也绝对碾压现在汉末方帆,平均速度不过三到四节之楼船、艨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