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蛟性情刚烈,常常身先士卒,带队冲锋,为一校时,自是不无不可,可今已为将,统率数千水师,若还是不改脱挑秉性,异日,必将如孙伯符之流,死于小人之手。
勉励告诫一番,见管蛟若有所思,明显听了进去,袁洋心中微微点头,暗道此子未来可堪大用。
时隔近两月,再次回到九夷,袁洋发现此地已经大变了样。
首先是港口,不仅修建了水军标准的大型水寨,深处,甚至还造了三座船坞,里面正有三条艨艟,正在铺设龙骨。
显然,在管统的辅助下,管蛟已将此港打造成集造船、维修、训练于一体的水军基地。
“此地木料是否充足?”袁洋下了船,示意管蛟前面带路,他兴致勃勃地参观船坞。
船坞内,十余丈长的艨艟轮毂慢慢清晰,上百船匠正围着朦艟上下忙碌,看这情况,再有数日,便能成功下水。
“扶桑山林众多,此地倭人也通造船之术,仓库阴干良木不少,打造二三十条楼船、艨艟,绰绰有余。”
“甚善,此三条艨艟造完,暂时停止造舰,记得多多囤积阴干良木,最好从别处再增调一批过来,不久吾有大用。”袁洋叮嘱道。
“诺,玉田、木城皆囤有不少阴干实木,吾明日便令运输船队借转运之机,聚集于此。”虽不明袁洋深意,但管蛟仍是大声应命。
也没过多解释,视察完港口,袁洋一行往九夷城归去。
袁洋近侍皆是骑兵,回程速度很快,不到片刻,九夷城便遥遥在望。
“恭贺主公得胜回城!”管统领着一众留守文武早已等候多时,见到骑马奔腾而来的袁洋,他当即微笑行礼。
“公威快快请起。”袁洋迅速下马扶起管统,他真诚的感激道:“若无公威为吾转运粮草,派发援兵,吾真不知战事尚要迁延几何!君实有大功耳!”
袁洋出征在外,管统坐镇九夷城,为袁洋保障粮道,稳定后方,竭尽全力恢复生产,并且在赤马关最虚弱的时候,管统强行压下一干反对意见,从牙缝里挤出了最后一批援兵,及时相助王基、管蛟稳守赤马关,大败山囗港倭军水师。
他甚至仅用月余,便筑出了一座周长十里的郡级城池城基,可以说管统就任九夷郡守以来,当真是为袁洋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管统!”
“臣在。”
“君谨守九夷,内修政治,外援南北,实乃吾之萧何也!功莫大焉!”袁洋紧握管统双手,郑重道:“为酬君功,特晋君爵为大上造,赏田千亩,赐偻奴十人,望君勉之。”
“臣拜谢主公!”管统面露激动道。
“公威,汝续弦否?”袁洋语出惊人。
“主公,狗奴未平,九夷未定,吾怎敢妄动私念。”
“圣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袁洋劝戒道:“君已近四十,至今无后,吾实不忍君百年之后,无人祭祀香火,丰臣秀吉之女,年已十五,豆蔻初开,君若不弃,可纳为妾室。”
“这…”管统面露迟疑。
“公威,汝为吾袁氏,乃至妻子尽没,今君若不纳此女,吾有何颜面祭祀吾父吾祖焉?!”
“诺,臣敢不从命。”管统无奈点头。
袁洋朗声大笑,心中的大石,总算又落下了一颗。
管统为袁氏,沦落为孤家寡人,他不是只顾争权夺利的袁谭,这样的忠臣,他实是不忍其孤苦一生。
“公威,今九夷初定,吾等汉军家小,可令袁忠尽早护送迁移至此。”
“诺。”
忠烈岛虽然安全,然土地太小,发展有限,九夷城未来必定会成为袁洋核心治政中心,将汉军家小迁至九夷,加强汉人对此地影响力,乃是必然。
进城之后,袁洋设宴,款待众文武,值此大胜之时,气氛自是融洽无比。
在场文武跟随袁洋远渡扶桑,劳苦功高,席间,袁洋自是谦逊敬酒,并大赏众文武。
除了此前已经受封过的袁盛、袁安、管蛟、王基、管统,
远在玉田之王脩同样晋爵一等,为大少造,赏田千亩,布百匹,赐奴十人,
袁忠晋爵为少上造,赏田五百亩,布百匹,赐奴五人,
王仪晋爵五大夫,王乔晋爵五大夫,其它以下留守众文武,也俱有封赏,便是普通汉军军卒,袁洋也命将军府吏员按照军籍,统一赐粮五斗,一时间,上下皆欢。
合理分配完利益,袁洋的镇东将军府府库,几乎再次见底。
对此,袁洋很看的开,只要军心在手,何愁府库不丰?大不了秋后南征,开发鹿儿岛那个大金矿便是了。
不过远水救不了近渴,袁洋接下来还有很多大动作,缺少钱粮是绝对难以实行的,次日,召集管统、管蛟、袁盛、袁安,连同刚刚抵达的袁忠一众高层,袁洋群策群力,以图度过难关。
“主公,”管统手捧厚厚的竹简,走至袁洋身前,躬身道:“此乃九夷郡十县,目前治下所有汉倭军民人口户籍,并田亩、府库、军备文书,请主公过目。”
九夷郡十县计有兴汉、忠烈、九夷、木城、临山、顺义、玉田、平南、赤马关、伊人,袁洋打开竹简,细细观看。
此十县至今日,登记在册汉倭人口约十三万余人,其中汉民六千余,倭人十二万余。
汉军经过两个月的征战,死、残200余人,目前全军上下只剩6500人,其中九夷郡驻军二千五,赤马关驻军一千,玉田驻军一千二、平南驻军一千,剩下的800人,零星分布在其它六县。
倭兵则扩充到了6800人,其中德川家康领1500人增援鹿城,丰臣秀吉领2000人驻守平南,织田信长领1500人随袁洋至九夷城,一千倭人水军,归管蛟统领,800倭兵,由王基陆续招募。
以十三万百姓,供养13300大军,尚有数百官吏,十比一的超高军民比例,也就是袁洋于九夷实行了残酷的奴隶制,所有既得利益全由袁洋全权分配,不然铁定要出大事。
而就算是如此,以九夷大半郡之地,想供养如此大军,也是力有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