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请我当皇帝 第8章 漕运税银

作者:蓝见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6 12:02:4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乾清宫,送走高杰后,朱慈烺又召见了漕运总督兼淮安巡抚路振飞。

相比之其他人,起兵护送朱慈烺至南京的路振飞,更像是从龙之臣。

“卿总督漕运,兼抚淮安,身负两职,担子不可谓不重。”

“淮安地处南北要冲,自北地突变,南下逃难的百姓不计其数。本宫骤至淮安,不见戾气,多是祥和,足见卿之能也。”

路振飞俯身,“臣既食国禄,恪尽臣职乃本分,实不敢当殿下如此谬赞。”

“本宫初至南京,对南畿不甚熟悉,烦请路卿为本宫暂作介绍。”

路振飞一躬到底,“为殿下效劳是臣子本分,更是臣的荣幸,何敢言‘劳烦’二字。”

表明应有的惶恐后,路振飞接着开始介绍情况。

“自臣得知北地战况后,随即派副总兵金声桓镇守徐州,以防闯贼。并令下属官吏,收拢逃难的军民。”

“为保漕运命脉,臣一面训练漕衙所属运军,一面招募乡勇。也幸得北境将士用命,终不使闯贼南下。”

朱慈烺看着路振飞,“本宫听闻,路卿所练乡勇,达二十万之巨。”

“臣不敢欺瞒殿下,二十万乡勇只是对外宣称,用以震慑宵小,实际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路振飞很实在,没有隐瞒,也没有必要隐瞒。

“真实的数字是多少?”

“五万。”路振飞回答的很干脆。

五万,这个数字和朱慈烺想象的差不多。

“五万乡勇,皆可堪一战?”

“回禀殿下,乡勇,只是乡勇而已。”

朱慈烺知道自己这话问的有点多余了。

大明朝的军队,很能打。

直到崇祯末,明朝还能组织起松锦之战、朱仙镇之战这两场大规模会战。

明朝的军队战斗力的问题,主要因素不在于军队本身,而在于朝廷。

不是军队不能打了,所以大明朝不行了。

而是大明朝不行了,所以军队才不能打了。

明代对于军队的掌控,比之于其他朝代,可以说是无与伦比。

哪怕是崇祯十五年,松锦、朱仙镇两场大败后,朝廷依旧能指挥得动手握西北重兵的孙传庭。崇祯十七年,仍然能够换掉宣府总兵唐钰、关门总兵卢天福。

明朝有团练,吴三桂就曾任宁远团练总兵。但朝廷能够指挥的动正规军,压根就用不到团练乡勇。

团练乡勇起到的,只是辅兵的作用。

路振飞麾下有五万乡勇,人数虽多,战斗力却很难保证。

明代团练乡勇这些类似于游击队的存在,怎么也比不过朝廷的经制之军。

就像李自成军中的主力,多半也是原西北的军户和士兵。

朱慈烺又问:“若是从这五万乡勇之中挑选精锐,能挑出多少?”

“三千。”路振飞不假思索。

“臣将原运军精锐,并挑选乡勇精壮,共计三千人,加以整训,充作了臣的漕督标营。”

“护送本宫从淮安至南京的那两千人,想必就是出自路卿的漕督标营吧?”

“正是。”

“这两千人,就留在南京吧。”

路振飞略作迟疑,重重的说道:“臣遵旨。”

此时的朱慈烺和历史上南明的那些皇帝一样,手里没兵。

漕督标营的那两千人,朱慈烺有印象。

当时自己是凌晨到的淮安,那个时辰人都还在睡梦中。这两千人接到命令能迅速集结,且沿途阵型不乱,这就够可以的了。

路振飞知道太子身边无甲士的窘状,不过一息的功夫,便领了旨。

“殿下,臣在淮安时还收拢了一些从北方退下来的士兵,稍作整训还可任用。臣……”

“不必了。”朱慈烺拒绝了。

“山东、河南近乎沦落于闯贼之手,徐州、淮安两大重镇恐将直面闯贼兵锋。卿之帐下,不可无勇士。”

路振飞神经一紧,漕运总督最重要的职责是确保京畿的漕粮运输。如今京师沦陷,漕粮自然也不必再送京师。

漕运总督,俨然似同闲职。

听太子殿下的意思,自己好像另有他用,像是与军务有关。

朱慈烺并未提及接下来的任命,问道:“漕运衙门现有多少漕粮物资?”

身为漕运总督的路振飞对于治下情况,如数家珍。不必去想,便能做到如数家珍。

“回禀殿下,去年建奴入塞,焚毁临清所囤仓储。为保京畿及周边军镇供给,圣上降下严旨,务必确保畿辅军需。”

“秋粮征收后,臣便立即组织人手,准备运送京畿。谁知,闯贼逞凶,故,筹集的两百万石漕粮,大体还在淮安、扬州。只是,闯贼兵犯山东,济宁的漕粮有所损失。”

“此外,还有沿运河北上的二十万两税银。”

“其中十万两,是奉旨督理两淮盐政兼抚扬州的黄家瑞黄佥宪派人押送的盐税银。”

“另外十万两是福建起运的税课银。”

“这二十万两税银,本应送到户部太仓库。奈何闯贼阻断交通,便只能暂存于漕运衙门。”

沉默稍顷,朱慈烺这才说道:“漕粮,先不要动。”

“十万两盐税银,送到南京来。福建起运的那十万两税课银,留给你整训乡勇。”

“这……”路振飞欲言又止。

倒不是他舍不得那十万两盐税银。

税银本就是朝廷的,别说拿走十万两了,就是把二十万两全都拿走,路振飞都不会皱一下眉。

十万两盐税银,好办。关键是福建的那十万两税课银,被人截用了,路振飞没拦住。

什么人如此大胆,竟然敢在漕运衙门里不经漕运总督路振飞的同意而擅自截用税银?

只有一种可能,这个人,比路振飞官大。

崇祯十六年与崇祯十七年的新旧交替之时,崇祯皇帝或许是觉得文官不可靠,武官也不可靠,便启用了与国同休的勋贵。

其中,抚宁侯朱国弼提督漕运,位在漕运总督路振飞之上。

截取税银的,正是朱国弼。

这家伙截取税银的时间点很巧妙,正好是北京沦陷之后。

当时路振飞据理力争,事情闹得很大,知道的人很多。

太子殿下初临南京,想来是不知道这件事。

路振飞刚想禀报,又被朱慈烺打断。

“税银的事先待定,等晚上同史阁老他们议事时,再行议定。”

本来朱慈烺没反应过来,可看到路振飞那奇妙的表情后,他想起来了。

抚宁侯朱国弼,差点忘了这个大坏种了。

对付这种败类,还是交给东林党更合适。

反正的东林党已经和勋贵结了仇,不差这一个。

路振飞见太子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想了想,还是没有揭破。

“臣明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