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明时分,陈寿起了个大早。
预计在今夜子时起尸,诸般事宜,陈寿都要提前预备着。
待洗手净面,陈寿先给师爷和师傅的灵位上了香,三跪九叩首。
如今陈寿算是跑单帮,但传道授业的情不能忘,又上了些贡品。
自义庄被封,陈寿便又在崖洞深处,从师爷到师傅黄顺义和两位师兄重新立了灵位。
除了师爷,其余灵位的背后,有着他们各自的尸体。
再到阴泉处,死者状态良好,与昨夜接回来时别无二致。
陈寿又给了一遍聚阴符,便在山涧里寻个清净处,给自己沐浴一番。
等洗了个干净,浑身清爽的陈寿便挑出了三具铜尸,做为随行,也算凑个人数。
如今只有陈寿一个人走活,尸体便由铜尸代劳,自己只管引路便可。
敲定下玄煞及其余铜尸看着崖洞这处老巢,陈寿又将放着【荫州养尸秘法】、【辰州役尸法咒】、【太阴炼华图】的匣子放入石盒,继而放在石缝中。
前面则是并排站立的其余的铜尸和八具阴尸。
在有玄煞在外,如此防守崖洞,陈寿才能放心下山去。
如此再检查一遍必要带着的物品,陈寿除了中午又给死者上了一遍遮阳符,便一直静坐蓄养精神,直到过了亥时三刻。
深夜,虫不鸣,狗不叫。
准备充分的陈寿,将尸体上的符纸换了一遍,拿出一张镇魂符燃起,便唱念似的诵出起尸咒:
“天清地灵,尸随符行,三魂归左,七魄归右,速速起身,返故乡亭!”
诵念完毕,陈寿立喝一声:“起!”
死者豁然而立,随即陈寿唤过铜尸,以捆尸索将两者背对背相连,确认死者脚不着地,陈寿方才收手完工。
这些活计陈寿虽然目睹师傅生前做过,但如今却都系他一人身上,方才知晓此中不易。
赶尸的基本功有三十六种,又称三十六术,虽只是简单的小门小道,但若都能随心所用,那便成了真功夫。
似陈寿这般起尸、镇尸,背尸,都是些其中常用的路数,加之黄顺义教导时从不藏私。
再有数月间,陈寿没事便抱着【荫州养尸秘法】来看,对三十六术早已了然于胸。
此间虽是第一次真正上手,但有着陈寿的小心仔细,也算是安稳落定。
陈寿又拿出早备好的黑布,完完整整的将两者罩上,显出死者的身形。
如此陈寿一袭青布长衫,背负松纹古剑,包裹斜挎在身,火灵鞭缠在腰上,又挂起符囊,菩提玉佩被他揣在怀里,拿过斗笠戴上。
手中铜铃轻摇,敲响镇魂阴锣,唱着辟邪咒,高呼“阴人~上~路~”
一把粗糙纸钱落下,三具铜尸随着三快两缓的铃声而动,整齐如一的下山去了。
深夜的密林间,四道身影远远行着。
快慢交错的铃声引路,时不时敲响的阴锣安神镇魂,念诵的辟邪咒趋避邪祟恐惊扰死者。
似唱念的:“阴人上路,生人迴避。”
也是为了提醒活人避让,万一沾染阴债,会有孽障缠身。
散落的纸钱,是阴人借路的买路钱,为安抚死者,以免被当地的野鬼缠上,亡魂不得安宁。
明江府在余杭府往东偏南,故而陈寿取东路下山,沿着赶尸行当特有的标记而行。
沿途过桥绕村,尽可能的绕过生人可能出现的地方,尤其野外须得多加注意野狗,倘若有野狗狂吠,会冲撞了死者,惊散魂魄。
如此过了青山墓陵,算是出了青山的地界。
沿途没有好的地方可停放尸体,陈寿便打算着在下一处死尸客店停下。
渐渐黑夜驱散,天色有些灰白,眼见天色将明,死尸客店也已近在眼前。
荒野路边立着几间木屋,顶上搭着茅草,左右不过三四间房子。
陈寿靠近前时,房门大开,屋内满是白灰,朱砂等熟悉气味。
陈寿挑了一间,将死者放置门后,此处阴凉避阳正合适。
又将门口的牌子翻个面,这是为了提醒过路同行,此间有人,省得他们误闯,惊诈了各自的尸体。
房子不大,却也够容身,里面还给了一张草席,陈寿随即坐下,吃着干粮。
只需借宿到天黑,陈寿便可再次上路。
然天公不美,屋外下起了绵绵细雨,同时隔壁也传来一阵门轴转动的声音。
陈寿心道,这是遇见同行了啊。
但他并没有过多在意,他们这同行见了,可不兴互打招呼,且若离开时,也得互相回避着。
这时黑猫小灵,忽得穿进屋内,轻甩着刚沾上少许的水滴,便跳到陈寿身边,盘卧在陈寿身边的草席上。
陈寿见此心念一动,屋后的白煞随即闪至屋内,隐入另一侧的门后。
陈寿这才放下心来,有意无意的在地上画着符。
眼见天时渐晚,这雨还没有停下的痕迹反而大了起来。
“怕是今夜走不了了。”
看着屋外渐大的雨幕,陈寿自顾轻声说着。
若雨小些,还可凑合赶路,倘若遇见大雨,便只能在这多住一夜。
这也是赶尸路上担忧的事,阴雨天会加速脱水后的死尸腐烂,且雨天地气最足。
陈寿虽对死尸只是初步脱水防腐,没有其他那么严重,但雨天地气最重。
且陈寿又以符纸聚阴,倘若尸体受地气侵染过重,会有尸变的风险。
虽然现在陈寿虽手段,不惧普通的尸变。
但如果陈寿给东家送个尸变后的阴尸回去,那场面不想而知。
“什么人不守规矩!”
“不知道这里生人不能进吗!”
忽而怒喝之声自隔壁传来,惊得陈寿起身。
连忙拿出镇尸符,前往门后看自己的东家。
只见尸体上缕缕阴气开始外散,凝结在额头形成气团,陈寿连忙燃烧镇尸符,又将食指点在尸体中檀穴。
见形成的气旋溃散,陈寿心中方才安定下来,继而重新贴上镇魂符。
陈寿这边刚化解尸体尸变之相,继而隔壁又传来跌跌撞撞的声音,墙板也接二连三晃荡。
见此陈寿便知,隔壁多半是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