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兄长 第35章 , 惊涛裂帛诞龙子

作者:作家OK0PBY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0 09:14:3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惊涛裂帛诞龙子

至正二十二年夏,应天府的梅雨季来得格外猛烈。连续七日的瓢泼大雨将宫墙淋得透湿,朱元璋站在奉天殿的滴水檐下,听着太医院方向传来的隐隐哭嚎,手中的军情急报被攥得变了形——张士诚趁安丰之战后我军疲惫,派水师突袭镇江,而陈友谅残部竟在湖广重聚,扬言要“为汉王复仇“。

“元帅,夫人怕是撑不住了...“贴身侍女跌跌撞撞跑来,发髻上的银簪已不知去向,“太医说...说血崩不止,要请民间的稳婆试试...“

朱元璋猛地转身,雨水顺着铁甲的缝隙流下:“胡闹!太医院的御医都是废物吗?“他想起三日前马秀英还挺着孕肚为伤兵包扎,如今却在生死线上挣扎,心中如刀绞般疼痛。

“元帅息怒,“朱兴隆从内殿匆匆走出,衣襟上沾着暗红的血渍,“秀英失血过多,脉象微弱,但她一直念着你的字...“他顿了顿,将一方染血的丝帕递给朱元璋,上面是马秀英惯写的“安“字,却只写了半笔。

就在此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了宫门前跪着的一群人——是城中百姓自发前来祈福,其中有个瞎眼老妪,正是当年马秀英在应天开仓时救助过的灾民。朱元璋看着人群中高举的“祈愿王妃平安“的木牌,想起秀英常说“百姓心便是天心“,忽然转身对朱兴隆道:“哥,你替我守着秀英,我去城楼上看看。“

朱兴隆望着弟弟湿透的背影,握紧了手中的丝帕。太医院内,稳婆的铜盆已换了三盆血水,马秀英的声音越来越弱:“大哥...重八...孩子...“

“秀英,撑住!“朱兴隆俯身在她耳边,“重八在城楼上为你祈福,百姓们都在宫门外磕头,你看这孩子的名字,重八都想好了,叫'标',朱元璋的标,顶天立地的标!“

马秀英的眼皮微微颤动,似乎听见了。稳婆突然惊呼:“生了!是个公子!“但婴儿的啼哭却异常微弱,像是随时会断气。

“快!抱给夫人看看!“朱兴隆话音未落,就听见宫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张士诚的死士竟趁雨夜混进了应天,直扑太医院!

“保护小公子!“朱兴隆拔剑护在产榻前,剑身在闪电中映出他决绝的面容。亲卫队长带着人冲进来时,只见朱兴隆的后背已中了一箭,却仍死死挡在马秀英和婴儿身前。

“大哥!“朱元璋的吼声从门外传来,他浑身是血地砍翻最后一名死士,冲到产榻前,“秀英!孩子!“

马秀英艰难地睁开眼,看着朱元璋怀中的婴儿,用尽最后力气道:“重八...别管我...看好孩子...“说完便晕了过去。

“快传太医!“朱元璋抱着微弱的婴儿,声音嘶哑,“哥,你怎么样?“

朱兴隆拔出后背的箭,鲜血瞬间浸透了衣衫:“我没事...快给孩子取暖...“他看着婴儿发紫的小脸,想起在钟离县时,妹妹重四难产而死,爹娘抱着死婴哭了三天三夜,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恰在此时,刘基披着蓑衣冲进太医院,手中捧着一个锦盒:“元帅,这是我派人快马从徽州取来的千年人参!“他撬开马秀英的嘴,将参片塞进她口中,又让人将婴儿裹进暖炉烘过的棉被。

整整一夜,应天府在风雨和厮杀中颤抖。朱元璋守在马秀英的病榻前,一手抱着渐渐有了哭声的婴儿朱标,一手紧握着兄长的手。朱兴隆发着高烧,却仍强撑着指挥亲卫加固宫墙。

次日黎明,雨过天晴。马秀英终于悠悠转醒,看见朱元璋怀中熟睡的儿子,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朱兴隆靠在床柱上,看着这一幕,终于放下心来,晕了过去。

“哥!“朱元璋惊呼。

“元帅放心,“刘基为朱兴隆诊脉,“只是劳累过度,加上箭伤发炎,好生将养即可。“他看着襁褓中的朱标,又看看马秀英,“小公子出生时天崩地裂,却逢凶化吉,将来必是栋梁之材。“

朱元璋点点头,抱着朱标走到窗前,看着应天城头重新升起的“明“字大旗。经历了这场生死考验,他更加明白,家人和百姓,才是他征战天下的根本。

“重八,“马秀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给哥请最好的大夫,一定要让他好起来。“

“嗯,“朱元璋转过身,眼中充满了感激和坚定,“我已经派人去请江南最好的名医了。秀英,谢谢你,给我生了个好儿子。“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朱标熟睡的小脸上,也洒在马秀英和朱元璋身上。虽然张士诚和陈友谅的威胁仍在,但这个新生的婴儿,却给应天府带来了新的希望。

朱兴隆在昏睡中,仿佛又回到了钟离县的那个冬天,他背着生病的重八走在雪地里,答应过母亲要照顾好弟弟。如今,弟弟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他,作为长兄,也将继续守护着这个家,守护着这个正在崛起的王朝。

应天府的故事,因为这个小生命的诞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而朱元璋和他的兄弟们,也将带着这份希望,继续在乱世中前行,为天下百姓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