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打了一套体操,又围着院子跑步。
直到出了一点儿汗,这才停下来。
这时候的鞋子已经是千层底的那种布鞋,也叫做小朝靴。
而小朝靴的靴子底比较厚,也就比较高,其实并不太适合跑步。
顾诚穿的则是皂靴,其实这种皂靴也不太适合跑步,可没办法,现在都是这种靴子,要是不穿,那就没得穿了。
所以,顾诚也不打算长跑,身体出了汗,双脚也没有太大的不适,就可以了。
以后还是得让人做鞋子,而不是靴子,不需要那一点儿长筒。
裤脚的话,只需要用绑带绑起来,也可以做到干净利落,跑步还不会伤脚。
跑完步。
擦了擦汗。
开始吃早饭。
外面的炮火声已经停了。
看情况,李景隆应该是被威力更大的炮火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敢强攻了。
站在院门口的徐妙锦就这么看着顾诚绕着院子跑步,随后又回到屋内吃饭。
顾诚刚坐下,就想到了守在外面的徐妙锦。
“吃了吗?”
徐妙锦见到顾诚走出来,还以为他有什么事儿,结果听到对方只是问她,吃了没。
“来之前,已经用过膳。”
顾诚点了点头。
“嗯。”
随即转身准备吃饭。
徐妙锦却疑惑道:“先生,外城的炮火声已经没了,先生难道就不疑惑,我们守没守住?”
顾诚转身,回道:“若是敌军强攻要破城,这炮火声只会更急。而现在,炮火声停了,应该是贼军初见我们改良之后的炮火之威力,以李景隆那谨小慎微的性子,肯定会停止攻城。”
“李景隆虽有十万大军,而我们只有五千人,但他想要在一天之内,快速破城,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攻城之战,向来都是不太好打。”
徐妙锦听了顾诚的分析,双眼一亮,似乎对兵事很感兴趣,如好奇宝宝。
“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我拨云雾而见青天,如此说来,便是这一时半会儿,李景隆也无法破城而入。”
“可若是李景隆今晚趁夜偷袭呢?”
顾诚想了想,回道:“夜间偷袭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夜间攻城难度更大,不利于攻城一方。”
“我们只需严加防范,一旦李景隆夜袭,依然还是死守。”
“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徐妙锦又问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吗?”
顾诚道:“也有,李景隆若是不夜袭,那就该我们夜袭了。”
徐妙锦怔了一下,很明显,有一点儿想不明白顾诚之言为何意,京师守军才五千人。
出城夜袭李景隆的十万大军?
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顾诚看出来徐妙锦那疑惑的神情了。
没想到,这位竟然也有一点军事迷。
“我们夜袭,也并非是真正夜袭,就这点儿人马,出去都不够李景隆塞牙缝。”
“之所以要夜袭,自然是扰的贼军晚上睡不着!”
“虚虚实实,丢一颗炮弹就跑,让他们晚上睡不着,白天自然也就没有精神气攻城了。”
徐妙锦再一次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
“先生当真是足智多谋也!”
顾诚连忙谦虚道:“别,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想来,世子爷也知道这些的。”
徐妙锦却抱拳施礼道:“多谢先生指点,我这就让人去向世子爷通传一声。”
顾诚耸耸肩,回道:“好吧。”
徐妙锦去叫人给朱高炽传信。
顾诚则是转身回屋吃饭。
就像是他说的,李景隆真要是破城,火炮声肯定比现在响的更紧密,而不是直接停火了。
这一顿饭刚吃完,道衍和尚就找过来了。
他也是吃完斋饭之后,休息了一会儿,便来顾诚的别苑,有心想要聊一聊如今的局势。
见到别苑外的徐妙锦和四位壮硕的女仆,他就明白了燕王朱棣的心思。
却也没太多想法。
顾诚的身份太过于神秘,也万分重要,确实是值得朱棣这么做。
万一,北平城破,顾诚为了活命,再一次说出自己的身份,被李景隆抓去南京,朱棣想要奉天靖难,便是比登天还难!
“大师。”
顾诚见到道衍和尚走进了别苑,起身迎接。
道衍也回了一礼。
两人现在的身份,算是燕王朱棣的谋士,却也都没有一官半职在身,但在王府之中,在朱棣这个燕王集团里面,却又身份尊贵。
大家也都知道,燕王殿下身边有两位门客,乃是无人能招惹的存在,谁得罪了这两位,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道衍、顾诚落座,又摆上了棋盘。
“幸得顾施主指点一二,北平有了威力更强的火器,李景隆攻城未能得利。”
“便是瞿能所部也没能破城,南军最终攻城一个时辰不到,只好退兵,驻守城外。”
顾诚虽然能给徐妙锦分析的头头是道,可终究也不过是简单分析,还是要等实际战报的。
“可这火器也有用完的时候,而李景隆休整之后,必定还会再一次攻城。”
三个月的时间,想要造出大批量的地雷,以大明北平府现在的工匠技术和工坊规模,都是不太可能的。
一个是冶铁的技术一般,铁产能比较低。
第二个就是硝石、硫磺材料珍贵,也难买到手,北平这边已经是喊出奉天靖难之口号,商贾们也都闻讯而不敢来做生意。
朱棣想要买到大批量的硝石、硫磺,就要花心思、加钱购买,而运输又成了问题。
西边有着耿炳文驻扎在真定府(大同),南边的朱允炆还在征兵继续北上讨伐于他,北边的辽东也是随时听从朱允炆的号令,根本不会给朱棣这些物资。
所以,三个月的时间,造出来的炮弹并不是很多。
道衍和尚轻声道:“无碍,攻城本就艰难,李景隆又以十万大军全力围困北平城,刚刚一战,唯有丽正门战况最为激烈,其次便是瞿能所部。”
“李景隆没能用好瞿能,便已经败了!”
在道衍看来,李景隆若是一开始以瞿能为先锋大将,直接支援他强攻丽正门,或许还有一线破城之希望。
然,李景隆却让瞿能所部单独攻城,他则是以另一位副将为先锋大将,强攻丽正门。
眼看北平有着威力更大的炮火,自家的士兵攻城受阻,便又不愿一鼓作气,强攻北平城。
将士们的一股气还没完全泄掉,李景隆自己倒是先不愿继续攻城了,直接下令停止攻城,退回来安营扎寨。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李景隆的退兵之命令,真的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