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仅仅是在王府休息了一天。
就直接去了府衙,开始查阅卷宗,并且让人在城内好几处地方,宣读《大明律》。
又让大使、里正等宣扬其坐镇府衙,有冤屈者可以去击鼓鸣冤。
燕王殿下亲自审查,为其平冤!
只不过,这一上午过去,也没有一人敢上前击鼓鸣冤。
便是一些觉得自己有冤屈的,或者是真正蒙冤之人,也只是暗中观望,不敢当众上前。
不过,阎王朱棣也并没有刻意地去演戏。
想要得民心,仅仅是演一场戏还是不够的,百姓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是不是演的,他们也能一眼看出来。
相比较燕王朱棣正在巡查两府四城之地,赚一点名声,让百姓们能够支撑他。
南京的朱允炆就坐不住了。
四叔他真反了!
当然,他现在也把朱棣给逐出了朱家族谱,算是没名没份了。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洪武年的名将,当年跟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的老将军耿炳文败了!
龟缩在北平城,还装疯卖傻企图蒙混过关的朱棣赢了?!
“齐卿,朕该怎么办?”
齐泰一时间也没法了。
他还以为燕王朱棣就算是杀了谢贵等人谋反,也能很快平定,毕竟也不过是一藩王,应该翻不起大浪。
再加上,他们一开始举荐的耿炳文,那也是早年跟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有着赫赫战功的老将军啊!
平定朱棣应该是犹如捏死一只蚂蚁才对。
怎么就败了呢?
黄子澄这时候连忙站出来躬身道:“皇上莫急,耿老将军年事已高,必然是力不从心。”
“臣以为,可以换一位年轻一些的将军为帅,领兵平叛。”
朱允炆连忙问道:“卿可有举荐之人?”
黄子澄回道:“皇上,曹国公之子左军都督府事李景隆李将军或可为帅,臣听闻,李将军年幼之时还曾被太祖所喜爱,后来又在湖广之地练兵。”
“臣以为,若是以李将军为帅,领兵伐燕,必定能成!”
黄子澄提起的这个人,朱允炆是知晓的,不仅知晓,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因为李景隆后来官至太子太傅!
可以说,李景隆乃是朱允炆的心腹大臣,也是朱允炆手中的兵权!
朱允炆削藩的时候,还派遣了李景隆带兵前往开封,直接把周王给绑回来了。
不得不说,黄子澄这人确实是有点儿小聪明,灵光一闪,说到了朱允炆的心坎儿上。
“卿所言极是,朕怎的把九江给忘了!”
朱允炆在黄子澄的提醒下,也是想到了李景隆,便信心百倍,觉得自己应该一开始就任李景隆为帅才对,说不得,这会儿对方已经把燕贼都给抓了回来!
当今称赞了一声黄子澄,然后就让人去把李景隆给叫来。
“臣拜见皇上!”
朱允炆连忙开口道:“免礼。”
“来人,赐座!”
不得不说,这李景隆也算是一位容貌俊朗,又有一些天生富贵的气质,穿着官袍,往那里一站,就感觉到此人不一般。
宦官搬来了椅子。
李景隆直接坐下,朱允炆这才开口道:“九江,北平的燕贼谋反,你可曾听闻?”
李景隆抱拳道:“皇上,臣有所耳闻。”
朱允炆问道:“朕打算以你为帅,领兵前往北平平叛,你可有何想法?”
李景隆郑重地抱拳回道:“皇上,臣愿意亲自带兵前往北平,捉拿燕贼回京,由皇上亲自问罪!”
“若是捉不住燕贼,臣愿以死谢罪!”
朱允炆欣慰不已,也高兴不已。
“好!”
“朕这就下令,以你为大将军,率兵五十万,抓住燕贼!”
“朕要亲自问一问他,为何要反!”
朱允炆对朱棣的谋反也是真的生气,四叔,我爹当年对你不薄啊,结果,你却要抢他儿子的皇位?
你良心何在?
李景隆抱拳道:“是!”
他觉得这是自己再进一步的机会,毕竟,谁又不想青史留名?
依靠着父辈的荣耀,过了半辈子。
这一次,若是不把握机会,以后恐怕也没这样好的机会,让他能够领兵作战、建功立业了。
年年练兵,说实话,李景隆自己都已经厌烦了那种在营寨里面的日子。
他太想进步了!
这还有十几天就八月中秋。
李景隆连甚至是有言,中秋节之前,就能活抓燕贼!
若论造势,这位也算是大明第一人。
口号喊得响亮。
抓住燕贼,回京过节!
关键是,朱允炆、齐泰、黄子澄三人还真的相信了。
也不想一想,这十万大军出征。
便是从南京到北平,这一路,最快也要十余天,若是来回的话,也得大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
李景隆的回京过节,便只是赶路,那也不太可能。
可朱允炆、齐泰、黄子澄三人只觉得李景隆气势豪迈、信心十足,这才是年轻有为的将军!
他们还在江边为李景隆践行,还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过江的船只停满了码头,李景隆换上了一身铠甲,颇有几分儒将风范。
李景隆人都走远了。
朱允炆还站在那里,犹如望夫石一样,久久不愿回宫。
可见,他对李景隆还是充满了信任和期望!
等到了德州。
李景隆却又不着急赶路,拿出了兵符,开始调兵,各地的卫所士兵都得到场,能来多少是多少!
耿炳文号称二十万大军。
这一次,他觉得自己最低也要能领五十万大军,直接把整个北平之地给围起来!
燕贼朱棣听到他率领五十万军,又包围了北平,肯定会被吓破胆吧!
然而,朱棣听闻朱允炆换帅,以李景隆为大将军,带兵前来攻打北平,一点儿害怕之心都没有,反倒是更加相信顾诚的穿越者身份了。
而顾诚有言,李景隆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还不知兵,不足为虑。
真正的对手,乃是盛庸、平安、何福、铁铉、瞿能五人!
朱棣也听从道衍和尚的建议,立即让人到处宣扬瞿能以前的战绩,嘲讽李景隆乃是一个纨绔子弟,依靠父辈的余荫而上位。
顺带又骂了朱允炆昏庸无能,相信李景隆这等奸臣,却不相信更忠心耿耿的瞿能!
很明显,这又是一招离间计。
李景隆既然无勇也无谋,又骄傲自大,若是让他听到这些传言,必定会对瞿能心生间隙。
这将帅不和,自然也会影响战局!
反正,肯定是要让他们不和,让李景隆防备着瞿能,压着瞿能。
对于燕王朱棣而言,只要是能够影响到战局、提高自己胜算的谋划,那都是好谋划!
不管作用大不大,都要用!
所以,燕王朱棣不仅趁着南军北上的时候,一边部署兵力,一边巡查两府四城之地收买人心,一边等待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