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道衍和尚回去之后,还真的给燕王朱棣开始写信。

先是讲述北平府城的现状。

百姓们虽然还有一点儿担惊受怕,有一些人想要出城,去亲戚家暂避风头等等情况出现。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切安好。

燕王朱棣在驻守北平的这些年,也确实是把北平城治理的很好,非常得民心。

徐王妃和朱高炽也没有拦着这些想要暂避风头的人。

允许他们拖家带口地出城投奔亲戚。

不过,出了这城,以后想要回来,那肯定就难咯。

其次就是金忠的人,打探到的消息,朱允炆果然下旨,诏辽王、宁王回京。

再然后,就是工坊那边已经锻造出来了一百多颗地雷。

接着,才是顾诚所言的十六字方针,以及鸳鸯阵战阵阵型之法等。

写完这封信。

道衍和尚找到了朱高炽,让他安排人给朱棣送去。

此时,王府后院,一位宫装女子站在阁楼上,正在看着手中的一些政务。

不仅仅是王府的账簿,还有整个北平城的账簿和一些政务。

女子的面容精致,妆容一丝不苟,葱白一般的手指纤长,气质雍容华贵,正是燕王朱棣之妻——燕王妃徐妙云。

“道衍大师的亲笔信?”

老管家躬身道:“王妃,大师有言,一定要快速送到殿下手中。”

“嗯,那就立即安排人,快马加鞭,送到永平府。”

徐王妃吩咐完此事,直接拿出了朱高炽的印章,写了信,盖了章,让老管家去找人。

等到老管家走了之后,徐王妃又对身边人问道:“世子何在?”

身边的女婢小心地看了一眼徐王妃的脸色,低声道:“娘娘,世子出城去了。”

她并不知道城外有什么。

只知道,这些天,世子经常出城。

徐王妃一听,就不再说什么。

她知道城外有什么,那是道衍大师建议,把王府西院的火器工坊迁移出城外,好进行火器的研究。

燕王朱棣回来试验地雷的那一天,她也在场,并且亲眼见到了新制地雷的威力。

同时,徐王妃也知晓,道衍大师向朱棣引荐了一人,此人名为顾诚,住在别苑。

朱棣对此人十分礼遇!

其对顾诚的的态度,徐王妃还是第一次见。

也因此不免对顾诚的身份有了一些疑心,当然,徐王妃绝对不会怀疑顾诚是不是朱棣的私生子。

因为朱棣绝对不会对他的私生子会是礼遇之态!

等处理完手中的事务。

徐王妃又问起了时间,听到已经到了晌午,又连忙问道:“道衍大师和顾先生的午餐可准备好了,送去了吗?”

旁边一位女管事儿连忙躬身道:“回娘娘,世子爷早已经交代好了,一日三餐,也都是按照大师和先生的要求来做,也有着专人送餐。”

徐王妃还是有一些不放心。

“你且亲自去看一看吧。”

女管事儿躬身道:“是。”

顾诚对穿越之后的生活还算是满意,也对自己在确定了自己来到大明建文元年、身处北平城之后,立即就想到了来抱朱棣的大腿这个点子,也很满意。

人嘛。

总不能跟生活过不去。

只身一人来到了这大明,还是建文元年。

就一个黑户,能干什么大事业?

不如抱着朱棣的大腿,直接就能飞黄腾达了。

吃完了午饭。

拿着扇子,躺在胡榻上,悠闲地喝着茶。

不用担心要给学生备课,也不用担心学校的一些教学任务,还有非工作上却又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大大小小的会议。

然后还要担心房贷、车贷,以及被父母催婚,各种相亲。

关键是,穿越之后,自己还变年轻了。

或许,这就是穿越者福利,从一个三十五岁的中年男子,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岁左右。

六月的太阳,已经开始毒辣起来。

好在,这古代的屋子建造的比较高,又用的青瓦,十分的透气。

朱高炽还让人从冰窖里面,弄了一些冰块,放在了书房这边,有着一丝丝的凉气,倒也解暑。

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等顾诚再度醒来的时候,发现对面坐着一黑衣和尚,正在闭眼捻着佛珠。

旁边,还坐着一个大胖子。

“大师、世子,你们怎么来了?”

顾诚伸了个懒腰,身上关节“咔嚓”作响。

朱高炽收了擦汗的手绢,连忙解释道:“先生,大师刚才找到我,说是有事相商。”

“我们便过来了,见到先生在午睡,也不好打扰,便坐在这里等着。”

顾诚倒是有一点儿不好意思了。

“下一次来了,可以直接叫醒我,不必等着。”

“事情要紧。”

随即看向了道衍和尚。

道衍这才开口道:“确实是大事,并且还是我们一开始便有一些疏忽了的大事。”

朱高炽和顾诚两人都是一头问号。

道衍继续道:“殿下奉天靖难的消息已经传开,朝廷也已经派来了兵马,如今就在真定府。”

“殿下虽然率兵前往,然,若是南军再来一路,直取北平,我们该如何应对?”

“古人云防范于未然也,贫僧以为,当立即加强北平城的防御工事,以防南军再来一路,直取北平!”

道衍和尚说完,直接看向了顾诚。

顾诚也明白过来,对方说的是谁,又是哪一件事儿。

“大师所言极是!”

“防范于未然,若南军再来一路兵马,直接攻打北平府,以我们城内这点儿人手,根本就不够,必须要加强防御工事。”

朱高炽还以为是什么大事。

不过,听完道衍所言,确实是一件大事。

他光顾着去监督火器工坊锻造地雷,却忘了北平城的防御工事。

其实,这北平城作为大明辽北第二道防线,当初,徐达、朱棣在镇守北平城的时候,就有意把这座城建造的非常牢固。

便是这城墙都和京师的城墙一样高大坚固,有着护城河,也有着瓮城。

不过,仅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道衍和尚见到顾诚明白他所言的意思,便接话道:“嗯,先生以为,该如何加强防御工事,能够挡住南军前来攻城?”

顾诚直言道:“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把红衣大炮给造出来,能造出多少是多少。”

“造出来之后,就直接装备在城墙之上。”

“最起码,可以打击一下南军的锐气,甚至是让对方投鼠忌器,不敢强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