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轻声道:“殿下无恙,如若有恙,当急谕臣。”
他直接就伏首称臣了。
朱棣虚弱地回道:“等死罢了。”
张信真诚地看着朱棣,轻声道:“殿下不以实情告诉臣,臣如何能帮得了殿下?”
“殿下,如今乃是王府生死存亡之际啊!”
“早年,家父随中山王驻守北平,后见殿下雄姿,还时常告知臣,言北平有殿下,自此辽东必得安宁。”
“如今,皇上听从奸臣之言,执意削藩,闹的满城风雨。”
“臣还记得家父之言,认为殿下才是如今这大明真主,还请殿下三思,万万不可束手就擒啊!”
朱棣见张信称臣,又态度诚恳,恻恻流泪。
这段时间以来,他是真的忧心,又满心愤慨,需要有人能够为他发声。
张信之言,对于朱棣就是莫大的宽慰。
“唉……。”
“未曾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能理解本王困苦之人。”
朱棣索性也就不装了。
虽然拉了好几场肚子,也饿了一天,整个人确实是没什么精神气儿。
但是这也都是演给谢贵等人看的。
朱棣缓缓地坐起来。
张信见此,就知道他是装的了。
“殿下……。”
张信连忙上前,亲自给朱棣拿着一个枕头,好让他舒服地靠在床头。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严肃地看着张信,轻声问道:“张将军,本王可以相信你吗?”
张信直接跪在了地上。
“殿下,臣愿意为殿下赴汤蹈火!”
朱棣这才开口,假意是知晓张信的父亲驻守过北平,从而想要拉拢他。
“本王得知,张将军的令尊身前曾跟随中山王驻守北平,故此,也有意想要书信一封,劝说张将军能深明大义,支持本王奉天靖难。”
“这书信刚写好没多久,你就来了。”
“或许,天意如此!”
朱棣说完,直接从床头摸出一封书信。
昨晚,顾诚说了靖难之役的一些具体过程,提醒张信是可以拉拢之人,并且有将才,乃是靖难功臣。
朱棣就连夜写好了书信,打算寻找合适的人选和合适的机会,把这封书信送到张信的手中。
未曾想到,还没送出去,张信就自己先到了燕王府。
朱棣也就不用再想办法,把密信送到张信手上了。
张信接过书信,却没有直接打开看。
他已经归附了。
张信收好书信,躬身道:“殿下可有谋划,臣愿意全力配合。”
朱棣当即就说了请君入瓮的谋划。
张信听完,觉得有着九成的胜算,“殿下英明,臣愿意配合,让谢贵、张昺二人毫无防备地进入王府!”
请君入瓮这个谋划,有了张信之后,燕王朱棣的胜算确实提高了不少。
毕竟,若是没有张信这位北平指挥佥事,谢贵、张昺肯定不敢贸然进入王府。
“本王有了张将军相助,便是如鱼得水呀!”
朱棣高兴不已。
张信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担心朱棣是真的疯了。
好在,父亲和母亲认为的雄主,确实是没有这么容易就被困苦所击倒!
张信走到外面,叹了一口气。
却又装作是暗自窃喜的样子,不动声色地给葛诚点了点头。
表示,燕王是真的落水生病了。
等到张信回到了北平府衙,直接找到了谢贵和张昺,开口道:“燕王疯没疯,我还不能完全肯定,但是落水生病一事,肯定是真的。”
张昺却拿出了一封葛诚的亲笔书信。
“我们或许不必在意这些。”
“皇上削藩之心,可比金坚。”
“我们继续拖下去,只会让皇上觉得我等办事不力!”
“这是燕王府长史葛诚亲笔书信,言明燕王装疯卖傻、意图谋反!”
“我把此信呈交于皇上那里就可以了。”
说完,看了张信一眼。
张信若不是从燕王朱棣那边知道他已经知晓葛诚和卢振乃是谢贵、张昺的奸1细,他差一点儿就上当了。
“张大人这一招甚好!”
相当于是一个莫须有,不管燕王朱棣疯没疯,他都要有一个谋反的帽子带着。
唯有如此,皇上成功夺了燕王朱棣的亲王权柄,让去京师养老,他们也就能够升官加爵、安然无忧。
张昺笑了笑,当着张信的面,慢慢地把书信收在了衣袖中。
可惜,张信不会关心这一封信,会不会送到京师,送到朱允炆的桌案上。
就算是张昺已经让人送出去。
十天半月地总算送到了京师,被朱允炆看到。
那时候,燕王殿下已经奉天靖难了。
“谢大人,下官还是有一些担心,若是此事被燕王知晓,却选择答应削藩,又该如何?”
“毕竟,皇上有言,不愿被负杀叔父名。”
“皇上和燕王有着皇家亲情,到时候,若是知晓我等却要诬告他谋反……?”
谢贵微微蹙眉,看了看张昺。
毕竟,让葛诚写信这事儿,是张昺干出来的。
张昺正要说话狡辩,却听到张信继续道:“谢大人、张大人,下官的意思是,燕王殿下是真疯落水,还是假疯落水,不如二位大人亲自去看一眼?”
“燕王若是假疯,那我们也能向皇上有一个交代。”
“若是真疯,便是说他装疯谋反,那到时候也只需要想办法佐证一二便是。”
葛诚的亲笔信。
张昺确实是让人给送出去了。
所以,这一会儿,他确实是有一点慌,担心到最后,反倒是他背上了诬陷燕王谋反了。
“谢大人,下官觉得张大人所言,确实有道理。”
“不如,我等亲自去看一看?”
张昺明显有一些心动。
谢贵沉思片刻,这才开口道:“嗯,那边亲自去燕王府查看一番!”
确实应该亲自去看一看的。
张信心下松了一口气。
请君入瓮的第二步,算是成了。
现在就看能不能快速地掌控北平府府城了。
而谢贵、张昺二人出了衙门,便集结了护卫,阵仗比较大,很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张信甚至是也带了自己的亲卫,让这阵仗看起来更大了。
差不多有两百多人。
看热闹的一些百姓们则是指指点点,好奇是什么事儿,让整个府衙的官兵们出动了?
而远远观察着府衙这边的动向的燕王府暗探,也立即前去燕王府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