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38 第38章 发横财(上)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8 10:41:3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曹家庄内的零星抵抗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迅速在左家军汹涌的兵锋下湮灭。当最后一名负隅顽抗的曹家死士被天璇营的乱刀砍倒在庭院血泊中时,这座曾经象征着中原地区顶级豪门权势与财富的坚固坞堡,彻底换了主人。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金汁的恶臭,以及……一种名为“征服”的铁锈味。

左梦庚并未急于踏入那象征着胜利的主宅。他勒马立于刚刚被血洗过的庄门前,目光扫过狼藉的战场、垂头丧气的俘虏群——主要是妇孺、仆役和部分投降的护院家丁,最后落在匆匆赶来的方以智身上。

这位桐城才子脸色苍白,强忍着战场血腥带来的不适,但眼神中却带着一种异样的专注,仿佛眼前的修罗场也是一道亟待破题的程文。

“方公子,”左梦庚声音平静,听不出大胜后的狂喜,“这庄内浮财、粮秣、田契、账册、匠户与佃户名册,皆需即刻清点造册,一丝一毫不得遗漏。此事,非你莫属,有劳了。”

方以智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少帅放心,学生既然还在南阳,自是帮人帮到底,送佛送上西。只是,曹家产业必然盘根错节,非精通算学、熟知地方者不能厘清。学生还需调拨府衙吏员,并请少帅遣得力人手监看、弹压。”

“准!”左梦庚点头,随即看向肃立一旁的赵恪忠和王大锤,“赵恪忠!”

“末将在!”独臂将领按刀出列。

“着你率天枢营一部精锐,配合方公子清点!重点看守府库、密室、账房、粮仓!凡有试图藏匿、哄抢、阻挠者,立斩!清点之物,无论金银珠宝、粮米布匹、地契文书,皆需登记画押,由你与方公子双方签押确认!”

“得令!”赵恪忠眼神锐利如鹰。

“王大锤!”

“小的在!”王大锤身上血污未干,眼中凶光未褪。不得不说,为了报左梦庚知遇……甚至是再造之恩,这位天雄军老兵此战当真称得上是悍勇无双!

“带你的人,立刻将庄内所有男丁,无论主仆,分开看押!甄别匠户、账房、管事,单独列出!凡有反抗,格杀勿论!余者,严加看管,等候发落!”

“得令!”王大锤猛然抱拳,领命而去。

随着一道道冰冷的军令下达,硝烟尚未散尽的曹家庄,立刻被另一种无声的、更为高效的“战争”接管。财富的清点,在刀锋的寒光下,以近乎残酷的精准度展开。

首先清点的,是银库。

沉重的铁锁被砸开,尘封的库门在刺耳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赵恪忠举着火把,当先踏入,火光照耀下,库内的景象让随后跟进的老吏们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银库之内,并非想象中散碎堆积的银两,而是一堵堵用桑皮纸严密封裹的银锭垒成的矮墙!官锭银(五十两一锭)码放得如同砖石,棱角分明,官印清晰。

旁边是成色极佳、油光水滑的私铸大元宝(十两、二十两不等),在火光下流淌着熔岩般刺眼的光泽。

更有几口半人高的粗瓷大缸,里面盛满了各色散碎银子和成串的当十、当五十大钱,几乎要溢出来。

与之相邻的金库倒是略小,但却更令人窒息。紫檀木箱中,黄澄澄的金条、金锭码放得整整齐齐,旁边的锦盒里,镶嵌着各种宝石玉饰的金器首饰流光溢彩,奢华得近乎梦幻。

珠宝库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几近鸽蛋大小的珍珠项链、温润如羊脂的白玉佩、翠色仿佛要滴落下来的翡翠手镯、红蓝宝石交相辉映的戒指、整块独山玉雕琢的山水摆件……烛火摇曳间,流光溢彩,价值连城。

更不要说那角落里,成匹码放的上等湖绸、苏缎、蜀锦堆叠如山,珍贵的紫貂皮、玄狐皮散发出特有的气味。至于什么鹿皮、熊皮、豹皮之类,居然只配随意摞在一边,堆成几座小丘。

中原世宦豪强,奢华竟至于斯!

“点!仔细点!分毫不能出差!”方以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强行压下心中的震撼。要知道,他家桐城方氏也是江淮名流,士林尊称“桂林方”(意为“折桂如林”,指族中历代进士甚多),但方以智却知道,若论家中资财,恐怕十个方家也没法和曹家这般豪富相比——能比的大概只有藏书。

譬如方家用于讲学、士林聚会的桐川会馆,居家读书的桂林第远心楼,哪里不是藏书万卷?想到此处,方以智的心情很快平复下来——我学生志在求学,何必惊异于曹家之铜臭!

随着他的吩咐,他带来的吏员和军中临时抽调的识字兵卒,在赵恪忠部下冰冷目光和雪亮刀锋的注视下,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清点中。

天枢营的士兵面对如此海量的金银,也难免有不少神情恍惚之人,却都被赵恪忠手按刀柄,一个个瞪着眼睛冷厉警告:“都给老子本分些!小心有命拿,没命花!”

银锭按封、按箱过秤(明末戥子精度有限,但力求精确),记录成色、重量、印记来源;金银首饰、玉器古玩暂由方以智亲自过目,结合紧急征召来的唐县老朝奉,一件件估值、登记、贴签;布匹按匹清点产地种类;铜钱则是最繁琐的,需按串、按贯计数,再抽样称重评估成色。

由于规模太大而人手太少,足足花了一日一夜,一份初步的浮财清单才呈到了左梦庚面前:

官锭银三万七千八百两有奇,私铸元宝及散碎银十一万九千五百余两,合计十五万七千三百两现银!金条金锭四千一百五十两,金叶首饰折金约八百两,合计四千九百五十两黄金(折银近五万两)!铜钱折银一万一千二百两!珠宝玉器古玩初步估值更是高达十二万八千两(但无法快速、大量出手)!贵重布料皮毛估值三万五千两!

仅仅是浮财一项,其价值便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三十八万零五百两白银!这已超过左梦庚决定剿灭曹家之前预估的上限,其震撼力毋庸置疑。

清点浮财的同时,另一边也在清点粮食。毕竟仓廪如山,军心可安。曹家粮仓位于坞堡西北角,巨大的砖石仓廪沉默矗立。仓门打开,一股浓郁、干燥、带着生命气息的谷物芬芳扑面而来,瞬间冲淡了战场残留的血腥。

这粮仓里面是真正的堆积如山!层层叠叠的麻袋几乎顶到了仓顶,以麦、粟、豆为主,间杂着珍贵的南方稻米,应该是曹家在襄阳附近的田地所产。

(注:襄阳位于南北交接处,境内既产小麦,也产大米,而且都还挺高产。另外,现代唐河县,即书中唐县,它也能种植水稻,不过考虑明末小冰河期温度偏低,本书设定唐县不种水稻。)

曹家这仓廪设计还很考究,通风防潮,连驱鼠的石灰硫磺痕迹都清晰可见,足见其对粮食的重视。

清点粮草听来简单,其实并不是简单工作,方以智目测了一下大致规模之后,决定采用“丈量法”与“抽样称重法”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在他的安排下,先由经验丰富的老仓吏丈量粮堆体积,估算总石数;再以长柄铁锥在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麻袋中随机取样,称重计算平均重量,再结合明末一石约一百二十斤的标准换算;同时仔细检查成色,验看有无霉变掺杂。

最终清点结果同样惊人:存粮总量十一万三千七百石!这也远超了左梦庚战前对曹家存粮大概为“十万石左右”的预期,足够左梦庚部下——包括他身边的,以及南阳现有兵马,再加上数千军户民夫吃上将近两年!

这一点左梦庚在南阳守城战时就弄清楚了:屯兵不战或不出远门作战的情况下,每一万名士兵每年消耗粮草约七万石,军饷及菜、盐等必须消耗品的购买花销(不包括甲胄、武器)需要十二万两以上。

至于骑兵,那就更别提了,简直是吞金黑洞。光是战马一项,一万匹战马每年就需要草料365万束(即每匹马每天吃很大一捆)、豆料十一万石!而一万匹马可不等于一万骑兵!

此前南阳守城战时杜应金听说西营溃散,只收拢七骑回营,气得眼前金星直冒,原因就在于此——骑兵是真的贵!置办贵、训练贵,连维持都贵![注:以上数据出自茅元仪《武备志》,通过换算得来。]

清点的物资还不止粮食,其他物资同样可观:棉布两万八千余匹(多为本地粗布,亦有苏松细布)、麻布一万五千余匹、官盐八百余引(每引四百斤)、生铁熟铁料约三万五千斤、成品兵器(刀枪矛镞)可装备约五百人、新旧棉甲三百余副、金疮药等药材数十大箱。

这些物资折银总计,亦在五万五千两上下。布匹是大头,铁料与药材次之。当然,武器、棉甲这些留着自用,就不必考虑换钱了。

看着粮仓和库房,左梦庚麾下的将领们眼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光——军心,稳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