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
魏忠贤领百个东厂番役优哉游哉等着信王过来。
陪在他身边的是两个蒙着脸的大珰头。
也就永定门人流量不多,不然非得堵住不可。
就在魏忠贤等了将近一个时辰快不耐烦的时候,结果信王没等到,却等到一个身穿飞鱼服的人骑快马从城外而来。
那骑手到了近前,看清魏忠贤后,也不下马就拱手道:“信王殿下有令,全队需过卢沟桥南下,从广宁门出发,因等不到魏公公,殿下便先行出发了。”
城门内登时一阵骚动,魏忠贤举手,示意他们安静。
魏忠贤冷着脸,数息后绽放笑容,笑呵呵拱手道:“有劳这位兄弟通告。”
那锦衣卫面无表情,“魏公公,殿下说了,他会在高阳等你。”
接着还伸出两根手指,“两个时辰。”
说完也不等魏忠贤回应,调个马头就出城去了。
魏忠贤也笑不出来了,冷着脸地领众人出发。
‘此行还是少生事端,此子如此奸猾,着实不好对付。’
朱由检骑着高马,身边跟着袁清秋和阎应元几人,一个时辰前魏忠贤说在永定门等自己。
真是搞笑,我信王才是领导好吗,我说走哪里才算数,你一个监军有什么权利决定走哪里。
这魏忠贤也真是没事找事,老老实实在宫门口等着一起出发不好非要做作。
这下好了,想捉弄信王抖一下威风结果小丑竟是自己,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几十人沿着驿道南下,需要经良乡、涿州、定兴、安肃、保定,最后往东到达高阳县。
理论上加快速度一天半的时间能到,不过他们虽然轻装出行,但多少也带了些辎重,比如很重要的王命旗牌等,所以预估得两天半到三天才能到高阳。
与此同时,高阳县西庄村,孙府。
府中已经摆好了香案,正在等孙承宗沐浴更衣。
很快,孙承宗便换好官服出来,随后在香案前领家眷跪拜。
“臣,光禄大夫孙承宗,恭请圣安。”
“朕安。”前来宣旨的天使按例回了一句,然后展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于五月中,闻报陕西西安府有乱民攻打县衙,经查,有此乱举皆因陕山大旱所致,以致百姓食不果腹。朕心甚痛,夜不能寐。”
“今令信王钦差总理山陕等处赈务兼理豫鲁河道。”
“然信王毕竟初涉朝政,未免臣民异议,着孙承宗为左都御史,辅佐信王,查漏补缺,以为报国济民。”
“朕唯望山陕军民上下一心,共抗旱灾,以疏朕怀。”
“钦此。”
天使念完,孙承宗双手高举,待接旨后,又领家眷齐声道:“臣,孙承宗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完旨意,孙承宗正要吩咐管家招待一下天使,没想到天使又拿出两封行文。
一封是内阁行文,介绍了圣旨中未覆盖的详细细节,一封是朱由检的令旨行文。
天使恭敬地说:“孙大人,这是信王殿下令旨,特意吩咐咱家一道送来,请孙大人过目。”
“哦。”孙承宗接过令旨,没有急着看,而是先朝天使笑道:“多谢天使,远来辛苦,还请天使稍待,老夫也好让管家招待一番。”
“不敢劳烦孙大人,咱家还要赶过去河南呢。”天使虽然难掩疲惫,不过还是强撑着一定要出门,高阳没有驿站,他得赶回保定才有一个金台马驿,若是快点今夜兴许能到伏城马驿落脚。
“既如此,老夫就不留天使了。”孙承宗也不好再勉强,毕竟人家还有公务在身,客套一句又让管家拿了点银子。
管家笑呵呵塞过去,天使推辞几次,实在推不过只好收了。
出了孙府,天使摸出刚刚的钱袋子,掂了掂估计是几两,扯开看了下是白银,还好还好,不多。
朝身边的锦衣卫丢过去,“到驿站后,兄弟几个搞点茶水喝。”
几个随行的锦衣卫欢呼一声。
孙府,管家利落地指挥仆人撤掉香案等迎接圣旨的物件,孙承宗则叫了几个儿子来到书房。
此时孙承宗的官服还在身上,还是皇帝赐的大红纻丝蟒袍,即便是自家儿子,看到这个父亲依旧会心生紧张。
最熟悉父亲的长子孙铨又于天启元年知山东高苑县了。
孙承宗暗暗思付,这趟差事还是要去的,得先看看信王和内阁都说了什么。
拿出两封行文,看了下封蜡没问题后先看了内阁再看信王的。
片刻后,孙承宗收好行文。
内阁的比较简单,无非是对于这次任命的详细补充。
信王行文里面大致的意思是,孙师父您在高阳等两天,本王大概两天后就到,到时候接了您再一起赴任。
“这次朝廷有令,即是救民于水火,为父于公于私都应该去,所以家中的事你们要顾好。”
见几个儿子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孙承宗接着说:“这次赴任,为父可带一子前往,你们谁感兴趣?”
孙承宗七个儿子,除幼子孙镐还在襁褓,五子孙钥六子孙铈还未成年外,前四子均已成年。
“父亲,儿想跟着父亲去。”
“儿也想去。”
二三四子孙鉁孙钤孙鋡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虽说他们都在读书备考,但如果能跟父亲一起去,好好历练一番倒也不错。
几个儿子都深受孙承宗务实性格的影响,所以对科举看得不是很重。
孙承宗倒是想让四子孙鋡跟着,毕竟四子比较聪慧,不过老三身子骨较弱,跟着去锻炼一番对身体也好。
“老二已经中了乡试,还是要好好备考,明年争取中进士。”
“老四今年的乡试也要备考,就由老三随为父一同赴任吧。”
兄弟三人对视一眼,只好行礼。
“父亲放心,儿与四弟会顾好家里。”
孙承宗笑着说好,摆手让三人自去,待三人离去后,孙承宗走出书房到了院中的亭子坐下。
重新拿出内阁的行文,细细看了起来。
这里面的信息很多,刚才有儿子在不好细看。
最重要的信息就是魏忠贤监军了,内阁简短地说明了一下,先是朝中大多数官员推举信王,后面五月二十一的时候,早朝,陛下不仅让孙承宗辅佐,同时又让魏忠贤监军。
孙承宗很快就联想到里面的门道,这样看来,这个信王似乎不像印象中那么‘好学’啊。
“殿下,不该让魏忠贤出京的啊。”孙承宗沉思许久,囔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