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祈笙:“胡博士温文尔雅与幽默风趣,性情随和,言谈举止温润,常以幽默化解矛盾。很讨京城贵妇人小姐们的欢心。
自律,谦和。”
胡博士目前算是相当的完美,没有毛病。
只不过之后的分歧会越来越大,以后的迅哥儿会逮着胡博士骂。不过同时期的文人被迅哥儿骂的多了去了,也不只是文学界的,商界,军界,政界,被迅哥儿嘲讽暗骂明骂的多了去了。足足一百多个笔名,可想而知骂了多少人。最出名的笔名就是迅哥儿。狂人日记的笔名便是迅哥儿。
详细介绍了胡博士之后,又介绍了下寿长先生:“寿长先生,燕赵人士,真正的慷慨悲歌之士,乐善好施,手上的工资大部分都去接济了穷人。
我第一次遇到寿长先生的时候,他就是在当铺中当自己的衣服去救济穷人。还找了借了两次钱。
忧国忧民,沉稳坚强。
和大六岁的师母感情很好。
品德高尚,忠厚谦和。
同样极具人格魅力,很多同学喜欢寿长先生。每当遇到困难麻烦的时候同学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寿长先生。”
迅哥儿:“是,你跟他们在一起,我很放心。德谦自然不必说,那个寿长我也是很喜欢,为人稳重谦和。我相信他将来一定也能做大事。
你跟着寿长学习,祈笙,将来你也一定能成大事。”
“是,周叔,我一定跟几位先生好好学。”
......
这几个月张祈笙搞了个红中麻将,和宿舍室友们耍了几把。麻将还是能愉悦人的,生活多少也需要点情调,这时候的娱乐活动实在是太少了,打牌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
室友:“听说胡教授也是个中好手,不若请过来玩两把。这红中的玩法可是祈笙兄发明的,是之先生肯定没玩过。”
说干就干。
室友等胡博士下课之后就邀请了:“是之先生,听说您爱玩麻将,我们宿舍发明了一种新玩法,您可要来玩玩。”
胡博士:“我可是有一段时间没有玩了。”
“哪里。我可都听说了,常常有京城贵妇人邀您打牌呢。这个新玩法是张祈笙发明的,可玩性很高。”
胡博士:“这样嘛,那我可见识见识。”
把胡博士拉到了学生宿舍来。
学生宿舍的环境比不得教授的宿舍。
不过即便如此,胡博士也没有住宿舍,而是在外面和一位教授合租了一个大宅子。
张祈笙直接开门见山先给胡博士介绍了下规则:“和之前的牌差不多,所用的牌共有112张,其中包括筒、索、万各1-9的数字牌各4张,主要是外加4张红中牌。
......
红中这张牌。红中在游戏中被视作'癞子',可以替补任何一张牌,但它并不能辅助其他牌实现碰或杠的操作。”
差不多给讲解的透彻了。
胡博士有着麻将的功底,接受起来非常的轻松。
一种新玩法,只是多加了改变了一点规则,大体还是没有变的。
但是这有了红中癞子牌的玩法,红中牌的运用需要更为巧妙,让人一时难以琢磨。但正是这种变化无常,让牌局多了份紧张刺激。
让胡博士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种玩法。
张祈笙决定给胡教授戒一戒牌瘾,记忆能力,快速的手法,空间能力全给用上了。
尤其是特别耍赖的空间能力,旁的不说,可以先放几张牌进入空间中,再取出来,多放几张牌,专门搞自己想要的牌,有着空间耍赖,胡博士根本赢不了。
张祈笙:“对不住,是之先生,我又赢了。”
“杠。”
“再杠。”
“胡。”
张祈笙直接大杀四方,牌桌上一点也没给胡博士留面子。
“老张,你怎么忽然转运了,前几日打牌也没见你这么猛啊。”
张祈笙:“牌桌上无师生,无兄弟,给钱给钱。”
打牌呢,多少要有点彩头,不多,一局也就是一两分钱,就够买一个馒头的。玩一整天就算把把输,也就是一顿饭钱。
虽然输的钱不多,可一直输,也是够让人上火的。
玩了两个小时,八成以上都是张祈笙胡牌,胡博士是一把都没胡,跟他这个形式不搭。
打到了吃晚饭的时间,牌局散伙了。
当天胡博士就写下了随笔,三月,京城大学学生邀去打牌,一种新式的癞子玩法,两个小时一局没胡,郁闷。
虽然没胡牌,但是胡博士已经把这癞子红中麻将的玩法给记住了,之后只要有牌局,胡博士就把红中麻将给推广了出去。
胡教授真是受女人们的欢迎,不过半个月的时间,红中癞子玩法就开始在京城贵妇人的圈子里玩了起来。
麻将的娱乐方式,本钱是最少的,只要一副牌就成,不管富贵贫穷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玩。
四月,癞子玩法更加的火了,传播的很快。
每月,张祈笙会有那么一两次到补树书屋来。
这一天,绍兴会馆又来了好几个人,都是绍兴的,之前迅哥儿的一些老同学。
正好张祈笙也在,迅哥儿,周二叔怍仁,还有张祈笙,以及迅哥儿几个老同学一起去吃了顿铜锅涮羊肉。
见了老同学回来之后的迅哥儿心情还是愉悦的:“不容易,老同学在京城还能聚上一次。对了,开明最近在忙什么?怎么一直都没有他的消息。”
二叔怍仁:“开明师范毕业之后就回老家教书了,他这个人,心善,时常接济一个寡妇,遭到她族人的非议,这有一天,开明在寡妇家的桌子上趴了一宿。天快亮时,也不知谁去通风报信,结果呢,把寡妇给抓了,族长开会按照族规,活活把寡妇沉了塘。开明知道消息后,也就疯了,整天在街上乞讨,说些胡话。谁也不认识。”
迅哥儿:“疯了,人疯了,天也疯了。”
迅哥儿沉思良久,久久没有说话,从白天一直到晚上,彻夜没有出书屋,点上了蜡烛。
张祈笙知道,迅哥儿这是在搞大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