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时代,家父闰土 第66章 满门忠烈【求追读】

作者:言歌特斯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50:0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蔡公最欣赏的还是周育才。

蔡校长:“是之,新学期你想开什么课程,现在想好了吗?”

胡是之博士:“先生,我想开的第一门课程,中国哲学史。”

“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啊,大家想要你来教授中国文学。”

胡博士:“我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国人在新文化上有认识上的误区,以为新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其实新文化就是在传统文化的襁褓里生成的,所以啊我想把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帮助大家厘清二者的关系。这也正是我博士论文的内容。

还有一件事我想向蔡先生说明。

我的博士论文第一轮没有通过,我正在杜威导师的指导下做进一步的补充修改,争取下一轮可以通过。”

蔡校长:“这个我知道,是之,你不必刻意强调就是。

祈笙,有一件事我要与你说。

张勋复辟失败之后,段大帅再次入主京城。林常明当了新的司法总长,京城日报上报道了你打的官司,张祈笙,知道你是京城大学的学生之后,林总长可向我打听了你,想着要与你见一面认识一下。我替你答应了,祈笙,你有空就去一趟林家。”

...

林家满门忠烈,黄花岗烈士林觉明,谭嗣佟一般的人物,本或可活命,毅然赴死。

大牢。

林觉明:“我选择了死,可我依然年轻,你虽然苟活,可你已经老了。你读过《天演论》吗?物竞天择,你有没有想过,当今世界列强有哪个国家不是因为革命才得以强盛的,中国岂能不思革命。

孙先生说过,中国积弱,在今天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王氏宗亲,贵族官吏,因循守旧,粉饰虚张。而老百姓呢,各个都是苟且偷生,蒙昧无知。堂堂华夏,不耻于列邦,被轻于异族。”

前清,两广总督张明祈:“年轻人,朝廷也不容易。”

林觉明:“朝廷?朝廷把香江割给了英吉利,把宝岛割给了倭寇,这是朝廷该干的事,这样的朝廷留有何用。”

两广总督:“林觉明,本官有意对你法外施恩。”

“不必了,我们一同举事,一同赴死。”

写下了绝笔信《与妻书》,上了上辈子教科书的文章。

林觉明的堂哥林长明,现在的司法总长,日后会为和会拒签合约奔走呼号。二五年反军阀牺牲。

林觉明侄儿林衡,清华学子,投笔从戎,最初的飞行员,四十年代与日寇敌机同归于尽。

林觉明堂侄女儿:“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什么东西?”

...

几日后,张祈笙听蔡公的话去了林家。

敲了下。

林公当了京城的大官后,举家搬到了京城。

张祈笙:“综孟先生,蔡公说您想见我,我就过来了。”

司法总长林先生:“是祈笙吧,请坐。看到报纸的时候我一度以为你是法学系的。后来知晓你是历史系的。”

张祈笙:“自修过法学,没有系统的学过。”

“一开始是需要博学,之后要确定好一个方向去努力。毕业之后有没有想过进入司法系统。”

司法总长,自然都是当过律师的,和张祈笙开始聊了些司法方面的问题,关于律师的一些东西:“祈笙,你在南方打了这场官司,想必有些感悟,能不能说说看。说说对现在司法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个东西,张祈笙还真有不少能说的:“兼理司法制度长期存在,县级司法常由行政官员兼任,导致司法独立原则难以落实。这种临时性措施虽缓解了司法经费短缺问题,却破坏了司法独立的基础。

普遍缺乏独立经费,导致办公、审判、监狱等基本运转困难。人才缺乏和经费不足,无法实现职业化。

程序正义与民众认知存在冲突。

还有法医,检验人才十分短缺。设备短缺。地方权力会干预司法。

等等。

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变革,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十分艰难的人物,需要一代一代的司法人去坚持不懈的努力。”

司法林总长:“说的好,祈笙,真没想到你看问题能如此透彻,都说到现今司法的病根上。”

和后世成熟的司法程序相比,现在的程序实在是太落后了。

提出了问题后,张祈笙又根据上辈子的经验说了好几个可以为之有效的改进的点。

更让司法林常明总长对张祈笙高看了几分:“说的好啊。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祈笙,你所说的一些见解于我都大大有益。留下来吃晚饭,晚些时候再走。”

张祈笙:“好的,先生。”

“我离开一会儿,祈笙,这书架上有书,想看什么你自个先看看。”

张祈笙拿了几本书开始看了起来。

自己已经读了万卷书了,可世界上的书又何止万卷,就算是翻书,一生也是读不完的。

找了本没看过的书开始看了起来。

这时候有一个很好听的声音传了过来:“爹,我回..”

是一个年轻妹子,新式学堂女学生打扮,非常青春靓丽:“对不起,我这么莽莽撞撞的,我不知道家里有客人在。”

张祈笙与她对视了一眼,跟旁的现在的女性真是不太一样,有种出尘的气质,五官精致,面容白净,气质优雅高贵,知性灵动。兼具清新脱俗与温柔自信。身材修长,着装风格独特,将中式典雅与西式精巧结合在了一起。

这么年轻的岁数就有这般风度了,和漂亮又有才华,难怪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她。

“是林小姐吧。我叫张祈笙,是林先生邀请过来做客的。”

此时司法林总长也走了过来:“祈笙可不是客人,是我的小友。晚上还要留下来吃饭的,多准备几个菜,祈笙你想吃什么说说,可以安排去做。”

“我不怎么挑食,一些家常菜就很好了。”

林总长:“这是我大女儿荟瑛,我到京城来做官了,也把她带到了京城来念书,在教会女中念中学。她很喜欢文学,喜欢新文化,喜欢新诗。祈笙,你是新诗大家,可以多教教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