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
矗立在青衣江边的石堡恍若永不满足的饕餮一样,正张开血盆大口,吞吐海量的粮食、布匹、铁料等重要物资,牛马车队绵延数十里,络绎不绝。
城墙上。
俯瞰下方拥堵的城门,二虎皱着眉头,“主公,他们都是见过血的武者,乐山县有头脸的人物,为何不招降?”
“有了他们配合,乐山县数十万百姓不说箪食壶浆,起码不会捣乱、敌视我们。”
刘渊收下两百多绿营兵,却对谭云泽、赵家主等人置若罔闻,提都不提“招安”,反而让他们留下买命钱,二虎想不通。
拿起黄皮葫芦,刘渊喝了一口酒水,“他们都是有产业的聪明人,不是一无所有的穷苦百姓。”
别看满清摇摇欲坠,九州各地烽烟四起,作为士绅阶层的一员,他们不会轻易下场,祖宗数百年的基业求的是稳定,而不是冒险。
刘渊虽说打败青石镇八旗子弟,有天纵之资,然而乐山县的豪强、富户没有人看好他。
先天真人,二阶强者,明面上乐山县没有一个。
成都将军府的八旗大军一旦出动,至少两千白甲兵,也就是两千二阶强者铺天盖地袭来,龙口坪弹指可灭,这是两百年来血的教训。
“哒哒!”
就在这时,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斑驳的石桥上,一身红色劲装,腰悬宝刀的常二骑马过来,结实有力的臂膀,炯炯有神的眼睛,与之前被人叫做“麻杆儿”的他不可同日而语。
一枚气血丹下去,活下来的虎贲军团将士基本上全员踏入皮肉境,双手数百斤力气。
翻身下马,常二急匆匆踏上城墙,见到刘渊后,双手抱拳,“主公,天狼山大当家朱千秋,青衣会采风堂堂主白斯文求见。”
“朱千秋、白斯文。”刘渊沉默片刻后,沉声道:“有请。”
天狼山、青衣会与刘渊有些不对付,此前有过交手,只是昨日天狼山、青衣会突然出手,袭击县城押送粮草的队伍,这时候来见,刘渊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刻钟后,正堂。
“见过天工将军!”朱千秋、白斯文纷纷见礼,态度很是和煦。
“两位请坐,二虎,上茶。”指着左边下手位置的椅子,刘渊很是热情地招待他们,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寒暄片刻后,刘渊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问道:“不知两位见我,所为何事?”
面相很是儒雅的朱千秋捋着斑白的胡须,转头看了一眼白斯文,随即站起身来,拱了拱手道:“天工将军高举义旗,一举战胜八旗驻军,大涨我汉人志气,在下非常佩服。”
顿了顿,朱千秋面色很是悲痛,“县令李国栋突然出手,诬陷我朱家是前明的‘朱’,此仇不共戴天。”
“仅仅杀了县令李国栋还不够,在下以及天狼山八百义军愿意助天工将军一臂之力,推翻满清江山,复我华夏衣冠。”
说完,朱千秋深深一拜。
朱千秋很坦诚,他就是为了报仇!
当别人诬陷你有核弹,你最好真的有,朝廷构陷朱家,杀他朱家七十一口,朱千秋咽不下这口气,誓要报仇雪恨。
他们不是说朱家是反贼吗?朱千秋就当反贼。
点漆般的眸子盯着朱千秋的眼睛,刘渊能看出他的坦诚、刻骨铭心的仇恨,上前一步,搀扶着他的胳膊,“有先生鼎力相助,如高祖得遇子房,如鱼得水也。”
朱千秋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年仅四十岁的他才华横溢,处于半步大儒境界,连夫子都赞叹过他的天资。
可惜半步大儒救不了家人,儒家天然克制鬼神、妖魔,然而对于人族,尤其是士卒的煞气,官员身上的龙气庇护,束手无策,可谓是手无缚鸡之力。
也许这才是儒家大兴的缘由之一!
朱千秋郑重其事道:“必不负主公期许!”
交谈片刻后,刘渊将目光放在白斯文身上,只见白斯文整了整衣裳,以墨家礼节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礼,“影子见过巨子。”
“你也是墨家弟子?”刘渊心中很是疑惑。
“墨家星火相传,为了随时了解官府动静,庇护其他墨家弟子,在前任巨子的安排下,我成了青衣会采风堂堂主……”
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从白斯文口中娓娓道来,气氛很是凝重。
叫人喊来高大壮,刘渊沉声问道:“高大叔,墨家有影子这个人吗?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高大壮和白斯文对了几句暗号以及信物,这才转过身来,重重点头,斩钉截铁道:“巨子,他是我们墨家的人,前任巨子跟我提过。”
“只是十几年来,影子从来没有现身,我就忘了。”
对于高大壮,刘渊还是非常信任的。
他说白斯文是影子,是墨家弟子,刘渊也就不再怀疑。
“采风堂堂主、神秘人、密信。”
一道灵光瞬间从脑海划过,此前种种想不明白的线索连成一条线,刘渊愣住了,问道:“你就是给我们报信的神秘人?”
黄家散播刘渊是反贼,想要栽赃陷害,当晚有神秘人利用箭矢,射来密信;
县令李国栋联合青衣会的青衣秀才出兵龙口坪,那一天晚上,神秘人再度出现在窗外,射来一封密信。
“对,是我。”白斯文点头承认。
三两步上前,刘渊紧紧抓住白斯文的衣袖,漆黑的眸子里全是感激之色,“白大叔,这两次多谢你了!”
要是没有白斯文提前预警,不要说来袭的青衣会以及县里的大军,就算是近在咫尺的黄家,出其不意下,刘渊也难以抵挡。
这可是救命之恩!
陌生感迅速消失,正堂内气氛很是融洽,刘渊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水,一本正经道:“朱先生,我愿拜你为军师,不知你意下如何?”
“见过主公。”朱千秋双手放于胸前,一板一眼,礼节无可挑剔。
军师这个职位可谓是位高权重,是文人的不二之选,朱千秋很满意,出谋划策正是他所期望的。
朱千秋要瞪大眼睛看着,满清江山是如何一步步毁在他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