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啊!”

痛彻心扉的惨叫声忽然从后院传来,嘈杂声四起,乱糟糟的。

“出了什么事?”

刘渊放下手中的湿毛巾,快步走过去,脸上闪过一丝疑惑,难道敌人攻进来了?或是凶兽下山?

“大虎,大虎,你醒醒。”平坦的空地上,庞青云摸着大虎的脉搏,时不时轻拍他的脸颊。

久病成良医,以他多年的经验和见识,也不知道大虎练武好好的,怎么突然倒地不起,身体好似掏空了一样?

难道有吸人阳气的狐狸精来过?

“我,我好难受!喘不过气来,好像有什么东西锁住我全身各处。”

平日里老实、坚强的大虎此刻萎靡不振,说话断断续续的,额头上蒙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黑气,预示着不祥。

“他这是?”

刘渊上前一步,食指、中指搭在大虎的脉搏上,强悍的精神力顺着指尖,透视皮肉骨骼,隐藏在血脉中的一丝熟悉的诅咒之力张牙舞爪。

这是刘氏血脉中的诅咒,刘渊心中雪亮。

“程大哥,将大虎抬到书房。”眼看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刘渊挥手示意。

书房内。

刘渊召唤出天工锤,“天工,祖宗欸!看你的了!”

银白色的天工锤很是傲娇的动了动,三十六面体的锤面上掠过一道混沌色气机,苍茫、神圣,古老而神秘。

“嗡嗡!”

随着天工锤敲打在大虎的额头上,血脉中的百丈巴蛇虚影瞬间消散,丝丝缕缕的黑色诅咒之力凝聚成一颗黑宝石。

黑的发亮,黑的让人十分寝食不安。

【诅咒宝石:诅咒之力汇聚而成,施展巫蛊之术的绝佳材料】

将宝石收入怀里,刘渊眉头微蹙,思索片刻后嘱咐道:“程大哥,将二虎、三虎他们几兄弟喊过来。”

转眼间,满是书卷气的书房内,四颗诅咒宝石接连诞生,和之前的黑宝石融为一体。

虚空中,拳头大小的诅咒宝石滴溜溜旋转着,黑暗而深邃。

挠着脑袋,程大牛疑惑不解,“主公,这是什么鬼东西?我怎么感觉到一股不祥的气息?”

“这是血脉诅咒!”事关重大,刘渊开口解释几句,没有多说什么。

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解除刘氏血脉中的诅咒之力!

诅咒之力宛如附骨之蛆,在男性血脉中流传,此前刘渊检测过,妹妹刘瑶体内没有黑色的不祥之气。

也对,世人的观念里,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光前裕后都是家族男丁该干的事情,家族传承与女子无关,诅咒之力也是很宝贵的、有限的。

刘氏血脉中,越是天赋异禀,越是气运浓厚,越是聪慧,所遭受的诅咒也就越多,呈几何倍数增加。

刘渊就是最好的例子,体弱多病不说,从小到大,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

至于大虎,刘渊没出五服的堂兄弟,此前很是平庸,也就没有诅咒降临,四个字,他不够格。

加入天工山庄,习武之后,大虎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无限的希望,诅咒如期而至,这就是他倒地不起的缘由。

“大兄,我这是好了?”

身体轻盈不少的大虎望着虚空中的诅咒宝石,心有余悸。

“诅咒之力的源头没有解决,以后还会有,你每个月来一次。”刘渊有至高神物天工锤庇护,他们可没有。

福兮祸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也许这不是一件坏事,拥有天工锤,诅咒之力变废为宝,刘渊会有源源不断的诅咒宝石,一个稳定的“原材料”生产地。

幕后黑手知道这些,岂不是要气得吐血?

“啊!”

大虎眼睛睁得大大的,失望之色难以掩饰。

想起刚才濒死的感觉,百丈长的巴蛇张开血盆大口,大虎胆战心惊,手臂上的汗毛根根直立。

“努力吧!少年!”

拍着大虎的肩膀,刘渊鼓励道:“等你横行天下,无敌于世,些许诅咒、不祥也只是你武道之路上的些许风霜而已。”

“嗯!”

一番大饼画下来,大虎热血沸腾,一颗变强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懵懵懂懂的二虎、三虎他们几个小的,嘿嘿傻笑着,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觉得大虎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吃过早饭后,临时会议在刘渊的主持下召开。

“山庄持续壮大,人员急剧增多,筑堡迫在眉睫。”

望着自己最初的班底,刘渊拿出两天前画的图纸,“这就是石堡的设计图,东西长八百步,南北六百步,城墙高十丈、宽一丈。”

“石头采用乱石滩上的青石,粘合剂用砖窑烧出来的水泥。”

“要是用水泥作为粘合剂,石堡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建成。”顶尖石匠、建筑大师赵若遇信心满满。

众人齐心协力,经过多次实验,石灰石、粘土、铁料废渣按一定的比例碾磨成粉后,高温煅烧下,灰白色的水泥新鲜出炉。

回想起当日,高大叔他们望着风干的水泥墩子,各个瞠目结舌的样子,刘渊会心一笑。

“天工山庄初建,高大叔负责锻造,尽快学会三千符文,打造属于我们的后膛枪,继而组建武装力量。”

喝了一口茶水,润润嗓子,刘渊接着说道:“石堡的建造工作就由赵师傅全权负责,需要什么跟我说一声,我全力支持。”

“给我足够的人手就行!”面色黝黑的赵若遇点点头,接下这个重担。

对他而言,建造石堡小菜一碟,十年前他还督造过位于丛山峻岭间的险要关隘,战火、自然侵蚀下,至今屹立不倒。

要不是赵若遇将所有的心思放在提升工艺上,不会结交上级,他也不会背黑锅,沦落到底层。

“人手的话,就用龙口坪的人。”

“一个成年男子,一个月三两银子工钱,妇人减半。”

随着刘渊一锤定音,招工的消息迅速扩散,整个龙口坪议论纷纷,将近五千人,其中一大半人削尖了脑袋,都想得到这份活计。

秋粮增加五成,家中的负担加重,正是急需银钱的时候。

一个在家门口做工的活计从天而降,这可是天上掉馅饼,家人活命的机会,死也要抓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