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大明 第62章 想不到本督遇上对手了!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4 11:13:4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淮安盐课提举司临兴盐场四百六十一名盐户泣血状告,盐场监盐副提举梁又集、吏目万留芳、仓大使丁天赐、副使安良正等官吏七人,私吞产盐、私下贩卖、肆意摊派、敲诈勒索...”

“泰州盐课提举司安丰盐场三百七十九名盐户泣血状告,盐场监盐副提举李大养、吏目王正辉、仓大使方志云、副使田万富等官吏七人,损公肥私、贪污受贿、肆意摊派、欺凌盐户...”

“通州盐课提举司丰利盐场三百十一名盐户泣血状告,盐场监盐副提举钱正途、吏目赵秉良、仓大使姚富宽、副使张夏生等官吏七人...”

书办当着众人的面,把收上来的状纸一一大声念了一遍。

魏忠贤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地听着,越听脸色越难看,等到全部念完,他那张老脸上居然流下两行泪水。

他一边擦拭着泪水,一边哽咽地对五百多名盐户代表们说:“咱家听说过,盐户苦,苦过流配充军。而天下盐户,最苦不过两淮。

听了你们的诉状,才明白,你们的疾苦还远超出咱家所知。

咱家心生愧疚,咱家来晚了啊,让你们白白多受了几日苦!”

说到最后,魏忠贤居然掩面当众失声哭了起来。

此言一出,此景一见,坐在地面上的五百多名盐户不由深受感动。

这位钦差督公,出来接见自己,接下诉状,听书办念诉状前,随从给他搬来一张椅子坐下,他坚持不坐,定叫大家伙不要跪,改坐在地上,大家一起听。

大家依言改跪为坐,魏钦差这才颤颤巍巍地在随从搀扶下坐下。

听完诉状,魏钦差感同身受,居然当众痛哭起来。

这样的钦差大官,以前从来没有遇到,真不愧是皇上亲自派来的,为我们申冤做主的!

五百多名盐户不由地流泪喊道:“老天有眼,终于叫皇上派来了魏青天啊!”

魏忠贤含着泪,微笑着接受了众盐户的高呼,目光一闪,透出阴鸷,语气深沉道:“来人!”

“属下在!”

锦衣卫侍卫司百户甲上前拱手听令。

“立即把淮安、泰州、通州三盐课提举司所有官吏,下辖的两淮二十一盐场的监盐副提举、盐仓大使、副使、吏目,以及各检验所一干官吏人等,悉数缉拿到扬州。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两淮巡盐御史衙门涉案其中,所有官吏一律缉拿。两淮盐政所有衙门、还有扬州、淮安两府,以及下辖各州县,账簿文卷一律封存,任何人不得擅动!

都转运盐使于慈林、巡盐御史房可壮,禁在宅院中,叫官兵看管,不得外出,也不要叫走脱。

待勘查完案情后,本钦差再上疏皇上,请圣裁!”

“遵命!”

百户甲应了一声后,抬头说:“督公,如此行事,属下的人手恐怕不够,还要请调拨官兵助小的。”

魏忠贤神定气闲地挥挥手:“无妨,本督公用钦差的关防,从江浦县的江淮卫、滁州的滁州卫、还有凤阳的飞熊卫、英武卫,各调三百官兵,合计一千二百人到扬州。

这会应该已经过了仪真和天长,明日即可入扬州,届时你人手充足,不必担心。”

百户甲一愣,这么快!

江浦、滁州的兵还可以顺江而下,凤阳的兵数百里路,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哦,想起来了,督公十余日前遇刺,那时他就用钦差关防开始调兵,大家还以为他贪生怕死,担心自己的安危,想不到是未雨绸缪。

难道他早早就准备好今天这一幕?

百户甲不敢问,只是连忙拱手应道:“属下遵命!”

百户甲自去安排拿人、封衙门和运送账簿文档。

魏忠贤又吩咐另一位锦衣卫百户乙,“这些盐户乡亲们,就安排到附近的寺庙里住下,一日三餐要保证,吃好喝好住好,但有疏忽差池,本督扒了你的皮!”

百户乙连忙拱手应道:“遵命!”

魏忠贤在随从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起身,对着五百多位盐户颤声道:“诸位乡亲们,先安顿好。

请放心,魏某是皇上派来的,只要还有某一口气在,定会为你们申冤做主,还你们一个公道!”

“谢魏青天!”

回到吴家宅院,转过照壁,魏忠贤一甩两边搀扶的小内侍,健步如飞,迫不及待地来到中院花厅里。

这里坐着四人,袁世振和他的儿子袁定庸,盐法道御史苗可秀和他的幕僚真永曾。

魏忠贤走到上首主座坐下,向上举起双臂,使劲抖了抖宽大的衣袖。

“大戏开锣,接下来就是全武行。

本督负责查案、清点银两和财物,外加杀人和上疏弹劾,袁先生,两淮盐政就交给你们你们父子俩了。”

袁世振和袁定庸对视一眼,目光闪烁不定。

在魏忠贤出京没多久,他们父子俩就在湖广蕲春原籍老宅里,接到了六百里加急送来的书信。

父子俩开始也不知道制置司是什么衙门,还不以为然,拆开一看,差点魂都吓出来。

里面居然是皇上御笔写的一封书信。

里面历数了袁世振的过往政绩,说了他的不容易。既要给朝廷增添银两,又要顾忌各方势力的利益,好让他们不要阻碍,能够顺利地收到盐税,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朱由校直言,现在不用他左右为难,魏忠贤被派到扬州,负责砸烂两淮盐政的坛坛罐罐。而建设一个新的两淮盐政,就全部拜托给沧孺先生。

朱由校还在信里提及而今国事维艰,财政窘困至极,想要扶危定倾,唯有彻底改革财政制度,朝廷有了钱,才能招兵买马,置办军械,平辽定边,才能赈济天下贫苦...

这一切的开始,就要从两淮盐政开始,还请沧孺先生不要辜负他的期望,天下的期望,勇于任事...

信里朱由校还谈了他对两淮盐政改革的看法...

看完这封字迹工整,却是大明九五之尊亲手执笔写的信,袁世振和袁定庸父子忍不住泪流满面。

士为知己者死!

皇上如此推心置腹地待他父子二人,要是还推三阻四,那良心就真的被狗吃了。

袁世振和袁定庸很快就乘船顺江而下,到了瓜州,再转船去了通州。

父子俩以及两位家仆,乔装打扮,一路上勘查盐场,从通州转到泰州,再从泰州、安丰、盐城等盐场转到淮北灌口、惠泽等盐场。

彻底了解实情,等待魏忠贤从天津慢慢南下。

父子俩在高邮与魏忠贤相会,也拿到了带来的皇上特旨,以袁世振为户部员外郎、兼制置司经济厅淮东盐业公司都事,袁定庸为户部提举,帮办淮东盐业公司。

袁世振和袁定庸得了魏忠贤的话,上前领命,离开花厅。

回到自己的偏院坐下,袁定庸看到父亲神情,便开口问:“父亲,你心中有些迟疑?”

“是啊,为父总觉得魏忠贤手段,过于狠辣。”

袁定庸劝道:“父亲,两淮盐政,糜烂至极,令人发指。这都是我们亲眼所见。

偏偏现在国事危急,已经没有功夫慢慢医治。

正如皇上所言,不破不立,必须下狠手剜疮排脓。”

他看着父亲的脸色,心里有猜到了一些,继续开口,“父亲对魏忠贤心有旧怨,可父亲也明白,魏忠贤不过是皇上手里的一把刀,当初父亲只是被误伤而已。

识时务者为俊杰,而今大势已明,父亲何不顺势而为。”

袁世振看了看袁定庸,捋着胡须欣慰地说:“为父老了,不及你朝气蓬勃,也不及你看得远,看得透。

你说得没错,而今大势已明,也有了我等经世务实之臣的用处,定要好好把握!”

在中院花厅,魏忠贤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两淮盐法道御史苗真秀,和蔼可亲地说:“苗御史迷途知返,弃暗投明,本督十分欣慰。”

苗真秀连忙拱手道:“督公客气了!

督公奉天巡狩,厘正盐政,下官自当奉公尽职,为督公驱使。”

“哈哈,好说,好说。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厘清两淮盐政,你身为两淮盐法道御史,洞悉其中关窍。

你且说说,两淮盐政的关键在于何人?”

“回督公的话,下官觉得在两淮巡盐御史房可壮身上。”

“房可壮?”

“对。下官偶尔得知,都转运盐使于慈林与南京勋贵和六部,关系密切。房可壮,不仅与南京六部关系,还与江南士林,尤其是东林党,关系密切!”

魏忠贤满意地点点头,真是个小机灵鬼,一下子就把到了本督公的脉搏。

苗真秀又补充了一句,“督公,不过房可壮此人自诩清贵,最善伪装,所有的腌臜事,从不过手,都是交由别人料理。

他做事也十分谨慎,从不留手尾,很难让人抓到把柄。

此人与大江南北的士林,关系密切。

一旦督公抓不到他的把柄,将其定罪,还会被他反咬一口!”

魏忠贤虎着脸,眯着眼睛,“没错,东林党人,没理都能闹得天翻地覆,要是被他抓到三分理,定会如恶狗脱缰,一涌而上来撕咬本督。

从本督进入两淮地界,就听到房可壮官风清廉,爱民如子,口碑好得不得了,连海瑞海公见了他都得惭愧。

呵呵,看来本督还遇上了对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