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照射。
化学试剂催熟。
一秒,等于两百年。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那些基于经验和历史知识的鉴定技巧,在这样匪夷所思的科技手段面前,是何其的脆弱。
如果不是刘一泉揭开了谜底,如果这尊陶俑,是通过白国富那样的渠道,流到自己面前,自己能看破吗?
他扪心自问。
答案是,不能。
他最多,也只能像一开始那样,因为东西“太完美”,而心生疑虑。
可疑虑,终究只是疑虑。
在碳十四的科学报告面前,任何疑虑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他感叹的,不仅仅是造假手段的高超,更是对整个古玩鉴定体系的颠覆。
过去,行家们斗的是眼力,是经验,是知识储备。
而现在,造假者直接掀了桌子,开始跟你斗物理,斗化学,斗放射学。
“谁说不是呢。”
刘一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复杂的神情,既有对那位高大师技艺的惊叹,更有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我那位朋友,最后把那三百万,就当是交了学费。悄悄报了警,也没去声张,这事捅出去,丢人的不只是他自己。”
“而是那些给他掌过眼的老专家,是那家权威的鉴定机构,甚至会动摇很多人对科学鉴定的根本信任。”
刘一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干涩的喉咙。
“所以,我今天把这事告诉你,就是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
他看着李牧,眼神变得无比郑重。
“咱们这行,水深不见底。眼力固然重要,但永远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一颗怀疑之心。”
“永远不要相信有什么天大的漏,能让你轻易捡到。”
“因为当一个坑大到不合常理的时候,它往往就不是漏,而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一个天大的坑。”
李牧沉默着,点了点头。
泉哥的这番话,比在课堂上听十节专业课,都要来得深刻。
这是用三百万真金白银,换来的血泪教训。
“那……那个高水旺,后来呢?”李牧还是忍不住好奇。
“他还在那个小院里,做他的唐三彩,做他的北魏俑。”刘一泉的语气有些无奈。
“抓不了他吗?这算是诈骗吧?”
“虽是抓了,但是估计叛不了几年。”
刘一泉反问,“他从头到尾,都没说过自己卖的是‘真品’。他卖的,是‘高仿工艺品’。”
“是我那位朋友,自己看走了眼,一厢情愿地当成了国宝。”
“这个事情最坏的影响是,市面上又多了,一种厉害的造假工艺。”
“也是”李牧再次被这种逻辑给噎住了。
“这样不是利好咱们专业吗?”李牧反而有些高兴。
“行了,就你小子主意多。”
刘一泉话锋一转,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只是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老狐狸般的狡黠。
“叫你来,除了给你上这一课,还有件正事。”
“运动会之后,下下个星期,省里面会有一个活动,在我们学校举办。”
“什么活动?”
“全省高校,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学术交流会。”
刘一泉慢悠悠地说道,眼睛却一眨不眨地观察着李牧的反应。
李牧的脸上,没什么反应。
这种学术交流会,无非就是各个学校的师生,聚在一起,开几个讲座,互相吹捧一番,然后各自散去。
对他而言,毫无吸引力。
“哦,好事啊,能提升咱们学校的学术氛围。”李牧敷衍地点了点头。
“你小子,别给我装傻。”
刘一泉笑骂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对这些集体活动,向来不感冒。”
“知道您还说。”李牧撇撇嘴。
“这次不一样。”刘一泉的表情,又一次变得严肃起来。
他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份印着红头的文件,递给了李牧。
“你自己看。”
李牧接过来,扫了一眼。
文件的标题,正是“关于举办首届‘青蓝杯’全省高校文物鉴定与修复技能大赛的通知”。
主办单位,是省教育厅和省文物局。
承办单位,正是他们所在的西南大学。
“交流会,其实只是个名头。”刘一泉伸出手指,在“技能大赛”这四个字上,重重地点了点。
“说白了,就是一场比武。”
“到时候,省内所有开设了相关专业的大学,都会派自己的代表队过来。”
“有现场的鉴宝环节,也有破损文物的修复比拼。”
李牧听到这里,眉头微微一挑,似乎来了点兴趣。
但他还是不解:“这很正常啊,学生之间,互有输赢,不就是一次普通的比赛吗?泉哥您至于这么郑重其事?”
“普通?”刘一泉摇了摇头,苦笑一声。
“要是不通,我就不找你了。”
他凑近了一些,压低了声音。
“今年,不一样。”
“你看到主办单位了没?省教育厅,省文物局。”
“这次大赛,省里几个相关部门的领导,都会亲自到场,担任评委和颁奖嘉宾。”
李牧的心,微微一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领导到场,意味着这次比赛的规格很高,成绩,会被官方认可。”刘一泉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次大赛的背后,有赞助!”
赞助!
“什么赞助?”李牧追问道。
“省里的一家大型国企,叫‘文投集团’,是咱们省文化产业的龙头。他们今年启动了一个‘青蓝计划’,准备对省内高校的文博类专业,进行专项扶持。”
刘一泉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这次大赛,就是他们筛选扶持对象的一次摸底考试!”
“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将会得到文投集团提供的一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现代化的文物修复实验室!”
“个人单项奖的冠军,也能获得十万元的奖学金,以及进入文投集团实习,甚至直接留用的机会!”
一千万!
十万!
李牧终于明白,为什么泉哥会如此激动。
他们历史学院的文物修复专业,说是专业,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教研室。
设备,还是十几年前的老古董。
经费,每年都捉襟见肘。
刘一泉这个教研室主任,没少为了申请一点耗材费,跟院领导磨破嘴皮子。
一千万的实验室,对他们来说,不啻于天降甘霖。
“泉哥,这好事,应该轮不到咱们吧?”李牧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省内,实力最强的,除了我们西南大学,还有西南科技大学,华西大学。”
“这次各年级都要有几个代表,我们班本来人就少,你肯定跑不了的。”
他的目光,灼灼地盯着李牧,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李牧,我知道你小子,藏得深。”
“我不管你这些本事,是从哪儿学来的。”
“你这一年,薅我羊毛,薅了不少了。”
“该你小子出点力,好事全给你赶上了。”
“这一千万的实验室,你得给我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