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鉴宝:只想赚钱的我不想恋爱 第14章 开始鉴宝

作者:星元真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14 01:52:1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钱浩能从古玩城把它淘回来,眼力算是不错了,至少没有买到现代的仿品。

“李牧,你觉得呢?”

钱浩见李牧一直没说话,便主动点将,想听听他的看法。

李牧抬了抬眼皮,懒洋洋地说道:“东西不错,老气开门。”

他没有点破材质和年代的错误。

毕竟是同学,没必要为了这点事,驳了人家的面子。

听到李牧的肯定,钱浩的脸上笑开了花,显然对这个评价非常满意。

“那是,我钱浩的眼光,什么时候差过?”

见钱浩开了个好头,其他人也来了兴致,纷纷献宝。

“我这儿也有一件!”

一个长相清秀,扎着马尾的女生,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小巧的锦盒。

她叫孙静,是班里的文艺委员。

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方砚台。

砚台呈长方形,石质细腻,色泽青黑,入手温润。

砚台的边缘雕刻着几只飞舞的蝙蝠,寓意“福气”,雕工虽然简单,却也颇为生动。

“这是我从一个老爷爷手里收来的,他说这是清代的端砚,大家看看怎么样?”孙静有些期待地问道。

李牧看了一眼。

石料并非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而是一种更常见的歙石。

从形制和雕工来看,确实是清代中晚期的民间普品。

这种东西,在当时的文人书房里很常见,算不上什么稀罕物。

价值大概在三千块左右。

“挺好的,自己留着用,挺有雅趣。”李牧随口评价了一句。

孙静听了,也高兴地点了点头。

接着,又有几个同学展示了自己的“战利品”。

有晚清的民窑瓷碗,有民国时期的铜墨盒,还有一枚锈迹斑斑的开元通宝。

东西五花八门,有真有假,但大多都是些价值不高的小玩意儿。

李牧也一一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肯定,或摇头,但都点到即止,没有说得太深。

他的眼光和见识,早已远超这些还停留在书本知识阶段的同学们。

在他们看来颇为神秘的古玩,在李牧眼中,不过是一件件明码标价的商品,其年代、材质、工艺、价值,都清晰得如同掌上观纹。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满级大佬,回到新手村,看一群小菜鸟兴致勃勃地打着最低级的野怪。

有趣,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就在这时,一个坐在李牧前排,名叫周琴的女同学转过身来。

她是个性格活泼,有些八卦的女生,一双大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李牧,你今天没带你那幅‘唐伯虎’来吗?”她促狭地眨了眨眼。

李牧上次用假画忽悠人的事,已经在班里传为笑谈。

李牧靠在椅背上,双手枕在脑后,懒懒地答道:“那玩意儿不值钱,早扔了。”

“那你还花那么多钱买?!”周琴奇怪道。

他的书包拉链没有完全拉上,露出了一角用报纸包裹着的东西,看起来鼓鼓囊囊的,棱角分明。

“咦?那你书包里装的是什么?”

周琴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神神秘秘的,该不会又淘到什么‘宝贝’了吧?”

她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周围几个同学都听见了。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李牧的书包上。

“对啊,李牧,你肯定也去逛了吧?拿出来给我们开开眼啊!”

“就是就是,别藏着掖着了!”

面对众人的起哄,李牧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要拿出来的意思。

周琴见他不为所动,眼珠一转,刚想再说些什么激将的话。

就在这时,教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身穿白色衬衫,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他便是历史系大一(1)班的班主任,刘一泉。

刘一泉是国内知名的秦汉史专家,在学术界颇有声望,但他为人随和,风趣幽默,一点架子都没有,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哟,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班主任刘一泉笑呵呵地问道,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

当他看到桌子上摆着的那些木雕、砚台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看来,大家上个周末的收获,都不少嘛。”

“刘老师好!”

同学们立刻停止了喧闹,纷纷问好。

“行了行了,都别装了。”

刘一泉摆了摆手,走到讲台前。

他看到钱浩桌上的木雕,又看了看孙静手里的砚台,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不错,不错。”

刘一泉走到讲台前,将手里的教案随手一放。

他的目光扫过全班同学,眼中带着一丝狡黠。

“这节课就开鉴宝会了。”

“是骡子是马,都拿来溜溜。”

刘一泉伸出一根手指。

“把自己淘来的宝贝,都拿到讲台上来。”

“然后,由物主自己讲解,说说你这件东西的来历、年代、材质,以及你认为它珍贵在什么地方。”

“最后,我再给大家一一点评。”

他顿了顿,笑得像一只老狐狸。

“讲得好的,分析得对的,胜者去SX省考古队!”

话音刚落,钱浩第一个响应,他意气风发地捧着自己的弥勒佛木雕,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小心翼翼地将木雕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孙静也跟着上去,将自己的那方歙石砚台放在了木雕旁边。

紧接着,又有几个同学将自己的“藏品”送了上去。

讲台上很快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物件,有瓷碗,有铜墨盒,还有古钱币,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古玩摊。

“李牧!到你了!”

周琴转过头,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李牧,眼神里满是期待和看好戏的神情。

“快把你书包里的宝贝拿出来,让刘老师也给你掌掌眼啊。”

周围的同学也纷纷起哄。

“就是啊,李牧,别藏着了!”

但现在,全班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慢吞吞地站起身,在众人好奇的注视下,从书包里拿出了那个用报纸包裹的物件。

他走到讲台前,不紧不慢地将层层叠叠的报纸一层层揭开。

随着最后一张报纸被剥离,一件东西露出了它的真容。

那是一尊小巧的青铜香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