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兴衰,臂若人之生死,病入膏肓非一剂可愈,然气血未竭尚有回天之力。
今大明虽遭土木堡之变重创,恰似壮汉骤染沉疴——
朱祁镇亲率京营精锐出战,不仅葬送了太宗所遗勋贵武官之梁柱,更令仁宣治世以来的肱骨文臣十不存一。
昔年北宋徽钦二帝裸身受辱于金国,皆因国力积弱,靖康之变后,汴梁两度被围。
而朱祁镇被俘后,瓦剌为何好吃好喝地供着他?
实则是大明在土木堡之变后,仍有大国气象,朱祁镇亲自去大同宣府叫门叩观,然大同宣府坚城固如金。
大明根基仍然深厚,全国常备军不下一百万之众,兵部一纸调令,南方备操军、备倭军星夜驰援,数十万预备役自南北诸省兼程赴京,誓与京城共存亡。
且看京畿战备:朱祁镇北征耗尽数百万石粮草又如何?通州官仓仍囤八百万石粟米,足以支撑守城之战;朝堂栋梁折损又如何?翰林院储才无数,新科进士踊跃请命。
六部运转如常,地方奏报不绝,行政体系未受根本动摇。
此等韧性,令瓦剌太师也先不敢轻忽,只得厚待朱祁镇,妄图以天子为质,谋取大利。
然大明之强,根在制度昌明。
科举取士为寒门士子敞开龙门,进士入翰林院观政,历练后委以重任,官僚体系始终焕发新生;军制虽存积弊,却仍有武人以军功封侯之上升阶梯,激发将士效死之心。
于谦、金濂等以文臣之躯督军务,是为了青史留名。
石亨等贪名食利者奋勇陷阵,所为之何?
因为凭借军功可以封侯拜将!
内阁首辅陈循所言所为之何?是要以都察院之名义拿捏军队的上升通道。
朱祁钰要是同意,那他的前世四十几年算是白活了。
于谦与金濂对视一眼后,起身俯首说道:“陛下,如今瓦剌既已下紫荆关,想必其他两路也会汇集过来,如今京城中虽然已有可战之兵十万,但领军之将却只有张輗、石亨二人。”
“当务之急是调集可领兵之将入京。”
于谦这话就是实打实地打了在座各位勋贵武官的脸,不过他们也不敢反驳。
此前朱祁镇出兵时,稍微能打一点的都跟着去了,以为能捞点军功,但没想到即便有张辅、朱勇等老将在,还是扶不起朱祁镇。
现在留下的除了石亨和张輗,其他都是一要打仗就生病的那种。
“于卿可有人选?”朱祁钰拄着下巴回道,果然敢在这时候站出来的只有于少保一人。
“臣有两人举荐,第一人为济阳卫代理指挥使孙镗,此人虽屡被弹劾收受贿赂、不守军纪,但其武勇不在石将军之下。”
“第二人乃是辽东都指挥佥事,此人骁勇善战,在辽东威名赫赫,逢战必冲锋在前,其武勇也不在石将军之下。”
石亨一听脸黑了下来,合着我成计量单位了是吧?
于谦举荐自然是有备而来,说完就将自己所整理的二人履历递交给了朱祁钰。
朱祁钰打开奏疏看了起来,孙镗的确是员猛将,至于被弹劾么,也是于谦巡按地方时一手弹劾的。
于谦的性格就是这般对事不对人,从其弹劾石亨孙镗二人,又能不计前嫌举荐二人,就可看出。
至于这第二人么,朱祁钰就比较熟悉了,和石亨、杨洪、郭登,都是正统景泰二朝出名的猛将,而杨洪和郭登已是成名多年的宿将,石亨、和范广则是正处于当打之年。
当然这个范广的下场也极为悲惨,后面因多次批评石亨贪腐之行,被石亨诬陷为于谦同党,朱祁镇以和于谦一般的“谋立外藩”的罪名处死,妻女赏赐给瓦剌降将为奴,直到宪宗皇帝为于谦平反时,范广也才一并得到平反。
朱祁钰面色稍有些凝重,这等为国死战,一步不退的将领,他肯定不会再让他们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了,他们应该展现出更璀璨的光芒!
“陛下,臣也有三人举荐。”待于谦说完后,金濂立即起身。
“金尚书,有何人选速速道来。”朱祁钰此刻终于觉得自己这些日子以来所做的一切,终于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了。
此刻,一股天下英才尽入彀中的快感油然而生。
“陛下,臣举荐的第一人乃是还是戴罪之身的户科给事中王竑。”
“第二人是应天府副总兵官毛福寿与参将高礼。”金濂说完也是掏出一份奏疏,递呈给朱祁钰。
王竑朱祁钰自然认识,在奉天上带头打死马顺的那位,金濂亲自举荐想来不是一般人,军事上定有其长处。
至于后面二人,朱祁钰比较陌生,毛福寿乃是鞑靼人,高礼是色目人,二人的军职乃是承袭于跟朱棣靖难的先祖。
看完奏疏后,朱祁钰拿起朱笔勾批了奏疏,还给了二人,并朝着门外的成敬大声喊道:
“即刻召范广、孙镗、毛福寿、高礼四人入京,在五军都督府听用。”
“至于王竑,司礼监即刻拟旨免去其戴罪之身,擢升为兵部郎中,参赞军事。”
成敬领命即刻转身朝着宫内而去。
一众勋贵武将恨不得捶胸顿足,这么简单就升官了?
早知道自己就站出来举荐自己了,悔之晚矣啊!
陈循见朱祁钰又绕开内阁直接下旨,心中颇有不悦,随即说道:“陛下,这王竑此前蔑视朝纲,现在又寸功未立,官升两级,难免会有人说陛下赏罚不明。”
“至于是否重用毛福寿、高礼二人,还请陛下三思。”
“需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且不说,这毛福寿乃是鞑靼人……”
陈循开始说起了毛福寿和高礼二人的祖上之事,朱祁钰连忙伸手说道:“陈阁老,朕自有分寸。”
朱祁钰很烦陈循这种指桑骂槐的奏对方式,你那是说异族不可重用吗?你那是说朕不应该绕过内阁下旨。
二人都改汉姓了,哪里还有什么异族之说,你认为的同族正带着异族攻自己的城关呢。
朱祁钰站起身来,走到诸位大臣面前,平静地说道:“此时正是非常之时,做事自然得用非常之法。”
“若是有真才实学之人,朕定不会吝啬封赏,若是大家赞同,那就请诸位,与朕一起,精诚协作,击退瓦剌。”
“臣等领命,定不负陛下所说。”朱祁钰说完,众臣一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