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62章 封赏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9 20:09:5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内侍呼名,一般是三次,从殿门起,每五十步设一人,一声声的传唱过去,直到受宣之人面前。

而受宣之人其实就站在殿外不远处,旁边是一位内侍带着,不然若是站的远了,半天不到,皇帝与群臣就一直等着吗?

所以,皇帝宣人入殿,看似轻松,但在他定下章程之后,即便是半夜三更,这些个宦官也要去准备。

太监,也不是这么好当的。

随着呼名一声声的传出,很快就到了牛礼身旁的宦官耳中,只见他听到之后,侧身对着牛礼一请:

“牛将军请跟我来。”

牛礼连忙理了理身上的衣服,一件新的青色圆领袍。

迈着矫健的步伐,牛礼大踏步跟上前面不断迈着小碎步,却走的飞快的宦官,不过片刻,便已来至殿门前。

几个宦官用拂尘在他身上轻扫而过,又为他整理好衣服之后,这才放他进去。

牛礼以为这是这些宦官的职责,其实内含的意思却是说他是个乡巴佬,以一些看似和善的举动,来嘲笑他。

牛礼大步进殿,来至御前,躬身一礼:

“卑职虎林军押衙牛礼,见过陛下!”

李儇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道:

“牛卿免礼。”

“谢陛下。”

牛礼下意识的挺直了腰背,他生的高大,有六尺二寸,黝黑的肤色让他看起来就像是一座铁塔。

“宣旨吧。”

随着李儇一声令下,一旁早已准备多时的宦官打开圣旨,念了起来。

“敕:虎林军军使刘克之,忠心王事,调兵护卫,授咸宁县开国子,从五品上宁远将军,中散大夫,赏钱千贯,绢千匹,虎林军押衙牛礼,忠心王事,击退黄贼,救驾有功,授武功县开国男,从五品下游击将军,朝散大夫,赏钱千贯,绢百匹,同行虎林军将,授武骑尉,赏钱百贯,绢十匹,虎林士卒,赏钱二十贯,绢五匹。”

“谢陛下!”

牛礼再次行礼谢恩,那内侍将圣旨交给牛礼后,指点他去武官序列中坐下,他如今已是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又是开国县男,有资格在殿中有一席之地。

随后,内侍又开始宣旨。

“敕:神策军中尉田令孜,忠君爱国,护驾首功,功不可没,授晋国公,辅国大将军,特进,赏钱万贯,绢千匹。”

内侍的话音方落,田令孜便走下台阶,匍匐在地,感激泣零。

“奴多谢陛下恩典!”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群臣皆不可思议的看向田令孜,要说陈敬瑄的封赏过了一点,他们还能接受,牛礼的赏赐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击退了追兵。

而刘克之的封赏也算在理,毕竟是他手下的兵马,虽然人未至,但属下立功,自然也要给直属上司封赏,不然刘克之必会不满,接下来还如何拉拢他,这月余时间下来,刘克之的大体实力已经被打探清楚,是一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这也是只给牛礼加了散官与爵位的原因,他的本职需要刘克之给他升,若是连他的本职也一起升了,刘克之的虎林军不仅不会被拉拢,说不定还会直接反叛。

不过田令孜的封赏就太过了,在他之前,还没有宦官得封公爵的先例。

不过田令孜持宠篡权,横压内外,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又是他兄弟,所以群臣也就不说话,只沉默以对。

田令孜领旨谢恩之后,封赏继续。

“敕:内供奉张承业…授忠武将军,左金吾卫将军。”

不一会儿,封赏完毕,群臣依旧沉默不语,李儇将群臣的表情尽收眼底,但他只轻咳一声,随后故作平静的开口:

“此番朝廷遭难,朝臣死伤惨重,诸多事务拖延已久,我决定任命一些官员,处理国务,望众卿齐心协力,共同恢复朝廷制度。”

台下依旧一片安静,除了田令孜的封赏在意料之外,其它的所有事务他们都有所了解,如今朝廷几乎瘫痪了,许多事务都没人处理,皆需送到皇帝案上。

皇帝少年心性,又怎会老老实实的批阅奏章,所以任命机要大臣,势在必行,而且人员也早已经选出,如今不过是宣布罢了。

内侍取出黑犀牛角为轴,黄麻纸为面的圣旨,打开宣读起来。

“门下:朕闻佐天子者…中书舍人萧遘…可授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判度支…中和元年一月初十日。”

“门下:户部侍郎韦昭度…可授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

不多时,内侍收起圣旨退到一旁,显然圣旨已全部宣读完毕。

因为现在的朝廷几乎无人可用,所以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其中得利最大的,除了田令孜之外,便是萧遘,他不仅拜相,还兼任兵部,还是判度支。

判度支拥有的是朝廷的财赋大权,所以大家皆羡慕的看着,而萧遘也有点激动,他原本是户部侍郎,因得罪了卢携,被贬为中书舍人,如今重新得势,还更进一步,如何不喜。

其它人也各有升迁,总之就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召诸将议事!”

刘克之自夏州返回之后,直接来到军营之中,召众将于大帐议事。

众将早有所准备,不过片刻便来至大帐集合,牙将杨师厚,判官萧器,马军虞侯符存,步军虞侯林克,七营十将与副将,亲兵十将刘三,副将张二,还有其他基础文武官员,仆从军十将副将,近四十人,将大帐挤得满满当当的。

“节帅命,明日检阅大军,后日出发,届时节帅会发下赏赐,记住,我军奉行同舟共济,富贵同享,赏赐必须如实一一发下,不要给我阳奉阴违,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在场之人除了几个文官,其它的都是一开始就跟着刘克之的老部下,自然知道他的性子,纷纷应答:

“将军放心,我等自知。”

“都下去整顿队伍吧,明日需拿出我虎林军威,震慑其余三州之兵。”

示意众人离开之后,刘克之又单独将萧器留下。

“先生,不知我军如今还有多少钱粮?”

刘克之给萧器倒上一杯茶,温和的问道。

“回使君,我军返回夏州之后,规定每日一操,每五日假两日,所以消耗颇大,在将费听老幼和一部分青年女子以及部分牛羊发卖之后,所得可支撑两年余。”

对此,萧器颇为自得,足以供应七千正兵与三千仆从军两年使用的财货,在没有固定镇地的如今,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成绩。

“不过大军开拔之后,战斗前后的赏赐会加速消耗,不过也足以支撑大军战斗年余了。”

“嗯。”

刘克之点了点头,他对萧器的能力很满意。

“大军出征,除我的赏赐外,应该不会有过度的消耗,毕竟那些就地征集的物资还有战斗缴获,大约也足够了。”

说着,刘克之手一挥,道:

“明日节帅发下赏赐之后,每人再发两贯钱,两匹绢,一石粟,作为我私人给他们的赏赐。”

“是。”

萧器领命而去后不久,刘三入帐,带来了一封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