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61章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9 10:50:5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自当以节帅命是从!”

对于诸葛爽的问题,刘克之首先呼应,毕竟是自己大哥,此番南下勤王,若顺利,大家说不得便就此分道扬镳,若不顺利,不过一同跳反而已,到时候也是同病相怜,自然要放尊重一些。

不过,诸葛爽是诸葛爽,其它人是其它人,刘克之表示支持之后,转头虎视眈眈的看着众人,特别是拓跋思恭。

“吾等自然以节帅命行之!”

看着刘克之虎视眈眈的目光,众人心中顿时一颤,连忙起身,表示自己的立场,即便是拓跋思恭,亦是如此。

此番南下勤王,夏绥倾巢而出!

虽然有部分是因为害怕诸葛爽和刘克之清算,但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西北边军与河北藩镇有本质上的不同。

西北因为常年有外族入侵,在粮食、钱财以及锦帛等必需品上,并不能做到自给自足,大部分都需要依靠朝廷供给。

而河北的那帮子墙头草就不同了,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反而是朝廷需要他们交上的赋税,所以他们拥有作壁上观的资格。

而西北诸镇,只能听从帝命,南下勤王。

而且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勤王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只要你能够忍得住,不因功大而失智,不因功小而不平,那就有得赚,甚至是大赚特赚。

而且黄巢叛军一路北上,不知劫掠了多少州府大户,个个都是大富豪,若是能将黄巢军徐徐吞下,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此时夏绥镇南下,共四路兵马,节度使诸葛爽,麾下三千心腹牙兵,六千外镇兵,五千内附党项,共一万四千人。

加上刘克之属于他的麾下,兵马也可以算在他的头上,虎林正兵七千,加上党项仆从军三千,共一万人。

二人共有兵马两万四千人。

宥州拓跋思恭出兵一万二千人,这不是宥州的极限,而是他的极限,因为他不能扔下宥州不管不顾。

银州出兵六千,绥州出兵八千,皆留下了守城之兵,只有诸葛爽是真正的倾巢而出,一个兵马都没有留,反而任命了拓跋思恭的儿子拓跋仁颜为权知夏州刺史。让宥州兵帮忙镇守夏州,也不知为何。

而刘克之则从诸葛爽这倾巢而出的举动中看出了一点问题,诸葛爽好似并不在意夏绥了,对此,刘克之心中总有些不安。

而这股不安,在启程之后,变得更加强烈了。

广明二年元月初三日,皇帝李儇于鹿头关,在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的迎接之下,正式进入成都。

而在进入成都之后,李儇并没有入驻成都府衙,而是来到了位于成都西南方向的青羊宫。

青羊宫原名玄中观,因避尊者(唐玄宗)讳,加之在道教传说中,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曾预言“千日后,寻吾于成都青羊肆。”,故认为成都为老子圣降之地,改名青羊观,后成为皇家道场,不断扩大规模,又改观为宫,称青羊宫。

青羊宫占地一千余亩,其中两百亩为核心宫观区域,其它皆为宫观产业,如药田、粮田、山林等。

陈敬瑄早已从田令孜处得知皇帝南下成都的消息,所以他也早就有所准备,虽然时间尚短,只能将一些主要的宫殿修缮一遍,但所需的材料皆已准备好,花了数万贯钱。

但就是如此,奉李儇命令来此巡视检查的宫人依旧觉得此地是蛮荒之地,因为青羊宫占地虽广,但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大明宫的三分之一,而且其中多为山林,宫观的面积更是不足大明宫的五分之一。

所以他们出言不逊,处处挑刺,最终祸从口出,惹得陈敬瑄火起,他作为田令孜的弟弟,堂堂西川节度使,眼中只有两个人,哪里有这些宫人的位置,即便他们此时代表了皇帝。

所以他当场便将这些嘴贱的宫人斩杀,共有五十余人,又将尸体扔到大街上用以示众。

他也不怕李儇和田令孜怪罪,毕竟他有理在先,又有田令孜护佑,根本不怕有人告状,毕竟只是几个仆人罢了。

而李儇也确实没有怪罪于他。

这就是乱世,人命如同草芥,即便这些宫人在平民眼中已是见不得的大人物,但在真正的大人物眼中,他们甚至不如路边的蚂蚁,至少蚂蚁不会被人随意杀死。

元月初五,李儇正式入驻青羊宫,以斗姆宫为寝宫,并于初九日改主殿三清殿为中和殿,以此为日常办公之所,并颁布诏令,改元中和。

至此,使用了一年的广明年号被废除,如今是中和元年元月初九。

中和元年元月初十,李儇正式在中和殿中召集群臣,处理朝政。

不过卯时,青羊宫外马车辚辚,上百驾马车齐聚青羊宫外。

卯时三刻,一名宦官从青羊宫中走出,命人打开宫门,并高声唱喏:

“时至,群臣入殿!”

青羊宫门大开之后,群臣并未着急进去,而是等待着监门卫的“唱籍”。

监门卫是南衙十六卫之一,亦归北门禁军编制,负责守卫宫禁的同时,也负责门籍检验与信符管控。

田令孜便是如今的监门卫大将军。

四名监门卫中郎将拿着“门籍”,也就是点名册,带着数十名持戟卫士,于门外唱籍,也就是点名。核对之后,方才放官员入内。

如今朝廷百官几乎丧于长安,所以这本来耗时良久的程序,不过两刻便已结束,群臣一起进了青羊宫,向着中和殿走去。

进了殿后,群臣虽然按照品级排列,但皇帝未至,所以便有那相熟官员凑在一起,小声的猜测着今日早朝的内容。

片刻后,两名内侍入殿,站在台阶之下,高声唱喏:

“陛下驾到!”

群臣顿时回归本位,殿中也瞬间安静下来。

李儇从后门入殿,走向高台皇坐处,那本是三清的位置。

待李儇坐定,群臣并未在第一时间行礼,而是按老规矩,等待负责护卫殿宇的神策军士先来。

果不其然,在李儇坐好之后,殿内外的神策军士便齐声高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田令孜的老伎俩了,群臣早有经验。

待到神策军呼声散去之后,群臣方才作揖唱喏:

“陛下万年!大唐万年!”

李儇今天的心情很不错,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之中便可知道,他挥了挥手,说道:

“众卿免礼。”

“谢陛下。”

群臣感谢之后,坐在早已准备好的胡床之上,至此,上朝的流程完毕,正式开始今日早朝的内容。

李儇端坐高位,先是扫视了一遍群臣后,方才开口:

“巢贼势众,国都沦陷,幸有忠臣护卫,我方得入成都,今日第一件事,便是论功行赏。”

说罢,他挥手示意,田令孜当即出列,手捧一道青玉为轴,白麻为面的圣旨。

上前两步之后,田令孜将圣旨递给了内侍,接下来的工作就不属于他了。

内侍恭敬的接过圣旨,打开之后,高声宣读。

“敕:西川节度陈敬瑄,忠于王事,护驾有功,加检校左仆射,并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赏钱千贯,绢百匹,西川护卫将官,人钱百贯,绢十匹,三千士卒,共赏钱五万贯,绢万匹。”

群臣的目光顺着内侍的声音投向位于队伍第一列的陈敬瑄,眼中满是羡慕,当然也少不了嫉妒,这个靠马球而得以出镇西川的浪荡子,在寸功未立的情况下,居然得到了宰相的殊荣。

陈敬瑄起身,神色激动,导致脚步不稳,险些摔了一个踉跄,但殿中无一人敢出声。

他走出列来,躬身一礼:

“谢陛下!”

李儇微微点头,示意陈敬瑄返回本位之后,开口说道:

“此番南下,吾遇追兵,幸有忠臣救驾,奋勇杀敌,击退追兵,护我安危,我要厚赏忠臣!来人,宣虎林军押衙牛礼入殿!”

内侍当即跑出殿外,高呼:

“陛下有令,宣虎林军押衙牛礼入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