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43章 龙蛇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0 22:15:2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高骈是个国之干臣,但他却不是个清廉的官员,恰恰相反,他很贪财,且精通如何能够在保持一个地区承受极限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搜刮钱财。

自古以来,修仙问道,皆是一方豪强之人方能追寻的事,若无权无钱,读不得书认不得字,如何学习道书,如何前往各名山大川拜访前辈列仙,如何让人开采各种矿石,采集各种药材,打造昂贵且是定制的炼丹炉。

至于没钱?那你还修什么仙!

高骈少年之时便崇尚鬼神,年岁日长之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笃信神仙方士,他能被安排到淮南节度使这个总管东南的位置上,每年不仅要提供内廷的用度,还要供给自己用以求仙问道。

若不精通搜刮钱财的平衡之道,江南世家又怎会甘心被他搜刮,即便他是节度使,但淮南依旧是被朝廷实际控制的藩镇,这些世家在朝堂之上也不是没有人,他毕竟是个外来人,若没有几分本事,早就被赶出去了。

所以为了钱财,作为高骈心腹的张磷,自然会答应黄巢的要求,即便这个要求有些荒唐,让义军将领们也觉得是异想天开。

可事实就是张磷收到钱财之后,居然真的命令停止进攻尚让军,两军一时间陷入了“对峙”之中。

而此时,黄巢的第二步计划来了,他致书高骈,献上降表。

此时的高骈已不是以前的高骈了,以前的他不会等到叛逆上表,而是会主动上表请求朝廷招降万恶贼首的黄巢,但实际目的还是为了保全当地实力,以便朝廷调兵遣将,从而能以最小的损失诛杀巢贼的缓兵之计而已。

这是他的老把戏了,用的很熟练。

而现在的高骈,也不知是不是磕药了,他真的相信了黄巢的降表,放下了警惕,以为此战至此已成亦,遂上书朝廷,称:“草贼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数遣归。”,意思便是让朝廷遣散诸镇兵马。

而朝廷也信了这位当世名将的话,命令诸镇将士各归其镇,将“扫尾”的工作交给了高骈,甚至对于“投降”后的黄巢,他们也以识时务的理由,给他封了个小官,官袍印信都准备好了,天使也已出了长安。

而另一边的黄巢一面时刻注意着朝廷的动向,一面在完成承诺,真的送上黄金万两之后,还继续与张磷虚以委蛇,每日皆派人送上钱财,虽不多,但每日都有。

张磷原本的防备日渐消散,甚至于他手下的兵马时不时的还与草贼们一同作乐。

而等到诸镇兵马渡过淮河,各归本镇之后,此时的义军经过休养,也已恢复了战力,随即黄巢便抓住时机,派兵偷袭张磷,此时时年五月。

此时的淮南军又怎会想到平日里对他们毕恭毕敬,不仅出钱请酒,言语之间还多有恭维的草贼,忽然之间就变作虎狼,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张磷身死,淮南军被消灭大半。

而张磷死后,黄巢并没有破坏他的尸体,而是命人梳洗干净,装扮威严如生,又准备了一具好棺木,送至高骈处。

高骈当即吐血昏迷,次日醒来之后,这位高仙翁再无往日之风采,对于黄巢的北上,他除了固守扬州外,再无多余动作。

黄巢也抓住时机,纵横江南,控制了运河,切断漕运要道,彻底将这个朝廷最重要的钱粮重地之一收入囊中。

控制江南之后,有了充足的钱粮,黄巢在江南地区不断的扩充军队,而对此,高骈只是冷眼旁观,依旧在扬州城中修仙问道。

广明元年九月,黄巢携二十万大军沿运河北上,进入江淮防区,自采石矶渡江,围攻天长、六合,得以控制长江中流区域,随后在十月攻破淮河防线,进攻洛阳。

时年十一月,洛阳沦陷,黄巢继续北上,进攻潼关,兵锋直指长安。

与此同时,牛礼也已抵达长安,于城外张承业的庄园中与他会面。

“见过张郎君。”

牛礼对张承业的印象很好,他不同于普通的宦官,这是个务实而真诚的人,当初没钱回乡,还是张承业给他找了一份活计,后来投军,也是张承业写的推荐信,所以他一直对张承业抱有感激。

“好久不见了,赞贞。”

见到故人,总是开心的,哪怕因为三人他蹲了几天的“监狱”,但也不妨碍他对牛礼的热情。

“诸葛大帅的上表我也看到了,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以张承业内供奉的职位,只要打听一番,自然知道河东平定之后的战报与奏表,但实际上以他的性子,并没有去关注这些,而是他的义父张泰告诉他的。

他也没想到,不过两年时间,刘克之便已有出人头地的迹象,立下夺旗之功。

不过也正应如此,他自然知道当初那个少年是多么的意气风发,立下如此功劳,不是应该的吗。

而欣喜之后的,便是担忧,因为他知道刘克之的功劳必定会被打折扣,说不定还会被安排给其他人。

他实在不忍心本应光芒万丈的少年因一些人的私意而跌落尘埃,于是他第一时间便去找了杨复恭,将事情的原委道出。

杨复恭也给了他这个面子,将夺旗的功劳实打实的安在了刘克之的头上,并同意了诸葛爽的推荐,任命他为胜州刺史,虽然后来被去职了。

但张承业也确实在刘克之不知道的情况下,帮助了他,并给他找了派系,在杨复恭出言的时候,在他们看来,刘克之便已是杨复恭一系的人。

而此时牛礼一进京便拜访张承业,更是将这个看法坐实了,即便三兄弟并不知道。

“张君,这是三郎和我二人的礼物,感谢当年张君相助之恩。”

牛礼奉上书信后,随即便是躬身一礼,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赞贞多礼了,那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张承业连忙扶起牛礼,随后又拉着他坐下,打开书信看了起来,其中的内容皆是刘克之感谢他的帮助,又因军务繁忙,无法亲身前往长安感谢的歉意等等。

书信很短,但其中满是真情实意,张承业很是感动,又和牛礼拉起了家常,其实就是询问兄弟三人如今的近况。

“三郎如今已是军使,正奉命征讨党项,所以无法前来,请张君恕罪。”

“无妨无妨,自当以国事为先,原本我已为克之争取胜州刺史之职,却不想最后还是功亏一篑,实在是对不住克之。”

说到这里,张承业也有些愧疚,他能够想象的出当时的刘克之该是多么的失望。

不过他又很惊喜,惊喜刘克之并没有因这点打击便就此沉沦,而是继续奋起直上,这一点,从他让牛礼带礼物来拜访他就能够看出来。

张承业能稳坐内供奉之职,可不是只靠着自己是杨复恭一系,他本就是个聪明人。

想在任何地方出人头地,除了时势之外,本身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才能,或者说灵醒,不会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露,什么时候该藏的人,活不长久。

潜伏泥沼之间,待时而动,方成龙蛇之变。

现在的黄巢是如此,未来的朱温和李克用也是如此,而刘克之,亦是如此。

所以对于刘克之此番用意,张承业自然明白。

“赞贞打算何时离去?”

想到刘克之这时候才派牛礼南下,又联想到今日前方送来的战报,张承业想着被他安排在庄园中住下的牛礼所带来的一队夏绥精锐,若有所思的看向牛礼。

“因我这些部下未曾见过长安繁华,所以三郎让我等不忙回去,在长安见识一番。”

在牛礼看来,此番前来是和张承业拉关系的,自然不能过早离去。

在黄巢未曾成功之前,谁又能知道,一介草莽,带着一群草民,居然能再现安史旧事,甚至更进一步。

刘克之是明确知道的,而张承业,也只是看到刘克之的安排之后,心中有所猜测罢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