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41章 拉关系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9 22:11:4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党项费听氏此番叛乱,分为两路,一路经夏州至宥州,一路过宥州至盐州。

刘克之所灭这一路,便是下宥州劫掠的那一路,因这一路并不重要,并不是精锐,主将也并不是如今的费听首领费听持国,而且他的弟弟,费听多闻。

他虽是个弟弟,却也是费听氏有名有姓的主要将领,已有献颅于京的资格,可惜,他如今只剩下一双手脚健在,刘克之只能是将他的战甲与牙旗派人送往夏州,又附战报一份,用以供诸葛爽上报朝廷请功。

虽然战报还未送出,但刘克之对于朝廷如今的尿性早已了然于胸。大规模的赏赐是可不能的,顶多给他加官。

至于升他的职官,还得看与朝中宦官的关系,而在藩镇地方的职位任免,只能看节度使个人。

刘克之如今已是军使,军使全称军都知兵马使,诸葛爽麾下只有两人,一个是他的儿子诸葛仲方,是牙兵军使,另一个就是刘克之,外镇兵虎林军使。

可以说,除了还没有名义,刘克之实际上已是诸葛爽的义子了。

若没有这层意思,即便刘克之再有本事,无人欣赏,亦是枉然。

而诸葛爽之所以现在都还没有收刘克之为义子,主要还是因为诸葛仲方,作为诸葛爽唯一的儿子,他一直被给予厚望。

但不知是实在没有资质,还是为何,他文不成,武不就,不说开拓,连守成都困难,诸葛爽只是想收一个义子辅佐诸葛仲方,而不是想引狼入室。

刘克之在军中的动作,他又不是不知道,自然明白诸葛仲方压不住他,若是执意收刘克之为义子,那么他这十余年方才打拼下来的基业,最后十有八九要易主。

所以他也就熄了这个心思,转而施恩于刘克之,却又不让他接触夏绥的其它人,用之却不信之,爱之却又防之。

刘克之自然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也就老实的发展自己的兵马,没有去勾连他人,在他心中,自己终究要独立拥有一块地盘的,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只能说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心中的很多规划只正因如此,始终未曾落到实处。

此时距离黄巢入京已不过月余时间,所以在命人将战报送往夏州后,他也已做好了脱离夏绥的准备。

“此番入京,兄长要小心为上,那董继宗是田令孜的人,或还在通缉我等。”

“见到张郎君之后,莫言其它,这些礼物只为感谢他助我等离开京城,又附有书信推荐之恩情。”

脱离夏绥的准备,自然要靠朝廷的宦官们,寻一弱小藩镇,或是朝廷控制下的藩镇就任,弱小的他打得过,而朝廷控制下的再过不久也就控制不了了。

京中宦官,刘克之只认识张承业一人,以前不是打仗就是发展,没机会也没时间维持关系,而如今黄巢都快要打到京城了,再不维持关系就晚了。

所以在驻扎石子岭后,刘克之便准备了五车的财货,价值万贯,派牛礼带一队人马护送入京,送与张承业。

之所以派牛礼这个沉默寡言的去,主要是因为他在张承业麾下做过事,而且他只是表面沉默,实则是个内秀之人,做事稳妥,与之相比,杨师厚就显得轻浪许多。

这样的人才能保证这些财货安全的送至京城,还能与张承业搭上关系,若是派杨师厚去,这一路的冲突不知会有多少。

“三郎放心,我一定会将这些礼物还有书信安全送至京城!”

牛礼知道自己此行目的,知道自己哥几个日后的前程或许就看这一遭了,所以态度郑重,精心选了五十个久经战阵的健壮士卒。

而刘克之又为他们一人配了三马,武器齐备,又派符存带兵护送出境后,目送二人离开。

至于这么多财货从哪里来,自然是随军携带加就地“征集”喽。

刘克之得了德静县二成的府库,他只拿了钱财和绢帛,价值十万,诸葛爽历年来的赏赐,还有就地“征集”的各种财货,属于他本人的就有二十万贯钱货。

更不用说出征之后诸葛爽还要拨给他大量的财货了。

因为按例,藩镇兵马出征必须携带大量财货,用以开拔费以及战斗前后的各种赏赐,如此方能稳定军心,如果不够,那就就地“征集”,其实就是劫掠。

要是没有,你这个节度使就别当了!

有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一些赏赐而已,先开张空头支票,将这些兵油子稳住,等回到节度使的治所后再给也行。

但事实就是拥有这种信用的这种节度使寥寥无几,而且最主要的,还是这个时代的士卒们其实是没有饷银的。

他们全赖赏赐生存,凡是四季节日,开拔离营,战前战后等,皆要有让人满意的赏赐,否则就得允许他们劫掠州府,要么就让他们当场换一个节度使。

即便是牙兵,也是如此。

至于他们每月领取的粮食,绢帛,那些只是用度,是必须要有的,虽然也称之为军饷,但并不固定,有时多有时少,不能称之为饷银。

换成现代一点的说法,那些粮食绢帛之类是只能称之为提成或者奖励,只有做事了才有,而饷银便是保底,做不做事都有。

这也是底下的大头兵们经常下克上的原因之一,若是有每月都有固定的饷银,那么下克上的情况就会少很多。

但固定饷银的开销实在太大,节度使们不想出也出不起这么多钱,只能是战斗前后发下大量赏赐,这既让大头兵们作战如虎狼,也让他们变得越发桀骜难治。

对于这种情况,刘克之也没有办法,只能先随大流,找到弊病所在,便总有解决的办法,并一点一点的加以改进,而不是糊里糊涂的就只知道发展,不顾时代情况,这种人,一般会死的很早。

以利为饵,因势导利,循循善诱,以定人心,这便是刘克之如今的发展方向。

三日之后,战场已全部打扫干净,派出追击溃兵的内附党项也已归来,他们带回了一千余溃兵,没办法,草原太大了,他们能带回这些人,也是因为大家原本是一伙的,比较熟悉逃跑路线与方向。

剩下的,就是跟无头苍蝇一般乱跑的,对此他们也没办法。

对于这些党项俘虏的处置,刘克之早有计划,虽然将他们卖往关中为奴可获得大量钱财,却是太过浪费。

这些党项人在中唐时便已内迁,多年以来,他们学得不少的汉家文化,已算是被训化的熟番,语言已通,野性已除,不是那些语言不通,野性难驯的生番,可以用来当做仆从军或者辅兵。

所以只是稍加商议,便将他们改编为仆从军。

将勾连京中宦官的事交给牛礼之后,刘克之便准备长期驻扎在石子岭,练兵的同时不断出击周围的党项部落,掠其财富,又将其部落民众发卖为奴,以其妇女劳军。

他并不怕反噬,毕竟都将那些青壮卖了,对那些番婆子也是严加看管,成不了事,而且他又吞并了经略军,实力变得更强了,平日里出去劫掠,也是以内附党项为先锋,对他们的待遇也提高了,又安排了汉人担任军头,并许下名列军册,可发赏赐的承诺,此时在他们眼中,自己和党项部落已经有所区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