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40章 斩将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8 22:15:4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贼将休走!”

费听护纛营没有多少损失,依旧是近四百人的重甲骑兵护卫,而刘克之身后,有三队甲骑跟上,一百五十人。

但他丝毫无惧,直接带着人便冲了上去,对面的护纛营看到虎林军牙旗,在主将的指挥下,一脸兴高采烈的便冲了上来,但甫一交手,他们便脸色大变。

虽同样身披重甲,但刘克之的亲军是甲骑具装,而费听护纛营只人披甲,马未着甲,只这一点便已落入下风。

而此时双方距离不过百步,费听氏的马以回鹘马种为主,体型略小,但耐力不错,又不挑食,可适应长途行军,但面对短途冲锋,速度就提不起来,借不得马力。

而刘克之麾下的虎林亲军,以康居马和突厥马为主,这种马体格大,耐力不是太好,而且需要精饲,长途行军时都不会骑乘它们,只有战时方会使用。

但这种马的优势便是可以瞬间起步,短短数十步速度便能起来,适合短距离冲锋。

相比之下,双方不仅装备不对等,而且虎林军可借马力战斗,费听护纛营则只能以自身力量与虎林亲军硬碰。

此时费听又已呈溃败之势,虎林军正是信心爆棚的时候,虽敌众我寡,但刘克之冲锋在前,手中战锤挥舞之间,战甲变形,胯下战马亦是被打碎了头骨,后面的亲军见此,一个个嗷嗷的,好似打了鸡血,不断的跟在身后冲杀。

不多时,便已冲出一条路来,那费听牙旗之下,一员身着华丽铠甲的胡将,一脸惊骇的看着鲜血满身,虎面威严的猛将,手中挥舞着双锤,不断将自己的亲兵打落马下,直直的向着他便冲了过来。

“拦住他!”

惊慌之下,高声呼喊,身旁几名亲兵连忙拔出长刀,呼喊着冲上前来!

“放肆!”

刘克之见此,也不慌张,反而一声暴喝,竟震的一骑当场跌下马来,随后几骑见状,当即胆破,惊慌之间扯马便逃。

此时,双方主将之间,相隔不过十步,周围也无阻隔!

刘克之胯下青海骢乃吐谷浑人以波斯马与当地野马杂交而来,被誉为龙种,大唐则称之为天马,速度快,耐力强,正适合重甲骑兵使用。

也就是个子稍矮,大部分只有五尺高,而刘克之这匹是上供皇帝的,所以较高,但刘克之身高六尺余,骑在马上,衬得号称龙种的青海骢,也成了矮脚马。

此时刘克之一个起步,十步距离须臾便至,那敌将刚振奋精神,拔出长刀,准备应战。

但刘克之又怎会如他意,直接扯住缰绳,一个急刹,但并未放松缰绳,继续上提,身下马娘子顿时明白心意,随绳而动,长嘶一声,前蹄奋起,竟是在身上将近有三百斤的情况下,扬身三尺有余。

随后迅速下落,而刘克之借着这一力,手中战锤扬起,狠狠砸下,对面敌将眼中满是惊慌,根本来不及反应,便被刘克之一锤砸中面门,

“砰!”

一声巨响,战锤将面门打的粉碎,红的,白的,硬的,软的,向四方飞溅,但战锤依旧去势不减,直直落下,顺着头颅,胸腔,腹腔,马头,最后落地!

面前已无敌将,只有一只被打碎了头颅的马,以及一摊红白黄绿交杂的血肉,还有两只人腿在马身下不停的抽搐着。

而此时,费听牙旗,也已被刘三几人所夺。

刘克之长出一口气,仰天高喝一声:

“贼首已死!跪下投降者不杀!!”

主将一死,周围兵马瞬间大乱,而跟着刘克之一起冲锋的众士卒听到呼喊,也立马开始大喊起来。

“跪下投降者!不杀!”

而此时,其余亲军也已跟了上来,将已斗志全无的费听护纛营全部包围起来。

主将已死,牙旗被夺,费听士卒再无战心,四处溃逃,如鸟兽散,虎林军顿时如蜂群一般,在各火长队正的带领下分成无数小队,衔尾追杀不停,即便前面的人数是他们的数倍,也丝毫无惧,嗷嗷的追上就砍,即便是步卒对上骑兵,也是如此,上前将人拉下马来,提刀就刺,举矛便扎,费听士卒也不抵抗,只一味溃逃。

此时若是一般的藩镇兵马,一旦破阵,便会陷入争抢军功的混乱之中,毫无秩序,只有等兴尽之后,方才平静。

而刘克之麾下兵马不同,在德静练兵之时便已约法三章,按级将军功层层列赏。

众列阵破敌者全都大赏,获人头俘虏马匹等个人小赏,策应友军,保护侧翼,步卒、弓弩等列阵杀敌等全都中赏。

军功皆在战后计算,有专门的算功营,互相监督,举报核实后有奖,而且集体军功大于个人军功,若因抢功,不顾友军者,有一伍杀一伍,有一火杀一火,有一队杀一队。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先登、斩将、夺旗、陷阵这四种确实是个人作用为主的功劳必须例外。

刘克之的信用一直不错,每次赏赐也是如实亲自发下,该升官者升官,同时还会当众鼓励立功者,用心记下他们的名字,遇到之时偶尔还会打个招呼,当然不会一直打招呼,也不会只打一次招呼。

这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更是为了能够稍微扭转唐军这股雇佣兵以钱财为标杆的作风。

毕竟立功者除了赏赐,荣誉感也是十分重要的,哪个男人不喜欢受到夸奖?享受周围人肯定的目光?

往日唐军军纪败坏,主要原因除了无恒产以外,便是因为没有荣誉感,升官发财那是上官的事,小兵只得些赏赐,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年深日久之下,士卒自然以钱财赏赐为目标,有奶就是娘。

而要扭转这种局面,严格的军法只是其次,重要的是提供一定的上升通道与集体以及个人的荣誉感。

战斗结束后,刘克之率军驻扎石子岭山城,这里是单纯的军堡,没有平民,平日里也就是一些小部落会来此交易,而大一点的部落都去大一些的城市。

驻扎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战场,第二件事便是计算战功。

计算好后,以刘克之为首,萧器带领着他的录事营,便会召集全军,当众宣读斩获统计,以及集体与个人的战功。

通常此时便是刘克之表演的时候。

“此战我军以寡敌众,大破费听,斩其主将,夺其牙旗,斩首两千余,俘虏三千五,全赖诸君与吾协同,方得如此功绩,全军皆赏!另有经略军先挫敌锐气,亦有功劳,折半而赏!”

说着,刘克之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经略军军使折腾冲。

“折军使,你意下如何?”

折腾冲抬起头来,脸色有些难看,而他身前的那些经略军士卒,则是放声高呼。

听着这刺耳的欢呼声,折腾冲轻叹一声,叉手一礼。

“全凭刘军使做主!”

随后,他好似没了力气,也不顾形象,转身在亲兵的搀扶下踉跄离去,如断脊之犬。

费听还有三千余众的溃兵四散而逃,对于这些溃兵,刘克之已派遣归附党项追捕,这些归附党项,名义上是战兵,其实就是仆从军,连辅兵都不如。

他们并没有资格谈论军功与赏赐,只能得到自己所缴获的战利品的四成,还有战后唐军不要的牛羊作为报酬。

这种唐军为主,异族部落军为仆从的模式,自唐初时便已定下惯例,但对于这些生活困苦的部落民众而言,这种分配已经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了,毕竟他们可不是战斗的主力。

若想得到正规军的赏赐,他们要么彻底归化,首领如沙陀李国昌那般获得大唐的正式官职,要么就彻底依附在某一节度使麾下,成为拥有正式军号的军队,能够录名军册之上。

这三千党项乃是新附,任何一项都不符合,即便不满,也只能憋着,虎林军大破费听时,他们都还在和费听步骑演戏,力不出还想得赏赐,简直天方夜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