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34章 党项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5 22:16:3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不知拓跋县令有何贵干?”

一入签厅,刘克之径直走向主位,好整以暇的喝了两口茶,才转头看向拓跋宏。

“数日前,经略军军使传来消息,费听氏叛乱,纵兵南下,欲劫掠宥、盐二州,宥州刺史向诸葛节度求援,打算命你部前往,怎么,刘军使没有得到消息?”

拓跋宏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克之,好似在笑话他作为诸葛爽嫡系部下,怎这么久都没得到消息。

费听氏乃是党项八部,在夏绥,党项人的势力与唐人几乎平分秋色,人口足有上百万,不过部落众多,尚未统一,所以夏绥依旧是唐人主导。

党项之中,以费听、细封、往利、颇超、野利、房当、米擒、拓跋八部最强,兵马多则过万,少亦有数千。

这些党项人多年以来在大唐、吐蕃、回鹘之间夹缝求生,几乎全民皆兵,装备虽然简陋了一些,但那是小部落,这八部归附大唐后,拥有一二官职,主力兵马装备颇为齐全,战力不弱,不太好对付。

“看来党项八部,要少一个了。”

刘克之并未在意拓跋宏语气中的嘲笑,他们毕竟是地头蛇,消息灵通一点很正常。

而且在刘克之看来,诸葛爽应该并没有答应,宥州可是拓跋氏大本营,派刘克之去,十有八九是肉包子打狗,不如直接兵出草原平叛,打灭费听氏的气焰,最好是能收服他们。

“党项八部,兵强马壮,刘军使若是出击,可得小心了。言尽于此,某告辞了!”

拓跋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见他走了,萧器走入厅中,带来了诸葛爽的命令。

“使君,节帅让你带兵返回夏州,准备兵出草原,平定费听氏之乱。”

刘克之闻言点了点头,诸葛爽的想法和他的判断差不多。

“费听氏既然要劫掠宥、盐,拓跋思恭没有反应?”

拓跋思恭乃是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氏是党项中最先归附大唐的,拓跋思恭的祖父因此被封为银州刺史,部众也得以南迁宥州,经过两代人的经营,加上第三代的拓跋思恭被封为宥州刺史,至此,拓跋部彻底占据了宥州地界。

他们在夏绥的地位,就如同沙陀在河东的地位,而且他们比李国昌可聪明多了,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平日里低调做人,默默经营地盘,使得他们虽名义上受节度使管辖,实际上却是独立行事。

“拓跋刺史正在怀德与叛军对峙,无暇抽身,而且经略军恐怕已经被费听氏给围了,节帅有些着急,让我们即日启程。”

对于拓跋思恭的说法,刘克之不由得发出一声嗤笑。

经过三代的经营,拓跋氏已是党项八部中最强者,即便是诸葛爽也只能一点点的将权力收回,没有选择直接翻脸。

被叛军拖住?恐怕只是借口罢了,虽然叛军口头上说要劫掠宥、盐二州,但这些党项人内部恐怕早就商量好了,他们的目标,十有八九是盐州和朔方。

“既然着急,为何不让我直接兵出草原,而是返回夏州?”

诸葛爽的这番举动,确实有些多此一举,让刘克之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对此,萧器开口解释起来。

“长安那边催的紧,节帅的意思是将这次平乱皆交给我们,但我军只有四千人,兵力恐怕不足,所以节帅又调了内附党项三千人,此次召使君回去,便是为了办一场检阅会,震慑一下那三千党项。”

“原来如此。”

到这里,刘克之哪里还不明白诸葛爽的意思,他也不想出力,盐州是朔方节度使的地盘,和他无关,而宥州是拓跋思恭的地盘,实际上也与他无关。

所以无论是谁被费听氏劫掠,他都没有损失,说不定还能趁机打打秋风,若非长安催促,他才懒得管,毕竟夏绥距离长安并不远,平日里的年节赏赐还要跟长安要,还是要给些面子。

而让刘克之出兵,既是因为刘克之目前是他麾下唯一拿的出手的军队,牙兵要护卫他,不会轻易派出,还因为刘克之这四千人并不是他的牙兵,对他的基本盘造不成损失。

但刘克之毕竟是他的“肱骨”,若是真的折损,对他来说也是不小的损失,他收回夏绥权力的过程就会慢下来,所以就抽了三千党项兵出来,意思就是这三千人就是炮灰,有危险就让这三千人顶上。

而想要让这三千人听令,就得先打一棒子。

点了点头,刘克之又转头多问了一句。

“没了?节帅可还有其他命令?”

“节帅还让使君将德静两库搬空,带回夏州。”

两库分别为府库与武库,府库中多是税收,也就是钱粮,绢帛,还有金银宝物等,由一地主官,也就是刺史或县令们掌管。

而武库多是甲胄器械,各种军用,由军使或十将们掌管。

说话时,萧器的语气有些奇怪,想不通诸葛爽此举的目的。

看萧器想不明白,刘克之自然不会吝啬口水,为他细细解答起来。

“如今已是十月中,距离将税赋运往夏州不过月余时间,节帅是怕我军走后,拓跋宏会搞小动作,恐怕借检阅震慑党项是假,收取税赋是真。”

对此刘克之也能够理解,毕竟这些税赋各地只留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要交给节度使,节度使留下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交给朝廷。

在与拓跋宏有矛盾的情况下,鬼知道他会给多少,不如直接全拿走,到时候看情况再拨给他。

不过连武库一起拿走是刘克之没想到的,但他也欣然领命,毕竟自己麾下还有些士卒披的是皮甲。

而这一县的武库,足够让他麾下的兵马全部披上铁甲了。

诸葛爽虽然说即日出兵,但刘克之并没有马上出发,而是先整顿兵马,其实就是让他们休息两天,而他则是在城中找了几个向导请教,学习关于在草原中作战可能会遇到的各类注意事项。

党项部落并不是单纯的游牧民族,他们属于半游牧,半农耕。所以他们在军队的架构上,与多为骑兵的契丹、回鹘不同,而是步骑混杂,甚至是以步兵为主。

而且因为刚崛起不久,他们的冶铁技术很差,手下的装备多靠缴获,并且一套完整的甲胄,如果不是被一人缴获的话,往往会被他们东一件西一件的分开,所以造成了他们的装备皆是东拼西凑而成。

且他们对于武器的继承率,还要高于唐军。

在府兵制时,士卒所用兵器除甲胄外多是自备,所以一柄武器可以从曾祖父传到曾孙的手中,和那些外族对战时,说不定手中的武器还斩过那些外族的祖父或者是阿耶。

而募兵制后就不一样了,士卒们出人就行,其他的一切皆由节度使下发,这就造成了财政负担过重。

不过这样一来,士卒的装备不仅统一,而且普遍的质量都不错,毕竟是吃饭的家伙。

而要对付这种步骑混杂,装备简陋的军队,以重甲步兵配合轻骑是最好用的阵容。

刘克之麾下重甲步卒并不多,夏州武库中的武器,诸葛爽恐怕不会给他太多,所以将德静县的武库搬空,正合他意。

待准备好之后,刘克之在拓跋宏反应过来之前,带着军队破开库门,直接搬空了两库,向着夏州,扬长而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