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19章 半途而废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3 22:20:1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本来围剿李国昌父子,是用不上昭义军的,可原河东节度使窦浣是因妻子延安公主才当上这个节度使,威望严重不足。

他平日里在副将的帮助下,还能指挥的动河东军,但这个时候,他就不太镇得住各镇的骄兵悍将了。

不过镇不住就算了,大不了换一个人来,可没想到窦浣此人真的是个草包,居然大发民夫在晋阳城外挖掘壕沟,防御沙陀,此举引得诸镇越发看不上他。

这也罢了,可他派出布防各地的兵马居然时常哗变邀赏,最严重的一次,他派遣催促大军出动的马步都虞侯居然被杀了,还被乱军携尸入城讨赏,窦浣和监军惊慌失措,最后居然答应了要求,将钱发下,这才安抚住了乱军。

其它的镇军一看,原来你们河东是这么玩的,当即明白过来,于是纷纷要求赏赐,不然就闹事。

窦浣无奈,因为他实在是没钱了,最后只能从商人那里借了五万贯,这才堪堪将局面稳住,但无论如何,他这个河东节度使,已经没人在乎了。

而他的举动,连朝廷也看不下去了,若是平常时节,你废物就废物一点吧,反正都是在朝廷实控的藩镇下,可如今不行了,再这样打下去,河东都没了,河东没了,接下来到河朔三镇了,再下来到东都了,最后大唐没了。

窦浣就是来镀镀金,捞捞钱的,平定沙陀?他没这能力知道嘛!所以朝廷火速换将。

昭义军节度使曹翔改任河东节度使,又任代北行营招讨使,统一指挥各部,一同讨伐李国昌父子。

曹翔是去年三月到达的晋阳,身边带着数千昭义精兵,他不同于窦浣那个废物,知兵的他一至晋阳,便以雷霆手段,逮捕杀死了马步都虞侯的那些军士,并于刑场斩首示众。

随后又斩杀了几个闹事的十将,看到他这么猛之后,诸镇兵马也不敢再闹事,反正窦浣都已经付过款了,这位不付也行。

不过懂一些军事的都知道,杀人立威不过只能维持一时,治军还是要萝卜大棒一起来,代北行营辖下兵马复杂,除了主军河东军,还有六七个藩镇的客军,这些客军连自家节度使都敢杀,更别说其它军的节度使了。

他们都只是暂时隐忍,一有机会便会跳出来闹事,所以曹翔需要有一场大胜,方才拥有一定的威望,镇的住这些骄兵悍将。

可惜,曹翔的想法好,但还是不够好,他没想到不仅诸镇客军不听话,就连主军河东军也不听他的指挥,多次作战,皆是大败,他带来的昭义军都快打没了。

所以在九月,也就是他来到河东的两月之后,曹翔暴薨于此。

十一月,河东宣蔚使崔季康担任河东节度使,曹翔死后担任昭义节度使的李钧任代北行营招讨使。

十二月,崔季康与李钧领兵与李克用在洪谷作战,兵败,李钧死于战阵之中,崔季康逃走后,兼任代北行营招讨使。

时间来到乾符六年二月。

大军开拔之后,行军是枯燥的,诸葛爽麾下的正兵有一万零五百,但是这是正兵,还有辅兵,辎重营,火头军,零零散散加起来,大军将近两万人。

两万人的军队行军,一天最多三十里,诸葛爽此番北上,需要先赶去晋阳,然后从晋阳再北上,与李国昌父子交战。

汝州与晋阳足有近千里之遥,这两万人在行进途中会发生很多问题,暴病,逃跑,中毒等一系列的事层出不穷,能保证百分之九十的人到达晋阳,他诸葛爽就是当世名将了。

所以只能以时间换士卒,一天最多走二十里,一步多的都不走。

正月十六投的军,正月二十大军开拔,一直到二月,才刚出洛阳,正准备北上去怀州征发船只,沿沁水而上至冀氏,在从冀氏到临汾,最后沿汾水直入晋阳。

可就是这时候,消息传来,崔季康兵败身死,朝廷正商量着下一任的河东节度使和代北行营招讨使,又将诸葛爽召回洛阳,先行驻扎,等待命令。

而诸葛爽一怒之下,带兵返回了洛阳,驻扎在洛阳城外,用度皆由洛阳守备提供,所以他除了每日看地图以外,就是操练兵马,随时准备北上。

刘克之送走都将之后,也开始摆弄自己的小队伍。

这可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马虎不得。

一共十人,除刘克之外,这九人皆是由外镇兵中抽调而来,但来源复杂,除了两个汝州本地人外,其它的,居然是草贼。

当年王仙芝起义后,曾攻破汝州,威逼洛阳,后来朝廷以招安诱惑王仙芝,黄巢将王仙芝打了一顿后便带着自己的兵马转回山东,而王仙芝也不满朝廷给的官职,带兵南下。

而草贼走后,诸葛爽返回汝州,收编了一些来不及撤走的草贼。

不然他汝州下辖的六县皆被草贼劫掠了一遍,外镇兵马所剩无几,哪里能来这两千正兵,除了募的几百人外,其余皆是收编的草贼。

不过这些草贼收编也已将近三年了,已经是正规汝州军了,军规都已熟知,只是以前不是骑兵,还需要学习如何管理,饲养牲口。

最基础的,便是战马一天十斤粮不可少,而且还不是一顿就吃,而是少吃多餐,不能暴饮暴食,晚上的加餐也不能疏忽偷懒,若是战马掉膘,初次只是视情况打军棍,再犯也是视情况而定,轻了打军棍,重了直接砍头。

林林总总的,事情还不少,刘克之基本都算了解,毕竟家里代代都是小军官,这点家学还是有的,但他还是在文书哪里详细的记下来后,又和手下人一一说清,免得行差踏错。

接下来便是分配人手了,两个兄长也是火长,各领一火,所以刘克之只能是在这十人中提拔两个,帮忙做些事。

所以他将自己这火人聚集起来之后,也不废话,直接说出目的。

“我欲选二人做我的副手,负责管理物资和写写算算,你们的情况这几天我也有所了解,张二你管理物资,刘三你认字,也懂算术,就负责写算,以后的斩获就交给你了。”

张二是汝州人,本名张顺,刘三是河东绛州人,没有名字,由草贼收编而来,算起来和刘克之还有些关系,两人应是同族,但刘三的情况比他还差,年幼时便四处流浪,与宗族早已失去联系,不知来处。

刘克之此举看似简单,但却大有深意,队伍组成不同,张二是本地募来的兵,刘三是草贼收编的兵,如此分派,才能保持队伍的平衡。

安顿下来,刘火长等人在洛阳大营一住便是十日,几乎每日操练,由老人带着走队列,练习阵形,认识号令,然后射箭,就是集体抛射。

射箭可是唐军的看家本领,即便是集体抛射,也要求集中在一个区域,若飞太远,太偏,也是要罚的。

然后是队列和阵形,这两个其实可以说是一个东西,只是队列是阵形的基础,队列练好了,阵形练起来就快。

要说队列,可谓是源远流长,自春秋以来,队列变换便是军阵的基础。

大唐集兵家数千年之大成,在军阵一道堪称前无古人,横队纵队,各种分列式,各种圆阵,方阵,横阵的变化,早就玩的炉火纯青,已形成了章法。

这些队列变换练的纯熟之后,便是阵形的练习,阵形练好了,便是军阵。

不过军阵的练习少,毕竟大军一动。花费如流水,哪怕是由东都洛阳提供补给,也受不了天天练。

诸葛爽虽然没有练大军阵,但各营的操练却是两三日就来一回,他想以此举逼迫东都,让他早日出兵。

可他的要求,朝廷怎会马上允许,首先就是要选一个河东节度使和代北行营招讨使,还要这人能镇的住诸镇兵马,不然诸葛爽去只能是添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