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那个人 第8章 放假了

作者:背向我煮面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06-19 10:13:0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暮色四合,回到寝室时已是七点过后。头顶的日光灯管终于亮起,驱散了昏暗。我按下电脑开机键,屏幕幽幽亮起,光标闪烁在《冒险岛Online》的下载链接上。

“哟,新行头?”黄曦的声音带着戏谑,人已经凑了过来,目光在我身上逡巡,“一个勾的,不便宜吧?”他话锋一转,像发现了新大陆,“哎?怎么捣鼓起这个了?之前喊你一起《极光世界》开荒都不来……待会儿搞几把?让你开开眼,瞧瞧我的新装备。”他下巴一扬,指向书桌——一台崭新的台式机正闪着酷炫的RGB光。“宁美国度整机,省心。”

“行啊,搞起!”我搓了搓手,有点兴奋,“正好练了几个新英雄,找找手感。”

角落里传来罗成带着哭腔的哀嚎:“哥!亲哥!晋级赛啊!求你了,选点阳间的英雄行不行?”

“放心,下午试过手了,坑不了你。”话音未落,键盘的敲击声和鼠标的点击声已在寝室里密集响起,屏幕的光影在我们专注的脸上明灭跳动。

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学期末的脚步声清晰可闻,这一个月,时间被琐事挤得密不透风,连喘口气的空隙都稀罕。唯一能让我嘴角上扬的,是体重秤上那个顽固的数字,终于又向下蹦跶了7斤。上课、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抽空去探望外公、还有和姚慧在端游世界里并肩刷怪——这些碎片,几乎塞满了我生活的所有缝隙。

1月9日,生日。我招呼室友几个去“小重庆”撮一顿。姚慧在QQ那头嚷嚷着也要来。热气腾腾的火锅店里,五双筷子在红汤白汤间起落,喧闹声几乎掀翻屋顶。

回到寝室,黄曦、罗成、马尹三个人脸上挂着如出一辙的促狭笑容,六只眼睛齐刷刷钉在我身上。

“行啊肥哥,深藏不露,”黄曦率先发难,挤眉弄眼,“这么快就脱单了?”

“肥锅(天门话:肥哥)看着就不像只找一个的撒。”马尹立刻跟上,带着浓重的乡音添油加醋。

“真不是,”我头皮发麻,赶紧澄清,“就游戏里一起玩的,朋友。”

“我看不像,”黄曦摸着下巴,一副福尔摩斯附体的样子,“人姚慧刚才,喏,就坐你边上,那块肉夹得那叫一个顺手,那眼神……啧啧,拉丝了都。”

我一时语塞,像被什么东西噎住了喉咙。黄曦的话像颗小石子,“噗通”一声砸进我心里那潭死水里,涟漪一圈圈荡开,搅得我这个情场菜鸟坐立难安。她……真有意思?难道男女生之间,就不能有纯粹的哥们儿义气?我把这困惑倒给黄曦,他嗤笑一声,满脸的不以为然。

“什么男女闺蜜,糊弄鬼呢!”他斩钉截铁,仿佛在宣布宇宙真理,“能玩到一块儿,臭味相投,那就是互相瞅着顺眼,就差一层窗户纸的事儿,一捅就破!”

那我为什么……没有那种心跳漏拍的感觉呢?

黄曦一副“我懂你”的高深模样:“是你心里头,早有个模子框着呢,别人再好,那也是次选。”我更懵了——我心底那个模子,到底是谁的影子?

“用你上次劝我的话回敬你啊,”黄曦拍拍我的肩,模仿着我的语气,“‘一个隔三差五惦记你、主动约你、还乐意陪你蹲路边摊啃烤串的姑娘,绝对值得珍惜。’”

我再次陷入沉默。手指悬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该给姚慧发点什么呢?删删改改,一个字也敲不出来。就在这时,“滴滴滴”——QQ特有的提示音尖锐地响起,屏幕上跳出姚慧的头像:“打Boss,缺个强力输出,组队?”言简意赅。

黄曦斜眼瞥见我瞬间绷紧又强装镇定的表情,嘴角一咧:“是她吧?”

“就叫上线打游戏,别瞎脑补行不行?”

“装,接着装,”他毫不留情地戳穿,“怕啥?说出来能掉块肉啊?”

我没接茬,默默点开了《冒险岛》的图标。那之后的日子,姚慧的消息几乎成了我手机里的背景音,天南海北,从食堂的菜色吐槽到游戏里的奇葩队友。不知从哪天起,我们的称呼也悄然变了味,“美女”和“嘟嘟”。第一次这么叫,隔着屏幕都能感到一丝尴尬的电流,可一个月下来,竟也顺溜得如同呼吸。

那时湖大的校门,在熄灯前对校外人员敞开着。她几乎天天踩着点来,陪我绕着校园一圈圈地走。昏黄的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她常揉着小腿,半真半假地抱怨:“喂,我说你这魔鬼训练,到底是为了练你还是练我啊?瞧我这小腿,硬邦邦的,肌肉都练出来了!”

游戏里,我们更是形影不离的搭档。组队,清图,经验条肉眼可见地往上蹿,角色的等级不知不觉冲上了130级——这是我们一起在这个像素世界里停留最久、也最投入的一次。

年关的气息越来越浓。2011年1月27日,寝室里弥漫着归心似箭的气息。罗成和马尹把行李袋甩上肩,嚷嚷着“肥锅等着,老家土特产管够!”便一头扎进了公交车的门缝里。黄曦慢悠悠地写了个地址给我——才华街万科小区。这距离近得,印证了他妈妈那句“回家住多好”,但他总说,跟我们挤在这小窝里更自在。姚慧的QQ留言也跳了出来,说假期想先歇歇,有些事要处理,游戏暂时搁置。字里行间,我总觉得她似乎藏了半句话没说完,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终究还是没问出口。

至于体重秤,它终于向我低下了倔强的头颅——数字稳稳停在了160多斤。半年前那个臃肿的自己,怕是想都不敢想这个数字。家离学校近得离谱,我几乎没怎么收拾,拎了个小包就出了门。十分钟后,熟悉的门牌号已在眼前——这距离要是让黄曦他们知道我还交钱住校,怕不是要集体骂我“脑子进水”。

晚上,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响起。老妈依旧风风火火地卷进来,老爸还是那张仿佛全世界都欠他钱的“面瘫脸”,看到我,那紧绷的线条才稍稍松动,挤出一丝笑意。两人围着我,像打量什么稀罕物件。

“可以啊儿子!真瘦了不少!这钱花得值!”老妈的声音里满是惊喜,手指还捏了捏我的胳膊。

“别瞎减,”老爸沉声叮嘱,眼神里有关切,“饭得按时吃,身体是本钱。”

我兴致勃勃地跟他们讲这半年的新鲜事,那群活宝室友的糗事逗得他们直乐。关于李丹,关于姚慧……话到嘴边,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下意识地咽了回去。连我自己,也有些莫名。

2月2日,除夕夜。电视里春晚的喧闹准时填满客厅。董洁、韩庚他们唱着《回家过年》开场,姜昆的《专家指导》逗得爸妈哈哈直笑。李小冉和邵峰的《午夜电话亭》,五大民族的《幸福大家庭》歌舞绚烂……黄海波海清的《美好时代》透着暖意,惊险的《晃管》让人捏把汗,林妙可小朋友的《爱我就抱抱我》童真可爱。黄宏的《“聪明”丈夫》,陈数孙涛的表演……傅琰东的魔术《年年有鱼》在董卿的配合下透着神秘,西单女孩任月丽抱着吉他唱《想家》,旭日阳刚嘶吼着《春天里》,唱得人鼻子发酸,民工街舞团跳着《咱们工人有力量》充满劲头。李菁何云伟的《独家录制》别出心裁……周杰伦与林志玲合作的《兰亭序》带来视听震撼,接着的魔术《穿越》亦真亦幻。冯巩他们的《还钱》引人思索,戏曲《薪火相传梨园美》名家云集。蔡明刘威的《新房》贴近生活,《高车踢碗》令人屏息。最后,赵本山王小利的《同桌的你》包袱不断,笑翻全场。谭晶的《旗帜更鲜艳》,张也阎维文的《幸福赞歌》为晚会收尾,零点钟声在《难忘今宵》的熟悉旋律中敲响。

这半年的时光仿佛被拉得很长,塞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此刻静下心来梳理,竟像翻阅一本属于自己的、墨迹未干的青春手记。躺在家里的旧床上,身下是睡了十几年的弹簧,却莫名地觉得不如寝室那硬邦邦的木板床……踏实。

寒假的日子,天寒地冻,减肥大计不得不放缓。家里空间逼仄,我只能靠颠乒乓球制造一点可怜的运动量。然而,在父母“爱的轰炸”——各种年货美食的轮番投喂下,体重秤还是无情地显示:反弹了3斤。这易胖的体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为了抵消那点罪恶感,接下来的日子,我像个赶场的陀螺,挨家挨户串门走亲戚,用脚底板丈量亲情,也多少磨掉点卡路里。

转眼,二十多天溜走,开学的日子近在眼前。心里像揣了只不安分的小鸟,扑棱着翅膀,隐隐期待着下半年的到来——等我,等我真真切切减到130斤,我一定要走到李丹面前,把心底那句话,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